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柏油娃娃》和《最蓝的眼睛》中的互文性研究

作 者: 聂铂
导 师: 张瑾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互文性 《宠儿》 《柏油娃娃》 《最蓝的眼睛》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广义互文性理论和热拉尔·热奈特的狭义互文性理论为理论框架,探讨托妮?莫里森的三部小说《宠儿》《柏油娃娃》《最蓝的眼睛》中的互文性特点。莫里森是当代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她凭借厚重的文化积淀,细腻的笔触和过人的才智创作出一部部令人叹为观止的小说作品,表现了非裔文化和整个黑人民族在主流社会中求生存求发展而进行的种种艰难探索。她在创作中广泛吸收借鉴西方文化精华和价值观,同时又紧密结合本民族文化传统,因此作品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本文对她的小说进行互文性研究的出发点。互文性理论已成为当今最流行而且有效的理论分析工具之一。它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内容,提供了新视角。互文性的理论为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和巴赫金的文本对话理论。前者指出了符号选择与前文本的联系,而后者强调了文本之间的指向关系。在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互文性理论提出文本的意义在于它与前文本的相互联系中产生。克里斯蒂娃从广义角度讨论了文本与文化的关系,热奈特从狭义角度提出了互文性的五种具体形式。本文以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为基础,从广义互文性角度探讨了莫里森三部小说中圣经文化和非洲传统的互文性特点。通过在文本中对基督教爱的宣扬和天堂神话的重塑,莫里森表达了黑人民族只有自强自爱才能寻求发展,只有继承民族传统才有未来的独特见解。同时,立足于热奈特的狭义互文性理论,论文探讨了三部小说中引用、典故、副文及模仿、转化等互文性特点的体现。莫里森直接或间接地歌颂或暗示黑人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黑人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提出固步自封不能永久地摆脱屈辱的过去留下的阴影;自怨自艾也不能改善黑人当前进退两难的处境。黑人唯有正视历史,面对现实,继承民族的宝贵遗产,走出对自我身份认识的困境,才能在以白人价值观为主流的社会中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本论文解析了莫里森小说中的互文密码,在更为宽泛的文化领域对文本进行批评分析。通过探寻小说文本与历史文本、文化文本、副文本、超文本等之间有据可循的联系,揭示了莫里森对民族未来的关注和探索。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Introduction  8-15
Ⅰ Academic connot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15-24
  A.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ertextuality  15-19
    1. Saussure’s Linguistic Sign Theory  15-17
    2. Bakhtin’s Textual Dialogism Theory  17-19
  B. Major branches of Intertextuality  19-24
    1. Kristeva’s Intertextuality in the broad sense  19-21
    2. Genette’s Intertextuality in the narrow sense  21-24
Ⅱ. Broad-sense Intertextuality in Morrison’s novels  24-35
  A. Intertextuality on the biblical culture  25-29
  B. Intertextuality on African tradition  29-35
Ⅲ. Narrow-sense Intertextuality in Morrison’s novels  35-49
  A. Intertextuality of quotation and allusion  35-41
  B. Paratextuality of epigraph and preface  41-44
  C. Hypertextuality of transformation and imitation  44-49
Conclusion  49-51
Bibliography  51-60
Acknowledgements  60

相似论文

  1. 《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I712.074
  2. 解读《宠儿》中的颜色象征,I712.074
  3. 基于互文性视角的广告翻译研究,H059
  4. 基于语料库的上海世博会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H052
  5. 论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构建,G633.3
  6.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短篇小说中的哥特风格,I712.074
  7. 戴维·洛奇小说互文性研究,I561.074
  8. 从《英雄本色》到《无籍者》:电影翻拍作为一种跨文化文本互文实践,J905
  9.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I207.25
  10. 解构历史话语,重构历史事实,I712
  11. 真实的黑人经历:解读《宠儿》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I712
  12. 《宠儿》的文化诗学解读,I712.074
  13. 生的追求,死的渴望,I712
  14. 白人文化霸权的残害,I712
  15. 阿特伍德《盲刺客》的互文性,I711.074
  16. 戴望舒诗歌创作与其译诗的互文性研究,I207.25
  17. 一个无意识主体的主体性追寻,I712
  18. 《晚到的骑兵》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互文性研究,I561
  19. 《柏油娃娃》中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I712
  20. 对托尼·莫里森《宠儿》的互文性解读,I712
  21. 从文化的迷失到觉醒:《最蓝的眼睛》的多重种族问题的解读,I712.07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