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事实、政治和市场博弈下的传播

作 者: 孔岩
导 师: 王勇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环球时报》 反恐报道 内容分析法 框架理论 贴标签 “消毒后”传播 博弈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因为“9·11”,反恐成为21世纪头一个10年的国际热点话题,由此而引发的反恐报道和学术研究可谓蔚为大观。但整体说来,点面结合、定量与定性并用的连续式研究尚属少数。通过对2001年9月1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九年的《环球时报》所刊载的反恐报道进行数据统计,发现“9·11”之后《环球时报》对反恐报道非常重视,不仅报道数量多、出现频率高,而且多以大幅版面出现,甚至还经常占据整个头版。同时在整个9年中,反恐报道的数据反映上也有明显变化。无论是年度总量、月频率、期频率,还是头版出现量、头版出现率,2001年都是最高值,之后几年虽略有起伏,但整体呈下降态势,而且最终稳定在一个基本的数值上。在数据统计基础上,运用相关新闻传播理论对文本加以解读,《环球时报》反恐报道呈现出多种特征。报道题材方面,根据泛化理论,我们发现其采用了非恐怖事件的恐怖化报道、给边缘新闻贴上反恐标签、标题“恐怖化”等三种泛化方式。报道框架方面,则采取了以下建构策略:突出恐怖事件发生过程和反恐措施,弱化恐怖事件发生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凸显反恐力量的正义、强大、团结,弱化恐怖分子一方“实际上不可低估的实力以及难以估量的恐怖潜质”;注重对普通民众的报道,但并不过分渲染恐怖场面,很少见到血腥镜头。报道人物方面,《环球时报》大量运用贴标签的方式,用“基地”、“东突”、“脏弹”等标签来突显恐怖分子的组织性、非人性以及政治目的性,生动且潜移默化地将他们的“恐怖脸谱”刻入读者脑海。报道立场方面,针对国内外的恐怖事件,《环球时报》呈现出“内外有别”的处理方式,当然从时间发展上看,不管篇幅、数量还是时效性、透明度等方面,报道的整体水平还是不断进步的。总的来说,9年《时报》的反恐报道呈现出数量多、篇幅大、频率高的形式特征以及在“消毒”的前提下真实、客观、细致报道的内容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在恐怖事实本身与《环球时报》“既要坚持政治导向、又要遵守市场规律”之双向原则的博弈中形成的。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绪论  8-19
  1.1 研究缘起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9-15
    1.2.1 国外研究情况  9-11
    1.2.2 国内研究情况  11-15
  1.3 论文的目的、主要内容、意义和研究方法  15-16
    1.3.1 论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5
    1.3.2 论文的意义  15-16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
  1.4 相关概念界定  16-19
第2章 研究设计  19-27
  2.1 样本的选择  19-22
    2.1.1 样本的确定  19
    2.1.2 样本的选择理由  19
    2.1.3 《环球时报》的版面沿革  19-21
    2.1.4 样本的选择方法  21-22
  2.2 研究方法和相关理论  22-25
    2.2.1 内容分析法  22-23
    2.2.2 框架理论  23-24
    2.2.3 标签理论  24-25
  2.3 研究框架设计  25-27
    2.3.1 分析框架的确立  25-26
    2.3.2 分析类目的建立及编码  26-27
第3章 《环球时报》反恐报道的定量研究  27-34
  3.1 反恐报道的总量  27-28
    3.1.1 年分布  27
    3.1.2 月分布  27-28
  3.2 反恐报道的频率  28-29
    3.2.1 月频率  28-29
    3.2.2 期频率  29
  3.3 反恐报道的头版分布  29-31
    3.3.1 年分布  30
    3.3.2 出现频率  30-31
  3.4 研究发现  31-34
第4章 《环球时报》反恐报道的定性研究  34-58
  4.1 报道题材——泛化  34-41
    4.1.1 反恐报道泛化概说  34-35
    4.1.2 泛化的三种方式  35-40
    4.1.3 泛化的特点  40-41
  4.2 报道主题——框架化  41-46
    4.2.1 研究假设与举证  41-43
    4.2.2 分析与结论  43-46
  4.3 报道人物——脸谱化  46-52
    4.3.1 理论简述  46-47
    4.3.2 方式一:贴标签  47-50
    4.3.3 方式二:少正面报道,多侧面描述  50-52
  4.4 报道立场——政治化  52-58
    4.4.1 空间上,国内与国外恐怖事件“区别对待”  53-55
    4.4.2 时间上,整体处理更加透明、成熟  55-58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原因分析  58-63
  5.1 研究结论  58-59
    5.1.1 报道丰富,“抓眼球”的题材与内容  58
    5.1.2 立场鲜明,“消毒”后的客观与真实  58-59
  5.2 原因分析  59-63
    5.2.1 既要报道客观事实,又要满足读者需求  59-60
    5.2.2 既要服务政府统治,又要赢得市场发行  60-61
    5.2.3 既要遵循真实、客观的新闻规律,又要坚持政治立场  61-63
结语  63-64
参考文献  64-67
附表  67-82
致谢  82-8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4

相似论文

  1. 基于框架的课文口头复述训练对初中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影响,G633.41
  2. 高速铁路PPP模式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F283
  3.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4. 经济领域中的博弈逻辑推理问题探析,B812
  5.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6. 大连市G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研究,D631.4
  7.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实施对策研究,R95
  8. 我国网络团购诚信管理对策的研究,F203
  9. 框架理论在英语辩论中的应用研究,H311.9
  10. 两次台海危机与中美之间的信息博弈,K153
  11. 基于产业价值链T公司与供应商共赢机制的研究,F224.32
  12. 基于博弈论的公共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研究,F224.32
  13. 基于努力水平契约不完全性的呼叫服务外包合同设计研究,F224.32
  14. 基于博弈理论的货运列车编组调度模型与算法研究,O225
  15. H公司VMI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F253.4
  16. 供应链环境下的同层次制造商之间信息共享问题研究,F406;F224.32
  17. 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F323.22
  18. 供应商和制造商的知识共享问题博弈分析,F274;F425
  19. 基于产业间竞合关系的海洋经济系统演化路径研究,F124
  20. 基于协作中继的认知无线电功率分配算法研究,TN925
  21. 行政区划和征税方式变动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F812.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