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构建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初探

作 者: 张建新
导 师: 武联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 低碳城市 空间规划策略 延安
分类号: TU984.1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5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下全球所共同面对的核心议题。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迫切需要由基于碳基能源的工业文明,全方位转向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生态文明。而作为对城市发展具有强引导和控制作用的城市规划,‘也因此在此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置,不仅能影响产业结构和社会空间,更能有效地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很显然,在城市化和城市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的当下,城市规划学科需要积极践行低碳理念,探寻城市空间的低碳化策略。国内学术界对于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低碳城市规划项目实践也并不多,并且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的引介,低碳产业规划理论和低碳交通规划理论的综述,缺乏对空间在构建低碳城市中作用的认知,以及相应的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和策略的研究。本文以城市规划在应对气候变暖和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化诉求为研究出发点,以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及实践进行了梳理,对延安城市空间发展及特征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安构建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框架及相应措施建议,以期对陕北地区,乃至其它同类型地区低碳城市的构建有所裨益。本文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一、设计了低碳发展范式、低碳城市构建及低碳城市规划的框架;二、对国内外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低碳城市规划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主要实践进展进行了论述与梳理;三、对陕北地区尤其是延安的地域特征及城市空间发展现状进行了解读与剖析;四、构建了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延安空间规划策略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30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研究对象  12-17
    1.2.1 低碳  12-13
    1.2.2 低碳城市  13-15
    1.2.3 低碳城市规划  15-16
    1.2.4 低碳城市空间规划  16-17
  1.3 研究区域  17-27
    1.3.1 研究范围界定  17-19
    1.3.2 地域特征解读  19-23
    1.3.3 空间发展分析  23-27
  1.4 研究意义  27-28
    1.4.1 理论意义  27-28
    1.4.2 现实意义  28
  1.5 研究方法  28-29
  1.6 技术路线  29-30
第二章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梳理  30-41
  2.1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  30-35
    2.1.1 低碳城市产业系统规划研究  31
    2.1.2 低碳城市生活消费模式研究  31-32
    2.1.3 低碳城市空间系统规划研究  32-33
    2.1.4 低碳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33-34
    2.1.5 低碳城市规划技术方法研究  34
    2.1.6 低碳城市规划政策制度研究  34-35
  2.2 低碳城市规划实践梳理  35-40
    2.2.1 国际组织低碳城市规划实践  35-36
    2.2.2 英国低碳城市规划实践  36-38
    2.2.3 丹麦低碳城市规划实践  38
    2.2.4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实践  38-40
  2.3 本章小结  40-41
第三章 延安城市空间发展现状剖析  41-54
  3.1 市域城镇空间组织特征识别  41-43
    3.1.1 城镇空间密度特征  42
    3.1.2 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42
    3.1.3 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42-43
    3.1.4 城镇空间联系特征  43
  3.2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条件解读  43-47
    3.2.1 用地布局现状概述  43-45
    3.2.2 用地调整约束识别  45-46
    3.2.3 用地条件分析评价  46-47
  3.3 中心城区交通组织状况诊断  47-51
    3.3.1 对外交通系统分析  47-49
    3.3.2 内部交通系统分析  49-51
  3.4 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分析  51-52
    3.4.1 绿地系统分析  51-52
    3.4.2 景观系统分析  52
  3.5 本章小结  52-54
第四章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延安空间规划策略及优化措施建议  54-80
  4.1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延安空间规划策略框架  54-57
    4.1.1 低碳市域空间格局规划策略  55
    4.1.2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规划策略  55
    4.1.3 低碳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策略  55-56
    4.1.4 低碳城市交通组织规划策略  56
    4.1.5 城市森林碳汇系统规划策略  56-57
    4.1.6 老城区低碳化更新规划策略  57
    4.1.7 低碳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策略  57
  4.2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市域空间格局优化措施  57-61
    4.2.1 低碳城镇空间组织  57-60
    4.2.2 低碳能源使用区划  60-61
  4.3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61-65
    4.3.1 空间优化策略选择  61-63
    4.3.2 空间发展结构确定  63-65
  4.4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城市用地布局优化措施  65-69
    4.4.1 公服用地布局优化  65-67
    4.4.2 居住用地布局优化  67-69
    4.4.3 工业用地布局优化  69
  4.5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城市交通组织优化措施  69-74
    4.5.1 对外交通系统优化  69-71
    4.5.2 内部交通系统优化  71
    4.5.3 公共交通系统优化  71-73
    4.5.4 慢速交通系统优化  73-74
  4.6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森林碳汇系统优化措施  74-75
    4.6.1 外围基质碳汇培育  75
    4.6.2 三川廊道碳汇培育  75
    4.6.3 三山斑块碳汇培育  75
  4.7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三山老城更新优化措施  75-76
  4.8 低碳城市愿景下的地下空间利用优化措施  76-78
    4.8.1 可用地下空间资源分布  76
    4.8.2 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形态  76-77
    4.8.3 地下空间竖向层次划定  77
    4.8.4 地下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77
    4.8.5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77-78
  4.9 本章小结  78-80
结论  80-83
  主要结论  80-81
  不足之处  81-83
参考文献  83-85
图表目录  85-87
致谢  87

相似论文

  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2.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3. 重庆建设低碳城市的问题与对策研究,X321
  4. 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231
  5.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6. 济南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探讨,X322
  7.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贡献研究,D231
  8. 延安时期电化教育历史研究与经验启示,K265
  9. 后期延安诗歌的创作研究,I207.25
  10. 从《解放日报》看延安时期女性作家的创作,I207.42
  11. 周扬与“延安文艺”生成的关系研究,I206.6
  12. 鲁迅与延安文艺,I206.6
  13. 基于利益视角的乡镇公务员行为分析,D630.3
  14. 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D642
  15. 试论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实践和现实启示,D61
  16.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启示,D231
  17.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及启示,D231
  1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研究,D231
  19. 延安市土地利用程度和效益关系研究,F301
  20. 发展低碳城市的公共政策研究,F299.27
  21. 西方低碳城市治理机制研究,F20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总体规划 > 城市空间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