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苹斑芫菁Mylabris calida Palla斑蝥素合成期体内可溶性蛋白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作 者: 贾俊峰
导 师: 张雅林;王敦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蛋白组学 可溶性蛋白 SDS-PAGE 双向电泳 MALDI-TOF MS
分类号: S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斑蝥素(Cantharidin, C10H12O4)是鞘翅目(Coleoptera)芫菁科(Meloidae)昆虫分泌的萜类防御物质,化学名:六氢-3a,7a-二甲基-4,7-环氧异苯并呋喃-1,3-二酮。研究发现它有杀虫作用,但资源问题无法解决。目前斑蝥素的生产采用人工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方法,两者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无法实现斑蝥素的大规模生产,生物合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芫菁生理系统和斑蝥素产生过程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斑蝥素的合成机理还知之甚少。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斑蝥素含量检测、斑蝥素衍生物合成及毒理等方面,有关斑蝥素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少有报道,体内合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是资源昆虫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蛋白质组学是在蛋白水平大规模研究基因表达的产物,直接研究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相关蛋白的活性状态。芫菁雄虫羽化后0~30天无论在形态还是斑蝥素合成量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本研究利用SDS-PAGE双向电泳和质谱相结合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对不同时期的苹斑芫菁Mylabris calida雄虫的蛋白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以进一步研究这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同时也为阐释斑蝥素合成机理提供信息。在综述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包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2DE、生物质谱以及生物信息学的进展和现状,概述了斑蝥素的研究进展和有待进行研究的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工作的研究方向和目的。本研究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确定了研究芫菁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条件。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芫菁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双向电泳研究,从样品提取液、等点聚焦条件、第二向聚焦条件、试验中常见的问题等因素对芫菁双向电泳研究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优化。结果发现,对于芫菁可溶性蛋白,采用尿素裂解液液氮粉碎高速离心法比采用咪唑缓冲液组织匀浆法更为适合,蛋白损失少,图谱均匀清晰。因此本试验经过各种条件优化确定了一套适合于芫菁可溶性蛋白样品分析的双向电泳研究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所获得的双向电泳图谱中的蛋白点分辨率和重复性更高。在建立蛋白点肽质量指纹图谱分析体系时,确定了胶内消化过程中的胰酶用量,挖点大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的参数选择等试验条件,构建了芫菁质谱分析研究平台。2.斑蝥素合成期芫菁可溶性蛋白样品的SDS-PAGE电泳分析。通过观察斑蝥素合成增长期的蛋白质表达变化,探讨相关合成酶的分布范围。利用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对苹斑芫菁在羽化后0~25天的体内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分析。经蛋白质电泳图谱分析发现,有3条蛋白带的表达量在芫菁雄虫中明显大于雌虫,这些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80KD,45KD,30 KD;其中分子量约为80 KD,45KD的蛋白带在芫菁雄虫羽化后第2天出现,其浓度不断的增加。30KD的蛋白带在芫菁雄虫羽化后1小时出现,主要作用是调控成虫的生长和变态发育。推测蛋白组份45KD中的某种或几种关联蛋白质在芫菁雄虫羽化后斑蝥素合成增长期发挥了重要作用。3.斑蝥素合成期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及质谱鉴定。前人研究发现芫菁大量合成斑蝥素发生在羽化后,通过对这一时期的芫菁体内可溶性蛋白研究,探索斑蝥素合成相关酶蛋白的种类和合成机理。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飞行质谱技术,分析了合成前期、大量合成早期和大量合成末期的蛋白质组成的变化。研究发现,合成前期蛋白质具有区别于其它时期蛋白质的明显特征:蛋白质大多分布在PI值4-7、分子量20-80KD的区域,且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偏酸性一端,20~45KD蛋白质差异明显。芫菁羽化后1小时的蛋白质点数目为471个,羽化后第2天增加到569个,羽化后第4天蛋白点数目增加到645个;随着芫菁进入斑蝥素大量合成期,蛋白点数目明显增加,大量合成早期和合成末期蛋白点数为827个和999个,比合成准备期增长了25%以上。结果显示:三个时期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趋势刚好与芫菁合成斑蝥素含量显著峰值变化相吻合,表明芫菁体内斑蝥素的合成是多种蛋白参与的复杂过程,这些蛋白分子量范围在20~45 kD。利用MALDI-TOF MS对明显差异蛋白进行鉴定时,发现这些蛋白质分别是Actin-87E isoform 1(肌动蛋白87E亚型1)、putative secreted protein(分泌蛋白)、LD04994p(肌动蛋白,LD04994p)、GM19279(肌动蛋白,GM19279)、cytoplasmic actin(胞质型肌动蛋白)、molybdenum cofactor biosynthesis protein C(钼辅因子合成蛋白C)、ABC transporter ATP-binding protein(ATP结合ABC转运子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 1(信息素结合蛋白1)、ATP-dependent DNA ligase(ATP依赖DNA连接酶)、zinc-containing alcohol dehydrogenase superfamily protein (含锌乙醇脱氢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4
