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尽管鉴于时代原因,唯物史观创始人主要分析的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另一种方式——文化生产并没有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但作为马"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文化生产力研究

作 者: 梁燕
导 师: 王玉生
学 校: 广西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文化生产力 文化 生产力 唯物史观
分类号: G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化生产力 的学位论文">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尽管鉴于时代原因,唯物史观创始人主要分析的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另一种方式——文化生产并没有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但作为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且已得到科学阐述的唯物史观,正是深入探讨文化生产力的科学视角和理论基石。文化生产力是人类进行文化生产实践、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能力。文化生产力的主体是现实的、对象性存在的个人,而不是文化。不能简单把文化生产力理解为“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或“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从而避免将文化生产力等同于文化作为一种经济增长的手段,还原文化作为人类精神象征、文化生产力作为人类文化生产实践能力的内涵。文化生产力中的“生产”除了狭义的文化生产,还包括文化管理、文化控制等层面。由于文化具有“化人”的功能,即文化的再生产能力,因此只有当人成为文化再生产作用的主体时,才可以把文化的这层作用与文化生产力联系起来,这时,谈及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或者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才得以可能。由于文化生产的特殊性,文化生产力的运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形式: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文化产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与文化事业(文化管理与控制)的并行发展等。由于文化的创造主体终究是人,服务对象是人,文化生产力发展推进的目的与最终结果也是为了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须以人为本,任何忽视或抹杀主体创造性的文化生产将违背文化生产规律。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4
  一、选题背景  9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9-12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3
  五、论文框架和创新点  13-14
第一章 文化生产力 的学位论文">文化生产力研究热的兴起  14-22
  1.1 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  14-17
  1.2 文化与生产力的"会合"  17-19
  1.3 文化生产力的界定  19-22
第二章 文化生产力如何可能  22-31
  2.1 文化生产力之主体  22-25
    2.1.1 "现实的个人"  22-23
    2.1.2 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个人  23-25
  2.2 文化生产力之形成  25-28
    2.2.1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5-26
    2.2.2 从实践到生产  26-28
  2.3 文化生产力之实现  28-31
    2.3.1 文化生产力是对象性的力量  28-29
    2.3.2 文化生产力是具有物质精神双重属性的力量  29
    2.3.3 文化生产力是处于一定文化生产关系中的力量  29-31
第三章 文化生产力如何运行  31-39
  3.1 文化生产与再生产的相互交织  31-34
    3.1.1 文化资本的双重运作  31-32
    3.1.2 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互动  32-34
  3.2 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34-36
    3.2.1 文化生产力决定文化生产关系  34-35
    3.2.2 文化生产关系对文化生产力的反作用  35-36
  3.3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并行发展  36-39
    3.3.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区分"  37
    3.3.2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发展  37-39
第四章 文化生产力如何发展  39-44
  4.1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蓝图  39-41
  4.2 发展文化生产力须防范的问题  41-44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9
致谢  49-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1

相似论文

  1.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4. 新世纪高层建筑形式表现研究,TU971
  5. 当代品牌展销店建筑设计研究,TU247
  6.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7. 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J905
  8.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9.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0.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1. 文化的资本化运作研究,G124
  12.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13.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14.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15.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16.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17. 温州天河不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Q958.8
  18. 江淮历代小麦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比较研究,S512.1
  19.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研究,S511.42
  20.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水稻生长预测技术研究,S511
  21.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文化理论 > 文化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