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上下级言语交际行为研究

作 者: 郑兰
导 师: 王启涛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上下级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理论原则 修辞手法
分类号: H0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远古时代,人类语言产生以来,言语交际便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往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交际方式。本文论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社会言语交际的历史变迁,以及当今社会言语交际的发展特点;并指出如何在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根源的基础之上,借鉴外国的有用理论,正确处理言语交际,构建和谐的语言交流环境。全文主体内容包括六个部分:Ⅰ.前言。综述“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上下级言语行为交际”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Ⅱ.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相关概述。概述了中国言语交际级别特点的历史文化根源和深远的影响。Ⅲ.古代社会上下级言语行为交际的特点及表现。主要从“公文奏疏等书面语言”、“避讳的普遍化”、“官场交际”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古代文献和古代名著中的相关实例,加以阐释。Ⅳ.国内外的言语交际研究状况综述。语言学发展到近现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颇多,主要简述相关的适用理论发展历程,并以此过渡到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中国言语交际研究。Ⅴ.当代中国言语交际的特点与言语交际原则的运用。理论与实例结合,揭示在传统文化及国际文化影响下的当代中国言语交际的特点,并探讨如何灵活运用理论原则以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Ⅵ.言语交际中各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本部分主要阐述在遵循交际原则的基础上,如何锤炼修辞所用的语言,做一个真正的职场达人。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Ⅰ.前言  9-11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9-10
    (一) 理论意义  9
    (二) 实践意义  9-10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  10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0-11
Ⅱ.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背景相关概述  11-17
  一、传统的家庭与社会  11-12
    (一) 家庭  11-12
    (二) 社会  12
  二、以儒家为代表的相关传统文化思想  12-15
    (一) 礼文化  12-14
    (二) “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4-15
    (三) 中庸之道  15
  三、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对传统制度文化的扬弃及给言语行为交际带来的影响  15-17
Ⅲ.古代社会上下级言语行为交际的特点及表现  17-24
  一、公文奏疏等书面语言  17-18
  二、避讳的普遍化  18-20
  三、官场交际  20-23
  四、古代社会上下级言语交际的唯一准绳  23-24
Ⅳ.国内外的言语交际研究状况综述  24-32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状况  24-28
    (一) 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与合作原则  24-25
    (二) Levinson 的会话含义理论  25
    (三) Leech 的礼貌原则  25-26
    (四) Brown 和Levinson 的“面子保全论”  26-28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状况  28-30
    (一) 何兆熊的语境知识说  28-29
    (二) 徐盛桓的礼貌原则新构想  29-30
    (三) 顾曰国提出的汉文化礼貌准则  30
  三、总述  30-32
Ⅴ.当代中国言语交际的特点与言语交际原则的运用  32-52
  一、中国国情下BROWN 和LEVINSON 的“面子保全论”的运用  32-46
    (一) 下级如何保全上级的面子  32-41
    (二) 上级如何保全下级的面子  41-46
  二、LEECH 的礼貌原则、徐盛桓的礼貌原则新构想、顾曰国的汉文化礼貌准则三融合,说出得体的礼貌语言  46-48
    (一) 尊敬他人,贬低自己  46-47
    (二) 态度热情  47-48
    (三) 理解体谅  48
    (四) 温文尔雅  48
  三、东西方文化碰撞下的言语交际  48-51
    (一) 隐私第一,个人权利第一  49-50
    (二) 等级观念薄弱,不分尊卑  50
    (三) 自信,不过分谦虚  50-51
    (四) 使用“谢谢”的区别  51
  四、总述  51-52
Ⅵ.言语交际中各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52-65
  一、言语交际修辞的一般性  52-58
    (一) 首先,无论是书面语修辞,还是口语修辞,都必须遵循两个重要的原则  52-55
    (二) 言语交际中一般修辞手法的运用  55-58
  二、言语交际修辞的特殊性  58-64
    (一) 类语言的帮助  58-59
    (二) 体态语的帮助  59-64
  三、总述  64-65
结语  65-66
参考文献  66-68
后记  68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碰撞与融合,R-092
  3. 中国古典舞教学剧目创作趋势研究,J722.4
  4. 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G120
  5.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J304
  6. 《诗经》和《圣经》中爱情诗的比较研究,I106.2
  7. 试论泰国华人族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D634
  8. 现代中式家具探究与开发,TS664.01
  9. 话语视角下的宗谱文化研究,K820.9
  10. 中国传统文化对环境设计艺术的影响,G122
  11. 张艺谋电影的情爱与性爱叙事及其跨文化解读,J905
  12. 徐坤小说语言变异研究,I207.42
  13. 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成与发展机制探析,G122
  14. 中国传统文化与构建文化软实力研究,G122
  15. 本土文化对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问题研究,J524.3
  16. 基于传统文化的“新中式”室内陈设表现形式的研究,J525
  17. 中国本土游戏角色设计研究,J525
  18. 论汉代服饰艺术,J523.5
  19.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钢琴艺术之文化特征,J624.1
  20. 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词语教学探索,H195
  21. 钱穆大学教育思想研究,G649.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应用语言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