  1.1 蛋白组学概述  12-18
    1.1.1 蛋白质组学定义  12-13
    1.1.2 蛋白质组学分类  13
    1.1.3 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  13-15
    1.1.4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  15-16
    1.1.5 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在药物开发方面的的应用  16
    1.1.6 昆虫蛋白组学研究  16-18
  1.2 斑蝥素研究进展  18-21
    1.2.1 斑蝥素的性质、结构及其在芫菁体内的存在形式  18
    1.2.2 斑蝥素的合成  18-19
    1.2.3 芫菁合成斑蝥素的位点及合成时间  19-21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22
  1.4 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  22-24
    1.4.1 主要内容  22-23
    1.4.2 预期目标  23-24
第二章 芫菁蛋白质组学研究平台  24-38
  2.1 材料与方法  24-33
    2.1.1 材料  24-25
    2.1.2 试剂和仪器  25-29
    2.1.3 试验方法  29-33
  2.2 结果与分析  33-38
    2.2.1 电泳条件优化  33-37
    2.2.2 结论  37-38
第三章 斑蝥素合成期芫菁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  38-42
  3.1 研究背景  38
  3.2 材料与方法  38-39
    3.2.1 试虫  38
    3.2.2 可溶性蛋白质样品的制备  38-39
    3.2.3 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 分析  39
  3.3 结果与分析  39-41
  3.4 讨论  41-42
第四章 斑蝥素合成期蛋白质表达差异的比较分析  42-59
  4.1 研究背景  42
  4.2 材料与方法  42-43
    4.2.1 材料  42-43
    4.2.2 方法  43
  4.3 结果与分析  43-57
    4.3.1 芫菁成虫羽化后不同时期双向电泳图谱  43-46
    4.3.2 MALDI-TOF MS 鉴定结果分析  46-49
    4.3.3 差异蛋白的功能介绍  49-57
  4.4 讨论  57-59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9-62
  5.1 结论  59-60
    5.1.1 确定了芫菁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条件  59
    5.1.2 分析了芫菁斑蝥素合成期的蛋白组成  59-60
    5.1.3 利用MALDI-TOF MS 技术对芫差异蛋白点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60
  5.2 讨论  60-62
    5.2.1 斑蝥素合成期的芫菁蛋白表达差异分析  60
    5.2.2 几点建议  60-62
参考文献  62-68
附录:图版  68-78
致谢  78-79
作者简介  79

相似论文

  1. 烟草花粉管内吞作用机制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Q942
  2.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3.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4.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与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S565.4
  5.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模拟体内发病条件下培养的蛋白组学研究,S858.28
  6. 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种子蛋白质组学分析,S512.31
  7. 萝卜镉胁迫响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631.1
  8. 血清中内源性磷酸化肽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肺癌中应用,R734.2
  9. 耻垢分枝杆菌MSMEG6402基因功能的研究,R378
  10. 香菇C91-3发酵液蛋白分离纯化初步鉴定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R730.5
  11. 家蚕蛾触角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Q966
  12. 家蚕幼虫马氏管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S881
  13. 眠性变化家蚕的差异蛋白质组及DNA甲基化转移酶表达分析,S882
  14. 梅花鹿鹿茸角柄骨膜不同部位差异蛋白的筛选,S825
  15. 麻蝇胞浆全蛋白质双向电泳及其抗菌等主要活性研究,Q966
  16. 云南省传统发酵豆豉中微生物所分泌蛋白酶的研究,TQ925
  17. 翻译后修饰多肽及蛋白在质谱中的信号增敏研究,O629.73
  18. 绵羊卵泡液蛋白的蛋白质组学分析,S826
  19. 野牛草响应低温胁迫的生理机制和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S688.4
  20. 稀土对作物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及效应物影响研究,S312
  21. 国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系的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R739.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