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西准噶尔夏尔莆岩浆混合花岗岩体的研究

作 者: 康磊
导 师: 李永军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夏尔莆 岩浆混合 构造环境 源岩特征 形成机制 地壳生长
分类号: P588.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西准噶尔是中国晚古生代花岗岩发育的主要地区之一,沿著名的达尔布特断裂带发育的后造山花岗岩带一直是西准噶尔花岗岩研究的焦点,其中夏尔莆岩体又是该花岗岩带中极其重要的岩体之一。本文以夏尔莆花岗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岩石特征、微观矿物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源岩特征、岩浆演化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地壳生长的贡献等方面,对该岩体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以下进展:1.夏尔莆岩体由寄主岩石、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群组成。岩体侵入于石炭纪地层中,与围岩为港湾状外侵接触。寄主岩石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三种岩石类型组成,相互之间均为渐变过渡的涌动接触关系;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岩性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闪长玢岩,在寄主岩石的各个岩石类型中均有发育,与寄主岩石为截然或渐变过渡接触关系;中基性岩墙群主要岩性为辉绿岩和少量闪长玢岩,与寄主岩石为截然接触关系。2.夏尔莆岩体中发育丰富、典型的岩浆混合岩相学特征。野外露头,寄主岩石中暗色矿物分布不均并发育暗色矿物集合体、微小的镁铁质包体和不均匀混合条带;包体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常发育反向脉和寄主岩石中的长石巨晶(捕虏晶);中基性岩墙群与微粒镁铁质包体紧密共生并延伸方向基本一致,发育寄主岩石中的长石捕虏晶,被寄主岩的反向脉横切。在镜下,包体及其与寄主岩混合带中均发育斜长石异常环带和多种不平衡矿物共生现象,包体中发育针状磷灰石。3.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寄主岩石富A1203.CaO和Mg0,根据岩石化学图解和岩石化学参数证明其属于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Ⅰ型花岗岩。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和寄主岩石岩石化学特征较相似,而岩墙与寄主岩石差异明显。寄主岩石富钙、镁,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富铝、铁,在氧化物—SiO2哈克图解、FeOT-MgO图解和R1—R2图解中寄主岩石呈线性的岩浆混合演化特征,微细粒镁铁质包体位于该演化线上也证明了其与寄主岩石有成因联系,而中基性岩墙群演化线与两者不同,显示独立的演化趋势。4.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寄主岩石和中基性岩墙群Nb和Ta均相对亏损,前者微量元素蛛网图特征与典型的Ⅰ型后造山花岗岩相似,而微细粒镁铁质包体蛛网图较零乱。寄主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低,轻稀土轻微富集,重稀土分馏程度低,δEu值与壳幔型花岗岩类一致;微细粒镁铁质包体稀土元素总量略低,Eu无亏损或亏损不明显,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中等;中基性岩墙群稀土元素总量较高,Eu无亏损,重稀土和轻稀土元素分馏程度高。在以Sr为共分母三元素的协变图解中,包体与寄主岩呈线性关系,表明两者存在成因联系,而中基性岩墙演化趋势与其明显不同,代表不同岩浆源的产物。此外,在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图解中,寄主岩石和微细粒镁铁质包体显示明显的双扩散性,证明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5.本次获得寄主岩石、微细粒镁铁质包体和中基性岩墙群年龄分别为292.8±2.0Ma,295.7±8.0Ma,294.0±5.0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均属于早二叠世,说明它们属于同一岩浆事件的产物,为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6.结合夏尔莆岩体附近区域的地质特征,岩体中岩浆混合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夏尔莆岩体属于后造山花岗岩,与亏损型的上地幔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使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酸性岩浆,壳、幔岩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形成了大量的岩浆混合岩、微细粒镁铁质包体以及中基性岩墙群,记录了岩浆混合演化的全过程,是难得的典型岩浆混合花岗岩体。此外,说明该区域地壳中当时有大量地幔物质的加入,代表了西准噶尔一次重要的地壳垂向生长事件。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一章 绪论  12-21
  1.1 选题依据  12-13
  1.2 花岗岩的研究进展  13-16
    1.2.1 花岗岩成因研究  13
    1.2.2 造山带花岗岩的形成和演化  13-14
    1.2.3 花岗岩研究的前沿  14-16
  1.3 岩浆混合花岗岩的研究现状  16-18
    1.3.1 岩浆混合的研究历史及进展  16-17
    1.3.2 岩浆混合的研究新趋势  17
    1.3.3 岩浆混合研究存在的问题  17-18
