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方言翻译之比较研究

作 者: 陈倩
导 师: 马红军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骆驼祥子》 老舍 北京方言 翻译策略 奈达译论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0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老舍是“京味小说”的鼻祖,其作品风格幽默,地方色彩浓郁,特别是北京方言的使用脍炙人口,其中,《骆驼祥子》就是“京味十足”的代表作之一。在《骆驼祥子》中,从描写的人物,渲染的气氛,到展现的世态人情,运用的市民口语,都洋溢着浓重的“京味”。但如何翻译地地道道的北京方言,是译者所面临的难题。本文以奈达的翻译理论为依据,对《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中北京方言的翻译进行评析。用奈达的理论,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全面评价比较三个译本的得失,希望藉此在老舍翻译作品的研究领域尽一份薄力,并为翻译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学作品提供借鉴。文本分为六章,通过北京方言及其文化内涵的翻译,来评析译者的翻译策略。第一章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应用的方法论,文献综述及写作意义。第二章概括总结奈达的翻译理论。由翻译的定义引出奈达的翻译研究理论,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及在文化翻译方面的研究。功能对等是奈达在翻译理论领域的一大贡献,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第三章介绍老舍的生平及其北平情结,概述老舍作品的典型特点。介绍骆驼祥子三个英译本及综述作者的翻译策略。《骆驼祥子》就设置在北平这个大舞台下,从人物使用的语言到体现的文化都是“京味小说”的典型特点。三个英译本分别由伊万·金,詹姆斯,施晓菁翻译。第四章对骆驼祥子中的方言进行评析并总结翻译策略在方言翻译中的运用。北京方言有其独特的词汇和文化内涵。如何在方言翻译中保留原文的特色是译者要考虑的问题。译者要使用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达到不同的目的。第五章从文化角度评价译本的翻译。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地方色彩,同时也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本章对译者的翻译策略做一总结并进行比较评析。第六章为结论部分。运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三个译本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并概括译者的翻译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Chapter1 Introduction  9-12
  1.1 Research Background  9
  1.2 Methodology  9
  1.3 Literature Review  9-10
  1.4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10-12
Chapter2 Theoretical Framework  12-16
  2.1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12
  2.2 The New Focus of Translation  12-13
  2.3 Functional Equivalence  13-14
  2.4 Nida’s View on Translating Culture  14-16
Chapter3 An Introduction of Luotuo Xiangzi  16-20
  3.1 About Lao She  16-17
    3.1.1 A Profile of Lao She  16
    3.1.2 Lao She’s Beijing Complex  16-17
  3.2 A Survey of Three English Versions  17-20
    3.2.1 Three English Versions of Luotuo Xiangzi  17-18
    3.2.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ree English Versions  18-20
Chapter4 Analysis of Dialect Translation in Luotuo Xiangzi  20-34
  4.1 Definition of Dialect and Beijing Dialect  20-21
  4.2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Dialects  21-28
    4.2.1 Literal Translation  21-24
    4.2.2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  24-25
    4.2.3 Transliteration  25-26
    4.2.4 Free Translation  26-28
  4.3 Dialect Analysis in Luotuo Xiangzi  28-34
    4.3.1 Dialects in Dialogues  28-30
    4.3.2 Dialects in Environment Descriptions  30-31
    4.3.3 Dialects in Psychological Statements  31-34
Chapter5. Analysis of Renderings of Cultural Implications in Luotuo Xiangzi  34-41
  5.1 Rendering of Proverbs and Sayings  34-36
  5.2 Rendering of Words’Emotional Color  36
  5.3 Rendering of Conventional Expressions  36-38
  5.4 Rendering of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s  38-41
Chapter6 Conclusion  41-42
  6.1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ree Versions  41-42
Bibliography  42-44
作者简历  44-45
Publications  45-46
Acknowledgements  46-47

相似论文

  1.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2.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3. 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文化翻译研究,I046
  4. 杨氏《红楼梦》译本的文化翻译策略分析,I046
  5. 彼特纽马克翻译观对《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解释,H315.9
  6. 从功能主义视角看文化翻译策略,H315.9
  7. 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电影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研究,H315.9
  8. 化妆品广告汉译的目的和策略,H059
  9. 顺应论视角下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I046
  10. 从功能派翻译论角度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H315.9
  11. 从哲学阐释学视角比较《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H315.9
  12. 老舍小说的底层叙事研究,I207.42
  13. 翻译与文化视角下的日汉双语英语外来词对比研究,H136.5
  14. 论权力话语理论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阐释,I046
  15. 言语行为理论与广告翻译,H315.9
  16.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广告修辞的翻译,H059
  17. 论老舍小说的城市底层叙述,I207.42
  18. 由成长走向毁灭,I207.42
  19. 论老舍早期作品中的民间意识,I207.42
  20. 老舍20-40年代小说幽默叙事研究,I207.42
  21. 《猫城记》寓言性研究,I207.4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