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淮河流域农业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评估

作 者: 赖纯佳
导 师: 千怀遂
学 校: 广州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适宜度 气候风险 种植制度 淮河流域
分类号: S3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应用生态适宜度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适宜度模型,并在气候适宜度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适宜度及其概率分布,构建风险度模型,对淮河流域双季稻、水稻-冬小麦和夏玉米-冬小麦三种种植制度的气候适宜度和气候风险度进行评估。最后,结合IPCC A2气候情景下稻麦、玉麦、双季稻的气候适宜度和气候风险度的状况,对淮河流域的种植制度进行分类。(1)淮河流域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差异明显。双季稻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最高,区域分布由中部向东部沿海以及西部、西南部山区递增;稻麦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较低,其空间分布主要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山区递增;玉麦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最低,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增加的趋势。(2)淮河流域双季稻、稻麦、玉麦三种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都呈递增趋势,但风险度变化存在着区域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气候风险度呈递减趋势,西部气候风险度呈递增趋势。(3)从时间上看,淮河流域双季稻、稻麦、玉麦三种种植制度的气候适宜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中,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降水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呈递减趋势。从空间上看,双季稻气候适宜度强减型横贯整个流域中部,弱增型则分布在淮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山区;稻麦气候适宜度强减型主要集中在流域的西部,弱增型则集中在流域的东南部;玉麦气候适宜度强减型主要集中在流域的西部山区,弱增型则集中在东北部以及东南部的平原区域。(4)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淮河流域稻麦、玉麦、双季稻的气候适宜度都有所升高,且双季稻和玉麦种植制度下的气候适宜度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种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度都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双季稻的气候风险度下降幅度最大,玉麦的气候风险度下降幅度最小。(5)综合三种种植制度的气候适宜度及气候风险度可知,淮河流域北部适合发展玉麦种植制度;南部适合发展稻麦种植制度;双季稻目前气候适宜度仍然不高,风险度大,不宜大面积发展。但在未来气候情景下,随着双季稻气候风险度的大幅度下降,可以大面积推广。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4
第一章 绪论  14-20
  1.1 立题依据  14-16
    1.1.1 选题背景  14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7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6-17
    1.2.2 存在的问题  17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18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7-18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18-20
    1.4.1 数据来源  18
    1.4.2 研究方法  18-19
    1.4.3 技术路线  19-20
第二章 气候适宜度和风险度模型研究  20-33
  2.1 气候适宜度模型的建立  20-29
    2.1.1 温度适宜度模型  20-23
    2.1.2 降水适宜度模型  23-25
    2.1.3 日照适宜度模型  25-28
    2.1.4 气候适宜度模型  28
    2.1.5 气候适宜度模型的检验  28-29
  2.2 气候风险度模型的建立  29-33
    2.2.1 平均减产率指标  29-30
    2.2.2 减产风险临界值的确定  30-31
    2.2.3 不同风险度出现的概率  31-33
第三章 淮河流域种植制度气候适宜度及其变化趋势  33-51
  3.1 淮河流域双季稻气候适宜度  33-39
    3.1.1 双季稻气候适宜度分类  33-35
    3.1.2 双季稻适宜度年际变化  35-36
    3.1.3 双季稻气候适宜度变化分类  36-38
    3.1.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双季稻气候适宜度  38-39
  3.2 淮河流域稻麦气候适宜度  39-45
    3.2.1 稻麦气候适宜度分类  39-40
    3.2.2 稻麦适宜度年际变化  40-41
    3.2.3 稻麦气候适宜度变化分类  41-43
    3.2.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稻麦气候适宜度  43-45
  3.3 淮河流域玉麦气候适宜度  45-51
    3.3.1 玉麦气候适宜度分类  45-46
    3.3.2 玉麦适宜度年际变化  46-47
    3.3.3 玉麦气候适宜度变化分类  47-49
    3.3.4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玉麦气候适宜度  49-51
第四章 淮河流域种植制度的气候风险研究  51-75
  4.1 淮河流域双季稻的气候风险度  51-59
    4.1.1 双季稻气候风险的区域分布  51-52
    4.1.2 双季稻气候风险的变化趋势  52-54
    4.1.3 双季稻气候风险度变化分类  54-57
    4.1.4 双季稻气候风险区域动态演变  57-58
    4.1.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双季稻气候风险度  58-59
  4.2 淮河流域稻麦气候风险度  59-66
    4.2.1 稻麦气候风险的区域分布  59-60
    4.2.2 稻麦气候风险变化趋势  60-62
    4.2.3 稻麦气候风险度变化分类  62-65
    4.2.4 稻麦气候风险区域动态演变  65-66
    4.2.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稻麦气候风险度  66
  4.3 淮河流域玉麦气候风险度  66-75
    4.3.1 玉麦气候风险的区域分布  66-68
    4.3.2 玉麦气候风险的变化趋势  68-70
    4.3.3 玉麦气候风险度变化分类  70-72
    4.3.4 玉麦气候风险区域动态演变  72-73
    4.3.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的玉麦气候风险度  73-75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75-78
  5.1 结论  75-76
  5.2 讨论  76-78
    5.2.1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76-77
    5.2.2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77-78
参考文献  78-81
攻读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工作  81-82
致谢  82-83
附录  83-100

相似论文

  1. 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K249
  2. 基于适宜度的网站广告自动投放系统的设计,F713.8
  3.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TV213.4
  4. 从仰韶到先周:全新世中晚期气候变化对黄、淮河流域文化发展的影响,P532
  5. 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区上升运动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P432
  6. 淮河流域典型河流涡河水生植物分布格局及环境因子分析,Q948
  7. 华南寒害气候风险区划技术研究,S426
  8. 淮河流域暴雨时空演变特征及灾害风险评估,P426.616
  9. 太子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栖境适宜性研究,Q958.8
  10. 水生态区划与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X820
  11. 大敦煌旅游城市生态位适宜度评价研究,F592.7
  12. 中国亚热带木荷的气候适宜性研究,P463.1
  13. 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政府间合作管理模式构建研究,X52
  14. 人脸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TP391.41
  15. 核心员工生态位构建机理及生态位适宜度测评研究,F272
  1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生态适宜度评价研究,F299.2;F205
  17. 淮河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F224
  18. 河西绿洲灌区节水种植制度研究与综合评价,S344
  19.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水灾与城市变迁,K248
  20. 基于GIS的川西高原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F20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学(农艺学) > 耕作学与有机农业 >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