  1.4 研究区研究程度  18-19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9-20
    1.5.1 研究对象  19
    1.5.2 研究内容  19
    1.5.3 研究方法  19
    1.5.4 拟解决的问题  19-20
  1.6 主要工作量  20-21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33
  2.1 区域交通位置、自然地理概况  21-22
    2.1.1 区域位置、交通  21-22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2.2 研究区构造背景及构造研究史  22-24
    2.2.1 区域构造研究简史  22-23
    2.2.2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23-24
    2.2.3 研究区主要构造形迹特征  24
  2.3 研究区地层区划  24-31
    2.3.1 玛依力地层小区  26-30
    2.3.2 克拉玛依地层小区  30-31
  2.4 侵入岩  31
  2.5 构造  31-33
    2.5.1 褶皱  31-32
    2.5.2 断裂  32-33
第三章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33-41
  3.1 岩体地质特征  33
  3.2 岩石特征  33-35
    3.2.1 寄主岩石  33-34
    3.2.2 微细粒镁铁质  34-35
    3.2.3 中基性岩墙群  35
  3.3 岩浆混合的岩相学证据  35-41
    3.3.1 岩浆混合的宏观证据  35-39
    3.3.2 岩浆混合的微观证据  39-41
第四章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41-46
  4.1 采样及分析方法  41-42
  4.2 锆石成因类型  42
  4.3 锆石U-Pb测年分析及结果  42-45
  4.4 岩浆混合的年代学证据  45-46
第五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6-61
  5.1 岩石化学  46-52
    5.1.1 岩石类型  46-48
    5.1.2 岩石化学特征  48-51
    5.1.3 岩浆混合的岩石化学证据  51-52
  5.2 地球化学  52-61
    5.2.1 微量元素特征  52-53
    5.2.2 稀土元素特征  53-57
    5.2.3 岩浆混合的地球化学证据  57-61
第六章 构造环境、源岩性质、岩浆演化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地壳生长的贡献  61-71
  6.1 构造环境  61-62
  6.2 源岩性质  62-65
  6.3 岩浆演化特征  65-66
  6.4 形成机制  66-69
    6.4.1 岩浆形成机制  66-67
    6.4.2 岩浆混合机制  67-69
  6.5 对地壳生长的贡献  69-71
讨论与结论  71-75
参考文献  75-84
图版及图版说明  84-8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87-88
致谢  88

相似论文

  1.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2. 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研究,F293.3
  3. 滇西南昌宁—孟连裂谷带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P574.2
  4. 基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学科交叉研究,N19
  5. 攀钢西昌钒钛钢铁新基地地基土形成机制及其工程适宜性,TU42
  6. 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F832.3;F224
  7. 人民汇率波动给我国商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带来的影响,F832.6
  8. 企业组织资本及其信息披露困境,F272
  9. 曲靖三宝地热水形成机制分析与开发利用潜力评价,P314
  10. 西乌旗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P588.121
  11. 丁家坟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P642.22
  12. 我国电力价格两部制竞价上网机制研究,F426.61
  13.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公共管理反效果及形成机制研究,D630
  14. 过度就业及其对就业的挤出效应研究,F249.2
  15. 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F273.1
  16. 中国生产相对过剩的形成机制及解决思路,F124
  17. 攀枝花机场12#滑坡及后壁的变形监测与稳定性分析,P642.22
  18. 川西凹陷孝—新—合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机制,P618.13
  19. 大连城山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岩溶地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P931.5
  20.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膝反张的疗效观察,R743.3
  21. 空心村形成机制与整治模式,F30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岩石分类 > 岩浆岩(火成岩) > 侵入岩、深成岩 > 酸性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