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用于磺胺甲噁唑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研究

作 者: 姚元元
导 师: 尹洪宗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磺胺甲噁唑 牛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生物素-亲和素
分类号: Q6-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技术,是一种无需标记、无需分离纯化并能在线实时监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可确定反应物种类和浓度的检测技术,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所需试样少、样品无需标记及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环境等监测领域。自从Liedberg等将SPR技术用于化学传感器研究领域以来,SPR传感器逐渐成为国际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应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到反应物分子之间每一步的键合信息,测定动力学常数,在生物科学领域应用中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筛选药物时药物的蛋白结合水平成为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内容为基于SPR技术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SPR传感器直接测定BSA与SMZ的相互作用。采用自行组装的SPR装置,使用MPA作为基底膜,将BSA偶联固定在传感芯片上。采用系列浓度SMZ溶液进样法,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流经传感芯片来构建进样曲线。结合过程可以看成传感器表面的单分子层结合,SMZ与BSA为1:1结合,该结合可以视为准一级反应,求得结合常数KA= 1.250×10~5。2.基于生物素和亲和素间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力、桥联作用以及放大作用,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用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首先运用DCC法合成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酯,测其熔点为210~213℃,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表征,用合成的BNHS标记BSA。在芯片表面通过自组装将MPA固定,作为基底膜,在该基底膜上依次组装亲和素、BNHS标记的BSA,形成以BSA为表面的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表面可以结合SMZ,并实现对SMZ的测定。以响应信号对浓度作图,得到拟合曲线y= 1.236×10~2 x-2.286,与SMZ与BSA直接作用的拟合曲线y=30.88x+0.7300相比,信号明显增强,线性关系增大。3. SPR传感器直接测定HSA与SMZ的相互作用。采用自行组装的SPR装置,使用MPA作为基底膜,将HSA偶联固定在芯片上。采用系列浓度SMZ溶液进样法,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流经传感芯片来构建进样曲线。结合过程可以看成传感器表面的单分子层结合,SMZ与HSA为1:1结合,该结合可以视为准一级反应,求得结合常数KA=1.044×10~5。4.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引入SPR技术检测HSA与SMZ的相互作用。用合成的BNHS标记HSA。通过自组装将MPA固定在传感芯片表面,作为基底膜,在该基底膜上依次组装亲和素、BNHS标记的HSA,传感器表面可以结合SMZ,并实现对SMZ的测定。以响应信号对浓度作图,得到拟合曲线y=1.267×10~2 x-3.750,与SMZ与HSA直接作用的拟合曲线y=37.76x-1.546相比,信号明显增强,线性关系增大。结果表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引入能够放大响应信号,提高检测准确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1 引言  11-31
  1.1 生物传感器  11-14
    1.1.1 生物传感器的发展  11-12
    1.1.2 生物传感器的原理  12-13
    1.1.3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13
    1.1.4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13-14
  1.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  14-25
    1.2.1 SPR 技术的发展  14
    1.2.2 SPR 生物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14-16
    1.2.3 SPR 传感器的主要参数  16-17
    1.2.4 SPR 传感器芯片  17-18
    1.2.5 SPR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18
    1.2.6 SPR 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18-19
    1.2.7 SPR 传感器的应用  19-24
    1.2.8 FT-SPR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仪  24-25
  1.3 磺胺类药物和血清白蛋白  25-28
    1.3.1 磺胺类药物简介  25
    1.3.2 血清白蛋白  25-26
    1.3.3 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的意义  26-28
  1.4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  28-30
    1.4.1 生物素与亲合素的生物学特性  28-29
    1.4.2 生物素-亲合素系统(BAS)  29-30
  1.5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30-31
2 材料与方法  31-37
  2.1 仪器与试剂  31
  2.2 试验方法  31-37
    2.2.1 各种溶液的配置  31-32
    2.2.2 生物素酯的制备  32-33
    2.2.3 BSA 与SMZ 相互作用  33-34
    2.2.4 HSA 与SMZ 相互作用  34-36
    2.2.5 芯片再生  36-37
3 结果与讨论  37-59
  3.1 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酯的合成与表征  37-40
    3.1.1 合成反应原理  37
    3.1.2 合成产物表征  37-40
  3.2 BSA 与SMZ 相互作用  40-49
    3.2.1 紫外光谱法测定BSA 与SMZ 相互作用  40-41
    3.2.2 SPR 生物传感器测定BSA 与SMZ 相互作用  41-47
    3.2.3 引入生物素-亲和素后SPR 生物传感器测定BSA 与SMZ 相互作用  47-49
  3.3 HSA 与SMZ 相互作用  49-59
    3.3.1 紫外光谱法测定HSA 与SMZ 相互作用  49-51
    3.3.2 SPR 生物传感器测定HSA 与SMZ 相互作用  51-56
    3.3.3 引入生物素-亲和素后SPR 生物传感器测定HSA 与SMZ 相互作用  56-59
4 结论  59-60
5 论文创新之处  60-61
6 参考文献  61-70
7 致谢  70-71
8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71

相似论文

  1. 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TQ465
  2. 药物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光谱及分子对接研究,R96
  3. 药物多组分净信号光谱分析和量子点的聚电解质保护及其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R91
  4. 马钱子碱、士的宁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作用研究,R969
  5. 农药在水产品中的存在形态研究及其分析应用,S481.8
  6. 药物小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性质和分子模拟计算,R96
  7. 黄芪重楼固肾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R285.5
  8. 粘土矿物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P642.1
  9. 手性小分子焓对作用的溶剂效应及两种药物与HSA的相互作用,O621.25
  10. 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硫酸多糖916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R96
  11. 核苷类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表征及应用研究,R96
  12. 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作用研究及应用,R96
  13. 聚丙烯酸酯脂质体复合微粒作为生物技术药物载体的研究,R944
  14. 围手术期应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R735.2
  15. 基于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引入的蛋白质芯片研究,Q503
  16. LaPO_4:Eu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TB383.1
  17. 银金核壳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TB383.1
  18. YVO_4:Eu荧光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TB383.1
  19. 复方卵清蛋白酶解液对低蛋白血症的影响,R96
  20. 日本七鳃鳗唾液腺分泌蛋白的组分分析与鉴定,Q51
  21. 表面活性剂及偶氮共聚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Q5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物理学 > 生物物理学研究与实验 > 生物物理学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