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越红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低段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作 者: 夏晓辉
导 师: 张皓;陈越红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团体沙盘游戏 小学低段儿童 儿童行为问题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儿童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在逐渐降低,但在全球范围内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问题却日益突出,青少年问题行为发生率居高不下,近二十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国内学者的多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也在逐年上升。暴露出行为问题的儿童若不能在初发期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纠正,将会不利于其将来的个性发展及学习,甚至影响到之后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面临着非常艰巨的任务,特别在小学阶段对行为问题儿童的干预显得尤其重要。沙盘游戏能够帮助个人或群体通过在沙盘中建造一个模拟世界来投射内心世界,触及情感核心和集体无意识领域,通过积极想象和创造力来探索思想和情绪,统合意识与无意识,转化并释放新的能量实现人格完整,从而更加积极地生活。在最近10年中,国外学者的临床经验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沙盘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能够减少语言缺乏所带来的表达困难,增加具体的形象的和抽象的行为及情感联系,从而达到自我治疗的效果,尤其对语言并未完全发展的儿童更为有用。沙盘游戏治疗在我国起步较晚,应用于治疗和改善儿童的行为问题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2008年6月抗震救灾过程中,笔者参与了志愿者陈越红博士提供的“越红团体沙盘游戏”系列实践培训。陈博士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心理辅导学系,在亚特兰大一间公立小学研究开发并成功运用这套技术在教学课堂中培训教师,指导师生联合实践有效鼓励和限定等沟通技能,促进班集体培养尊重负责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自2007年以来受到师生好评。本研究借助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研究开发并成功运用的以“越红团体沙盘游戏”为主要干预方法,采用Conners量表,家长和教师问卷及访谈为研究数据来源,在两个月内对20名试验组小学生进行了6次沙盘游戏,并与另外20名控制组小学生进行对比,探索该沙盘游戏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越红团体沙盘游戏”对实验组的学习问题和冲动多动行为问题有显著的改善效果,缓解了焦虑,提高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意愿,促进了儿童自发地将沙盘游戏中习得的尊重负责解决问题的观念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本文分六章来论述“越红团体沙盘游戏”对小学低段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希望能够提供一套实用的操作模式,使沙盘游戏技术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9-11
  一、研究背景  9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9-11
第二章 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相关研究  11-16
  一、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  11
  二、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11-16
    (一) 关于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及其分类  11-13
    (二) 本研究对儿童行为问题的界定  13
    (三) 本研究对小学低段儿童的界定  13-14
    (四) 目前治疗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  14-16
第三章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的理论背景与研究基础  16-31
  一、沙盘游戏技术的理论与发展  16-26
    (一) 沙盘游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6-18
    (二) 沙盘游戏技术的理论基础  18-20
    (三) “越红团体沙盘游戏”技术的理论基础  20-26
  二、团体治疗与沙盘游戏结合的可能性  26-28
  三、目前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在学校的发展与应用  28-31
    (一)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在国外学校的发展与应用  28-29
    (二) 团体沙盘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29-31
第四章 “越红团体沙盘游戏”的操作性研究与过程  31-38
  一、“越红团体沙盘游戏”的基本应用模式  31-33
    (一) 研究目的  31
    (二) 研究假设  31
    (三) 研究设计  31
    (四) 研究对象  31-32
    (五) 研究工具  32-33
  二、研究过程  33-38
    (一) 被试的选择  33-35
    (二) 团体沙盘游戏的设置与操作  35-36
    (三) 沙盘游戏指导语  36-37
    (四) 实验阶段  37
    (五) 实验后阶段  37-38
第五章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38-52
  一、Conners 父母用量表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38-40
    (一) 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38
    (二) 控制组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38-39
    (三) 实验组的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39
    (四) 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39-40
  二、Conners 教师用量表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40-42
    (一) 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40
    (二) 控制组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40-41
    (三) 实验组的前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41
    (四) 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结果比较与分析  41-42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42-52
    (一) 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42
    (二) 讨论  42-52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2-54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2-54
参考文献  54-57
附录  57-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延迟满足能力的比较研究,B844.1
  2. 越红团体沙盘游戏对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G444
  3. 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B844.2
  4. 团体沙盘游戏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影响,B844.2
  5. 父亲和母亲对儿童长处与困难问卷回答的一致性研究,G78
  6. 壮族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及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B844.1
  7. 2~3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心理环境的相关研究,B844.1
  8. 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及其影响因素,R179
  9. 4~5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R179
  10. 大庆市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B844.1
  11. 家庭环境对4—5岁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研究,R749.94
  12. 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分析及社会技能训练干预的对照研究,B844.1
  13. 蒙氏教育儿童智力水平和行为问题的调查,R179
  14. 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及团体系统家庭治疗,R749.94
  15. 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B844.1
  16. 声誉对学前儿童违规行为的影响,B844.1
  17. 初中生早恋现象的调查与研究,B844.2
  18.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19.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20.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21. 初中生学习倦怠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