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与更新

作 者: 蔡伯宁
导 师: 魏春雨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滨水 历史街区 改造与更新 城市化 综合价值 先期引导 风貌控制
分类号: TU984.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0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滨水风景区城市中的历史街区进行的改造与更新活动。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中存留下来的成片的建筑群体,能反映出城市的发展过程和独特风貌,对于城市有着巨大的历史、景观及人文价值。在滨水风景区城市中,有着丰富的由自然或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历史街区在合理利用下不但有助于深度发掘这些旅游资源,本身也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展示窗口,或与优美自然景观进行资源互补。风景区滨水城市历史街区是传统城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传统居民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传统城市的基本面貌和形态特征,具有独特的珍惜价值和独特的历史美感。这些历史街区中的可见的历史证据对人们建立文化认同感、延续与某个特定场所或个人有关的记忆都具有教育意义,赋予了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价值。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构成城市品牌价值的全部要素,是城市品牌营销不可或缺的重要单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实现经济价值,推动城市发展进程。现阶段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实践过程中依然面临尖锐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历史街区特色丢失,风貌趋同、历史街区建筑的成片开发、大规模改造、历史街区生活网络的破坏、历史街区保护与城市发展格格不入、滨水自然生态情况堪忧。历史街区的经济衰败是普遍性问题,单一关注保存与保护会与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矛盾。尽管所有的城市区域都经历着经济成长所带来的变化,但是城市历史街区必须在有效应对经济成长的同时,出于保护方面的考虑而控制其物质环境的变化。如何高效的、可持续的经营历史街区,充分发掘其综合价值,需要我们明确改造和更新活动的观点、目标、主体和客体,并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改造与更新的手法分为空间秩序的延续、空间场所的营造、景观风貌的控制以及水体空间的交融四个部分。首先,恢复与强化历史街区原有空间秩序,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分明的整体空间意象。其次,强调街区生活氛围的营造,使街区内的日常生活、生产、交往等活动与空间形态产生契合,从而创造多样化的场所形态。再次,在景观风貌的控制中又从建筑形式、建筑高度、材质与色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对水体沿岸的层次进行研究。对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更新旨在丰富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内涵,从物质与精神的层面解决历史街区的现实问题,恢复其生命力。论文的最后介绍了作者参与制定的张家界老城区风貌规划和南北正街改造设计等实例,对前文构建的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改造和更新框架进行模拟,并以对古城丽江的保护规划的研究做为补充。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插图索引  11-13
第1章 绪论  13-28
  1.1 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6
    1.1.1 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  13-16
    1.1.2 改造和更新  16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18
  1.3 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内涵  18-25
    1.3.1 传统形态元素与美学景观价值  19-21
    1.3.2 历史文化价值  21-22
    1.3.3 生态价值  22-23
    1.3.4 经济价值  23-25
  1.4 小结  25-28
第2章 现状与问题  28-34
  2.1 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现状研究  28-31
    2.1.1 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面对的问题  28-30
    2.1.2 发展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面对的经济挑战  30-31
    2.1.3 对滨水风景区城市历史街区的重新评估  31
  2.2 研究现状综述  31-32
  2.3 小结  32-34
第3章 改造与更新的体系与发展方向  34-43
  3.1 构建改造与更新的经营体系  34-37
    3.1.1 改造和更新的观点和目标  34-35
    3.1.2 改造和更新活动的相关主体  35-36
    3.1.3 改造和更新活动中遵循的原则  36-37
  3.2 发展方向  37-42
    3.2.1 以滨水文化旅游为先导  38-39
    3.2.2 以历史街区文化旅游产业为先导  39-40
    3.2.3 以住宅建设为先导  40-41
    3.2.4 以创意产业为先导  41-42
  3.3 小结  42-43
第4章 改造与更新中的设计研究  43-53
  4.1 设计理论  43-44
    4.1.1 整体设计  43
    4.1.2 有机更新  43
    4.1.3 人本主义  43-44
    4.1.4 综合价值  44
  4.2 设计原则  44-47
    4.2.1 全面保护的原则  44-45
    4.2.2 真实性保护原则  45
    4.2.3 完善功能保护原则  45
    4.2.4 渐进式小规模更新保护的原则  45-46
    4.2.5 动态发展原则  46
    4.2.6 公平公正的原则  46-47
    4.2.7 亲水生态原则  47
  4.3 设计手法  47-51
    4.3.1 空间秩序的延续  47-48
    4.3.2 空间场所的营造  48
    4.3.3 景观风貌的控制  48-50
    4.3.4 水体空间的交融  50-51
  4.4 小结  51-53
第5章 改造设计实例  53-60
  5.1 张家界市老城区南北正街风貌规划  53-58
  5.2 丽江:传统街巷空间的塑造  58-60
结论  60-62
参考文献  62-64
致谢  64-65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5-66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目录  66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3.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4.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S788
  5.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6.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7.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8.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问题研究,D630
  9.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10. 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P467
  11. 亲水·空间·融合,TU984.18
  12. 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补偿模式及其改革的探析,F301
  13. 海口市骑楼历史街区水巷口示范区保护更新策略研究,TU984.114
  14. 城市化视角的东乡族流迁人口宗教生活考察,B968
  15. 从海河沿岸景观设计看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TU986.2
  16. 产业升级背景下东莞小城镇空间发展对策研究,TU984.113
  17. 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优化研究,G526
  18. 旅游业发展对张家界市城市化的影响研究,F299.27
  19.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交互作用研究,F299.2;F224
  20. 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响应机制研究,F299.2;F206
  21. 多元文化走向下的历史街区环境设计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的改建、扩建、重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