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与特征

作 者: 王俊博
导 师: 李佑新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哲学
关键词: 立志 大本大源 主义 阶级斗争
分类号: A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八四五年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后,中华民族就陷入了深深的危机。清政府统治腐朽落后,外国侵略者对中国残酷压榨和剥削。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有志之士不堪其辱,奋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其中数辛亥革命最为彻底有影响力,他推翻了清政府。但是他并没有成功达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政治界、思想界腐朽已甚,可谓积重难返。但是,外部的世界还是瞬息万变的,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此时,青年毛泽东强调“立志”,将之作为自己这一时期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这一点受到其师杨昌济的影响。他立志改造社会。然而,他认为只要在掌握了宇宙之真理之后,才能够确立真正的志向,否则立志必然具有盲目性。但是如何才能得到真理毛泽东认为,必须要追求“大本大源”。而且,只有抓住了社会的“本源”,才能真正彻底的改造社会。在这个时候,立志只是他的个人追求,但是要是这种追求实现,必须要能团结一批人,并有着能够为所有人追求的目标——主义。因此,毛泽东接下来寻找彻底改造社会之主义。什么是主义毛泽东那时所追求的“主义”就是一种改造社会的根本主张,是一种纲领性、系统性的思想。毛泽东起初对于要确立何种主义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但他觉得必须要有“主义”,因为必须要确立一个根本的主张于事业之先,使集体都有所趋赴。在当时,他将各种主义放在一起研究和比较,试图能够得出一个最为适合中国的结论。但是,理论的探讨终究没有实践的检验来得真实和深刻。面对着腐朽的政府,他信奉的是“呼声革命”和“无血革命”,主张做持续的劝告,赞成社会改良的思想,倡导温和的方法,但是,在“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受挫之后,他彻底认识到了必须要对这个社会进行彻底的改造,对于统治者的任何幻想都必须抛弃。而这个时候,毛泽东遇到了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等良师益友,他们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其逐渐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他在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后,便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一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认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阶级斗争。其次,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非常重视研究中国的国情,提倡研究国情于留洋之先,继承了其师杨昌济的中西文化观。因此,他非常重视将中国国情和阶级斗争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中国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状况。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导言  7-8
第1章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国内外环境  8-16
  1.1 辛亥革命未竟其功  8-10
  1.2 政治界和思想界的落后腐朽局面  10-13
  1.3 五四爱国运动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13-14
  1.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克思主义  14-16
第2章 “立志”追求“宇宙之真理”  16-25
  2.1 毛泽东为何要立志?  16-17
  2.2 毛泽东所立何志:改造社会  17-19
  2.3 为何毛泽东会以改造社会作为自己的志向  19-22
  2.4 究竟如何立“真志”?  22-23
  2.5 毛泽东为何把大本大源作为立志的根本  23-25
第3章 树起“主义”大旗  25-29
  3.1 何谓“主义”:改造社会的根本主张  25-26
  3.2 追求“主义”源于探求“大本大源”  26-27
  3.3 追求何种主义  27-29
第4章 选择俄式革命道路  29-34
  4.1 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  29-30
  4.2 选择俄式道路:“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30-32
  4.3 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促使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  32-34
第5章 青年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34-45
  5.1 青年毛泽东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阶级斗争理论  34-38
  5.2 青年毛泽东特别重视国情的研究  38-42
  5.3 毛泽东特别注重中国的现实阶级斗争的分析  42-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8
致谢  48-49
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49

相似论文

  1.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D771.2
  2.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3.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5.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6.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8.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9.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10. 1917,俄国革命向何处去,D751.2
  11.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2.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贡献,A841
  13.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1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6. 乔姆斯基的国际政治思想研究,D09
  17.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18.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19.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20.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21.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研究 > 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