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两个文本、三位艺术家和一个主题

作 者: 柳阳
导 师: 陈子谦;林和生
学 校: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创造性艺术家 困境 存在关系 历史主义辩证法
分类号: J9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托马斯·曼、维斯康蒂与马勒,他们是二十世纪十分重要的三位艺术家。无论从艺术创造的形式技巧还是思想深度上来看,三者的作品都极其具有代表性,分别成为了文学史、电影史和音乐史上的不朽经典。而通过对维斯康蒂的电影《魂断威尼斯》与托马斯·曼的小说原著《死于威尼斯》的互文性解读,三位艺术家相互之间深刻而复杂的内在联系不期呈现,特别是影片《魂断威尼斯》,它本身完全可以看作是三者观念的汇合。在两个文本的对照阐释中,结合艺术家个人生活史,我们能够发现三位艺术家清晰的面孔,进而了解他们的创作主张、哲学思考、对艺术及生命本质的追问。透过对文本中种种蛛丝马迹的梳理,可以看到三者形式创造的背后都指向了一个主题,那就是以艺术探索来承担的对自身生存的思考和对人类普遍命运的关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两个文本中所展示的困境及其背后艺术家的真实想法。通过对小说《死于威尼斯》和电影《魂断威尼斯》的文本细读,在作品形式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困惑与不安因素的后面,隐藏着艺术家本人的焦虑和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危机意识。两个文本的主题都是“艺术家之死”。比较而言,托马斯·曼在小说中着重表现交织着情感与创作困境的更形而上的美学危机;而维斯康蒂的镜头则极力渲染“死亡”的气氛,赋予“艺术家之死”这一主题以一种非个体的象征性含义,表达了导演对于“人类腐败和文化解体”问题的探索。在这里马勒作为重要的参照出现,成为解读文本的文献线索和思想钥匙。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艺术家困境的深层含义。在托马斯·曼、维斯康蒂和马勒身上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共同性,那就是三者同为传统艺术意识的持有者,身上体现着与现实创作及生存环境的裂痕。他们的创作、思考或生命本身的困扰,都是一种传统艺术理想、存在方式与当前世界整体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是一种存在关系上的困境。第三部分主要结合托马斯·曼、维斯康蒂和马勒三者的艺术主张和生命行为本身,来探讨现代生活中审美的位置。从艺术与生活的二元关系上,论述了现实生活里审美超越的示弱以及传统的艺术和存在模式在现代生活中如何继续可能。作为一种思考而非最终答案,提出了一个历史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最后,本文对两个文本、三位艺术家和艺术困境与存在关系上的主题进行了小结。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引言  6-10
第一章 困境的展示:两个文本及其背后的三位艺术家  10-26
  第一节 困境中的文本与艺术家  10-17
  第二节 镜头下的美与死亡  17-26
第二章 艺术家困境象征性的深层解读  26-41
  第一节 托马斯·曼、马勒与维斯康蒂:三者的精神同构  26-31
  第二节 艺术家在困境中的思考与行动  31-37
  第三节 艺术困境下的存在关系  37-41
第三章 审美超越的示弱与一种作为历史主义辩证法的提示  41-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后记  50-52
个人简历  52-53

相似论文

  1.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2. 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研究,B82-057
  3. 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G718.3
  4. 东亚转型国家民主巩固的困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73
  5.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6. 中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630
  7. 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出路,G40
  8.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的不足及完善,D922.29
  9.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机制设计,F276.3
  10. 转型期我国行政组织伦理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B82-051
  11.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德性伦理的建构,B82
  12. 中国微博客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G206
  13. 武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F276.3
  14. 民事执行和解制度的实践困境及出路,D925.1
  15. 从现代职场小说看新女性的生存困境,I207.42
  16. 论“普世价值”的理论与现实困境,B82
  17. 中国慈善困境中的社会企业研究,F270
  18. 浅析孔子“忠恕”之道的实践困境,B222
  19. 论新世纪小说中对农民工生存困境的抒写,I207.42
  20. 权力与自由的冲突,I712
  21. 论纪德叙事性作品中的精神困境,I565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