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30年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1978-2008)

作 者: 耿鹏
导 师: 杨存昌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美学
关键词: 审美心理学 30年 回顾与反思 中国特色 未来发展
分类号: I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审美心理学作为美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学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1978-2008年之间中国审美心理学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分析,进而对中国审美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做出客观的评价,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引言,包括学科性质的定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审美心理学是美学和心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因而它的研究始终有个学科名称和学科定位的问题,也就是学科性质的问题。审美心理学的学科名称不是惟一的,因而学科性质定位也不是简单的一个结论,而是具有了学科性质的复杂性。目前我国对于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比较广泛,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审美心理学”为主题做检索可以查阅到自1999年至今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23篇。其研究涉及的范围之广,领域之宽,以及多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等充分显示了审美心理学正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朝着多元化综合的方向发展,并逐步转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协调的发展大趋势。管窥国外美学研究的一些杂志如:《英国美学杂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s)和美国《美学与艺术批评杂志》(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者对中国美学了解甚少,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美学中关于审美心理的研究,这也同时显示了国外美学研究的局限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借助更多国家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的自我审视和建构学术理论。第二部分是对这30年审美心理学学科进行综述回顾,其中对其按时间进行分阶段梳理和分析:1978-1988认为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开拓发展期;1988-1998认为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期;1998-2008认为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期。本文的重点内容在于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中,主要是对中国审美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对引进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反思、对审美心理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反思、对本土民族审美心理研究的反思。第四部分则主要是在对中国审美心理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总体评价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总体评价是:由最初对西方美学流派全面系统的引进和介绍,但理论上少有创新,到在借鉴的基础上出现出对基本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理论观念,然后又拓展到应用审美心理学的研究,与此同时,也开始对传统的、本土化的民族审美心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民族审美心理研究成果。对中国审美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建议:坚持以科学的哲学方法论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体系;系统、全面地挖掘中国本土化、民族化审美心理学思想;吸取西方审美心理学研究的精华;拓展、深化应用审美心理学研究。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语:早在80年代初,我国著名理论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潘菽教授就发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响亮的召唤。尽管他的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现在研究发展的进程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近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中国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的相对滞后,研究的角度也不够广泛。但这样并不表示审美心理学理论研究在中国难以建设发展,因为我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古代审美心理思想这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传统——诗歌、绘画、舞蹈、建筑等学科都需要再认识,再研究、再评价。只要我们在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以西方的科学的理论作为借鉴,建立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审美心理学理论体系是颇有希望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一、引言  10-12
  1、审美心理学学科性质及本文研究的意义  10-11
  2、国内外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综述  11-12
    (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1
    (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2
二、中国“30 年”审美心理学的发展回顾  12-29
  1、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开拓发展期  12-16
  2、审美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发展期  16-23
  3、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期  23-29
三、对“30”年审美心理学研究问题的反思  29-38
  1、对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反思  29-31
  2、对引介西方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反思  31-34
  3、对审美心理学理论应用研究的反思  34-36
  4、对本土民族审美心理学研究的反思  36-38
四、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总体评价和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  38-42
  1、对“30 年”审美心理学研究的总体评价  38-39
  2、对未来中国审美心理学发展的建议  39-42
结语  42-43
注释与参考文献  43-5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0-51
致谢  51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研究,D630
  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D920.0
  4. 毛泽东企业管理思想研究,F270
  5. 中国政府文件中国特色英语词丛研究,H313
  6. 黄楠森文化哲学思想探析,G02
  7. 跨界、融合、创新,J616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绿色民法典,D923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627
  10. 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61
  11. 从工程规划选址和工程师价值观的视角看工程伦理学在我国的本土化,B82-057
  12. 纪实摄影的广告表现,J41
  1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研究,I206.09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成果的关系研究,D61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性的三重维度,D61
  16. 解放思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D61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研究,D61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D61
  19. 论哈贝马斯“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C91-0
  20. 美国公共电视的历史使命与现实困境,G229.712
  21. 电子游戏人物角色设计研究,TP393.09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艺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