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沈阳市铁西旧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

作 者: 陈雪松
导 师: 夏柏树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铁西旧工业区更新 人文环境 空间形态 工业文化
分类号: TU984.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沈阳市铁西旧工业区曾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为我国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20世纪末,由于我国国有体制改革和转型,铁西工业区由辉煌走向落寞。21世纪初,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影响下,铁西旧工业区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短短几年时间,凭借土地出让而获得的空间资源使铁西旧工业区面貌发生了迅速而剧烈的改变,经济的成功转型也使得铁西工业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然而,更新的速度之快几乎容不得人们充分的思考与衡量,大量的工业遗产的破坏真切的发生在历史的瞬间。在更新过程中,过分的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更新主体——铁西居民的真实需求,多年形成的淳朴民风和有着浓厚工业气息的城市文化氛围日益淡薄,铁西工业区的真正概念正逐渐从历史上消失。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试图从社会、历史、城市、景观及建筑等多角度,针对区域环境、城市空间及文化特色三方面探讨铁西旧工业区更新的有效途径。在切实了解铁西居民居住环境低质、邻里关系淡漠、城市生活单一等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从改善居住环境、继承邻里生活模式和加强功能混合三方面,提出营建人文环境的理论依据及具体操作方法。从城市区域整体角度对铁西旧工业区结构及空间更新策略进行探讨。直接针对区域结构内向封闭的问题,通过联系内外交通及激活区域边界空间的办法实现区域内外空间的融合。对区域空间均质的形态特征,通过对城市主导空间及中间领域的塑造,达到丰富城市空间形态的目的。工业文化作为铁西旧工业区特有的文化品质,面临着传承的困境。文章从规划、景观及建筑视角,关注作为传承工业文化载体的历史空间、工业景观及旧工业建筑,提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为工业文化的传承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依据。文章系统的将环境质量、生活模式、空间形态、工业文化等因素进行了整合与归纳,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论文对铁西旧工业区更新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了旧工业区更新的理论成果。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20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0-12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2-14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14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  14-18
    1.3.1 相关概念  14-16
    1.3.2 相关理论  16-18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8-20
    1.4.1 研究方法  18
    1.4.2 研究内容  18-19
    1.4.3 研究框架  19-20
第2章 解析铁西工业区  20-33
  2.1 历史沿革与现状  20-27
    2.1.1 历史沿革  20-23
    2.1.2 现状概述  23-27
  2.2 现存问题  27-31
    2.2.1 人文关怀缺失  27-28
    2.2.2 空间形态均质  28-30
    2.2.3 历史文化断裂  30-31
  2.3 更新的价值  31-32
    2.3.1 情感价值  31-32
    2.3.2 空间价值  32
    2.3.3 历史价值  32
  2.4 本章小结  32-33
第3章 营建人文环境策略  33-50
  3.1 更新原则  33-35
    3.1.1 以人为本原则  33
    3.1.2 多元和合原则  33-34
    3.1.3 内发自为原则  34-35
  3.2 改善居住环境  35-43
    3.2.1 更新旧住宅  35-38
    3.2.2 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  38-41
    3.2.3 创造人性尺度  41-43
  3.3 维护邻里生活模式  43-48
    3.3.1 回归传统街道空间  43-45
    3.3.2 延续传统的生活习俗  45-48
  3.4 加强功能混合  48-49
    3.4.1 加强居住与附属设施的混合  48-49
    3.4.2 加强居住与多类产业的混合  49
  3.5 本章小结  49-50
第4章 整合空间形态策略  50-62
  4.1 更新原则  50-52
    4.1.1 开放性原则  50-51
    4.1.2 多样性原则  51
    4.1.3 共生性原则  51-52
  4.2 融合区域内外空间  52-55
    4.2.1 联系区域内外交通空间  52-53
    4.2.2 激活铁路周边消极空间  53-55
  4.3 强化区域主导空间  55-58
    4.3.1 顺依城市结构  55-56
    4.3.2 丰富空间界面  56-57
    4.3.3 突出节点空间  57-58
  4.4 形成丰富的中间领域  58-61
    4.4.1 形成连续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  58-59
    4.4.2 设置功能复杂的城市综合体  59-60
    4.4.3 创造多层网络的交通系统  60-61
  4.5 本章小结  61-62
第5章 传承工业文化策略  62-81
  5.1 更新原则  62-64
    5.1.1 整体性原则  62
    5.1.2 历史性原则  62-63
    5.1.3 参与性原则  63-64
  5.2 遵从历史空间  64-67
    5.2.1 “脉络式”历史肌理的延续  64-65
    5.2.2 “斑块状”遗存空间的凸显  65-67
  5.3 塑造“点线面”结合的后工业景观体系  67-74
    5.3.1 基元性景观塑造  67-69
    5.3.2 联系性景观塑造  69-70
    5.3.3 集落式景观塑造  70-74
  5.4 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  74-80
    5.4.1 功能置换  74-75
    5.4.2 空间调整  75-78
    5.4.3 形象更新  78-80
  5.5 本章小结  80-81
结论  81-82
参考文献  82-86
图片索引  86-88
致谢  88

相似论文

  1.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2. 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B089.1
  3.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4. 文昌十八行“梳式”聚落的成因及形态特征研究,TU981
  5. 近代受南洋文化影响的琼北民居空间形态特征研究,TU-05
  6. 马桥镇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TU982.29
  7. 海南书院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TU-0
  8. 鄂东南传统商业集镇空间形态及其更新趋势研究,TU981
  9. 传统与变迁,TU-0
  10. 新疆吐峪沟居住社区空间形态研究及其在新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构,TU984.12
  11. 陇西黄土丘陵区集镇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K928.5
  12. 地理案例的空间相似性计算,P208
  13. 社会学视域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演变,TU984
  14. 资源型组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TU984.113
  15. 湘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研究,TU986
  16. 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景观空间形态研究,TU984.13
  17. 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设计实践研究,TU984
  18. 基于类型学和符号学的苏州古城新建建筑空间和形态设计研究,TU984.114
  19. 武汉市边缘地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TU984.113
  20. 山地城市滨江建筑空间形态初探,TU-024
  21. 国内非区域核心城市高铁站区空间结构及形态要素研究,TU984.1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的改建、扩建、重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