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研究

作 者: 邓燕华
导 师: 谭志君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帮助行为 毁灭证据行为 伪造证据行为 前提 认定
分类号: D924.39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罪是1997年刑法修订时新增加的罪名,属于妨害司法罪的一种,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侵犯了国家司法活动的客观公正性,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司法实务上却甚少处罚。究其原因在于刑法理论及司法实务对本罪的成立条件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模糊。帮助应当是一种实行行为。行为人需有认识其行为危害司法活动并且放任或希望该行为在司法活动中发生作用的主观故意,行为主体只能是除当事人以外的一切行为人。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对象是证据而不是当事人,行为手段是毁灭、伪造,包括隐藏、隐匿、变造行为。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构罪不以被帮助者有违法或犯罪行为为前提,即该帮助行为既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中,也可以发生在民事或者行政诉讼中。帮助毁灭、伪造行为不应限定在诉讼活动过程中,诉前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也可构成该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侵犯了国家司法活动的客观公正性,但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具体认定需要分不同诉讼过程来讨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与当事人共同实施毁灭、伪造证据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当事人的行为不具有刑事可罚性而在法律上不以共犯论处;当事人教唆行为人为其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当事人不构成该罪的教唆犯;行为人教唆当事人自行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人构成该罪的正犯,此外还需辨析此行为与徇私枉法、包庇行为的区别。而在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中,行为人与当事人共同实施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行为人既可以与当事人构成他罪的共同犯罪,也可单独成立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处罚。对亲属实施了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不得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2
  1.1 选题意图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0
  1.3 研究方法  10-11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1-12
第2章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界定  12-23
  2.1 “帮助”的实行行为化:对“帮助”的定位  12-15
    2.1.1 “帮助”的含义  12-13
    2.1.2 “帮助”的特征  13-15
  2.2 行为手段的维度:对帮助“毁灭”、“伪造”的理解  15-18
    2.2.1 “毁灭”、“伪造”的含义  16-18
    2.2.2 手段的类型  18
  2.3 行为对象的维度:对“证据”的理解  18-20
    2.3.1 “证据”的含义  18-19
    2.3.2 “证据”的类型  19-20
  2.4 小结  20-23
第3 章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构罪的前提  23-31
  3.1 时间条件  23-24
    3.1.1 现有争议与评析  23
    3.1.2 笔者观点  23-24
  3.2 法益条件  24-27
    3.2.1 现有争议及评析  24-25
    3.2.2 笔者观点  25-27
  3.3 情节条件  27-29
    3.3.1 现有争议及评析  27-28
    3.3.2 笔者观点  28-29
  3.4 小结  29-31
第4 章帮助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具体认定  31-42
  4.1 刑事诉讼中的认定  31-37
    4.1.1 当事人教唆他人为其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  32-33
    4.1.2 行为人教唆当事人自行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  33-34
    4.1.3 同案犯中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  34-35
    4.1.4 司法人员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  35-37
  4.2 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中的认定  37-39
    4.2.1 保护性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  37-38
    4.2.2 占有性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  38-39
    4.2.3 侵害性毁灭、伪造证据行为的认定  39
  4.3 小结  39-42
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4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6

相似论文

  1. 受贿罪主体相关问题研究,D924.392
  2. 论单位犯罪的认定与处罚,D924.1
  3. 论心证的公开,D915.13
  4. 我国产品设计缺陷的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923.8
  5. 记者调查性采访侵权责任研究,D923
  6. 交通肇事罪疑难问题探析,D924.3
  7. 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责任认定标准探讨,D923.41
  8.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刑法适用及完善,D924.3
  9. 论商业贿赂行为认定中的问题及制度完善,D922.294
  10. 社会危险性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D925.2
  11. 论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及其完善,D923.43
  12. 基于拷贝检测的视频版权注册与认定系统,TP311.52
  13. 论合同可得利益的认定及法律保护研究,D923.6
  14. 个体工商户雇工工伤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922.5
  15. 论行政复议中的适当性审查,D922.1
  16. 转化型抢劫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7. 渎职罪因果关系具体认定问题研究,D914
  18. 论律师的民事责任,D926.5
  19. 庭审中被告人调查程序研究,D925.2
  20. 法治语境下诽谤罪的司法适用,D924.3
  21. 论共同加害行为的要件及责任分担,D9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