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特色及其未来发展

作 者: 朱丽
导 师: 王醒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环球时报 国际新闻 未来发展
分类号: G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新闻报道在“地球村”的生存大环境下,发展空间迅速膨胀。在中国,《环球时报》作为国际新闻报道的领军媒体,它蒸蒸日上的发展与每一次改革所彰显的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色密不可分。2008年,《环球时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国际新闻报道特色,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所以本文选取《环球时报》作为研究的对象。然而,不少论文对改为日报前的《环球时报》的报道风格有着一定的研究,但就改为日报后的《环球时报》,其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色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还很少有人做过专门的论述,因此,笔者通过对报纸的内容分析,总结日发行后的《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之上,为《环球时报》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2006年,《环球时报》实施日报战略,改为日报后的《环球时报》具备了比较稳定的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色,但在总结其特色以及对几年报纸的通览过程中,笔者发现《环球时报》也有自己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因此,文中最后一部分就《环球时报》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若被采纳,或许会起到一定的实际作用。《环球时报》的研究,肇始于国内学者对国际新闻热涨的关注。但《环球时报》在众多的研究中,其成果遥遥领先,原因在于《环球时报》可以说是国内国际新闻纸的典范,于是,可供研究的切入点也较多,并且由于《环球时报》不断追求革新,与时俱进,它的发展变化自然使得相关的研究课题不断增多。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内容、形式两方面的分析出发,对《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色进行总结。内容分析的对象为《环球时报》“关注中国”版,研究的变量包括稿件的报道国家(地区)、稿件的体裁、稿件的题材和稿件报道内容的态度倾向性和稿件的时效性。为了多元化地为《环球时报》寻找出路,单纯对《环球时报》进行内容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形式分析,因此,本文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环球时报》版面风格特色的总结。结合之前的论述,文中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是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出发,提出《环球时报》进一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纵向即《环球时报》本身的特色,也就是从内容、形式上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横向就是将《环球时报》与《参考消息》作为对比,寻找发展策略。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个案法、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随机抽样法、经验总结法。1、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搜集到完备的2008年的《环球时报》。2、制作、发放、收回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找到《环球时报》新闻报道内容上可以改进的地方。3、请教专家、学者,完善自己的观点。4、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构思论文框架,反复修改,直至定稿。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4
第一章 《环球时报》的创办及其发展  14-20
  1.1 《环球时报》的创办  14-15
  1.2 《环球时报》定位和办报宗旨  15-16
  1.3 《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  16-20
第二章 《环球时报》"新闻背景"版内容分析  20-26
  2.1 研究方法说明  20
  2.2 样本数据分析  20-24
  2.3 《环球时报》头版版面结构分析  24-26
第三章 《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特色总结  26-34
  3.1 在正确把握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26-27
  3.2 注重国际新闻的贴近性,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27-29
    3.2.1 版面设置的贴近性  27
    3.2.2 重大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27-28
    3.2.3 国际新闻的可读性  28-29
    3.2.4 重视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  29
  3.3 时效性增强,消息类新闻报道力求同步  29-30
  3.4 继续发扬标题特色,通过标题的精心制作来提升读者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  30-34
    3.4.1 注重运用复合式标题  30-31
    3.4.2 通俗易懂的口语化风格  31
    3.4.3 形象生动动态十足  31-34
第四章 《环球时报》的未来发展  34-42
  4.1 处理好国际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倾向性之间的关系  34-36
  4.2 新闻源多为国外媒体,应进一步利用驻外记者优势,扩大自行采写的新闻报道量  36
  4.3 以国际的眼光看世界,新闻报道应注重国际化因素  36-42
    4.3.1 紧抓国际主流新闻不放,杜绝"花边新闻",从整体上提高《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品味"  37-38
    4.3.2 提高《环球时报》独家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38-39
    4.3.3 挖掘国际新闻报道的深度  39-41
    4.3.4 增强新闻评论的力度  41-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4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46-47
个人简况  47-48
附录  48-52

相似论文

  1. 纪实摄影的广告表现,J41
  2. 事实、政治和市场博弈下的传播,G206
  3. 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在国内媒体的体现,G206
  4. 《球球时报》新闻报道特色研究,G212
  5. 中美财经报纸比较研究,G216.3
  6.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对比与分析,G210
  7. 中国百年选举制度的演进及反思,D921.2
  8. 海外华侨华人世界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影响,D634.3
  9. 论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发展模式,F842
  10. 实达公司在终端产品市场面临的问题与对策,F279.26
  11. 冷战后美日经贸关系的影响和未来发展,F757.12
  12. 中美国际新闻的叙事学比较分析,G212
  13. 中韩文化产业比较研究,G124
  14. 中国30年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8-2008),I01
  15. 未来的哲学研究——未来形而上学导论,B152
  16. 中国手机设计公司发展趋势研究,F426.6
  17. 论CNN国际新闻报道的策略,G229.712
  18. 国际视角下英语时事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H315
  19. 在后现代主义设计浪潮中回望中国耀州窑,K876.3
  20. 现阶段美国华裔家庭在美生存状况及未来发展,K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新闻学、新闻事业 > 新闻采访和报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