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综合业绩的相关性研究

作 者: 杨怡
导 师: 余海宗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财务管理
关键词: 垄断行业 上市公司 董事会特征 综合业绩
分类号: F27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垄断行业改革是我国行业(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垄断行业进行了初步改革,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开放势在必行,如何在垄断性行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增强与国外企业的竞争能力,这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内部核心机制之一,在公司中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和监督机构。建立一个规范而富有效率的董事会是构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对现代企业制度而言,积极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正确处理其与公司治理中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公司制度得以较好发挥作用的中心课题和重要保障,因此,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董事会一直是财务管理学的研究焦点。那么,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理机制,董事会在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中的治理效率如何?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呢?本文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展开研究的。我们认为,垄断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其不同于其他非垄断上市公司的特点,其董事会治理结构可能具有的特殊性影响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并进而影响其公司绩效。因此希望把对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放在一个特定的对象——中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上,从董事会治理与企业综合绩效的关系出发,并针对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的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和思路,这对于优化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综合业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尝试着把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是公司的综合业绩,研究主题是董事会的五大特征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状况、董事会成员薪酬以及董事会年度会议的次数。在选取衡量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指标时并没有采用一些学者使用的单变量指标,而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考虑到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度量其综合业绩,以便更全面地考察公司的董事会特征和公司价值的关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上对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综合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实证研究上,从我国垄断行业的沪深两地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随机选取了2005年到2007年三年的304家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状况、董事会成员薪酬以及董事会年度会议的次数与企业综合业绩之间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最核心的部分是对二者进行回归分析,深入探究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综合业绩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本文的贡献与不足。其中,对国内外关于公司董事会的五个特征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与现状作了详细的文献综述,并对当前国内外文献研究结论作了简要评价。第二部分对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综合业绩分析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了评述。首先对本文涉及到的几个重要概念:垄断行业、董事会特征以及公司综合业绩这三者进行了严格的定义。接下来分别就董事会的五个特征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作了整体的理论基础综述,从而为下面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提出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综合业绩关系实证研究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样本的选择、变量的说明最后提出研究假设以及模型的设计,其中在变量说明部分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综合业绩的得分。此部分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第四部分为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综合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首先就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的五个特征分别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各要素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综合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综合业绩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综合业绩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其他三个特征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成员薪酬以及董事会年度会议的次数则和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企业综合业绩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这也许也是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所在。第五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结论部分,针对前文实证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提出完善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进而提高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的建议。如:明确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强化董事会的作用;合理规范董事会规模;改进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等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1、我国学者对董事会结构、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绝大多数是以上市公司整体为研究对象,很少有将我国垄断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而本文选取的垄断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一类特定的具有相似性的企业类型进行深入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意义。2、本文没有采用托宾Q衡量企业的绩效水平,而是参考国家颁布的具有较高权威性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选取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成长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得分来考察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以更全面地考察公司的董事会特征和公司价值的关系。3、本文另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了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综合业绩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到董事会特征影响公司绩效的实证,从而能够为我国垄断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及公司治理提出有效建议。由于时间、资料、篇幅等限制,本文还存在以下的不足:1、有研究提出董事会结构和行为与公司经营业绩二者之间存在时滞,时滞期究竟为多长并没有相关的可循的经验数据。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没有考虑时滞效应,应在以后的研究中考虑。2、本文主要是从董事会角度研究其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影响,事实上我国的外部治理机制尚不规范,需要完善。因此没有考虑外部治理机制的相关数据来做其间的相关性分析。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化工行业外贸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F224
  3. 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D922.291.91
  4.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5.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F276.6
  6. 并购异化中的会计寻租研究,F271
  7.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8. 中小板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F276.6
  9. 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F832.51
  10. 控制权度量模型及计算,O211.3
  11.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研究,F832.51;F224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实证研究,F224
  13. 煤炭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F426.21
  14.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922.287
  15. 董事会特征、关联担保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16. 我国上市公司产融结合的效应分析,F832.51;F224
  17. 企业所得税改革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F425;F224
  18. 股权结构与国有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F276.6
  19. 旅游上市公司产业转型研究,F832.51
  20. 董事会、监事会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F832.51;F224
  21. 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F273.1;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世界各国企业经济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