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处分问题研究

作 者: 李建军
导 师: 陈玉忠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被害人 控告权 参与权 权利处分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是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是刑事诉讼的启动因素之一。纵观被害人诉讼地位变迁的历史,被害人由早期刑事诉讼的唯一发动主体,到封建时代变为刑事诉讼的客体,到近现代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不同的国家,刑事被害人处于不同的诉讼地位,享有不同的诉讼权利。比如有的处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地位,有的处于证人的地位。在我国,被害人被赋予当事人的诉讼地位,享有较为广泛的诉讼权利,如控告权、求偿权、异议权和提起自诉权等,被害人对这些权利享有积极行使或放弃行使的权利,即所谓被害人的权利处分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追诉造成影响。作者认为,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处分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和谐理论、被害人的诉讼主体理论和诉讼效率理论。同时通过对犯罪本质的分析、刑事法律关系三元结构模式的改造:犯罪人——被害人——国家,及恢复性司法的提倡,分析了被害人权利处分的正当性。透视了我国现行立法中被害人在诉讼各阶段权利处分的现状,在侦查阶段被害人对控告权和监督权的处分;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对申诉权的处分;在审判阶段,在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享有的权利是十分充分和广泛的,它对权利的处分直接影响被告人对民事责任的承担。在告诉才处理的自诉中,被害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决定着刑事诉讼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被告人的命运。对于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的自诉中,被害人提起自诉后便如告诉才处理的自诉中享有的权利基本相同。在公诉中(包括第三类自诉),被害人享有的申请回避权属于程序上的权利,其处分不会对被告人的追诉形成必然的影响,被害人对庭审参与权及发表意见权的处分立法并无明确规定。在执行阶段,被害人几乎不享有任何诉讼权利。当然,也就谈不上其对权利的处分对被告人造成的影响了。最后作者提出了完善立法的建议:在立案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在立法上明确,对一些罪行较轻的犯罪和过失性犯罪,如果被害人明确表示放弃控告,可将此作为不立案或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暂缓起诉决定的重要因素。在审判阶段,将被害人的意见和态度作为量刑情节之一,在立法予以明确规定。在执行阶段,建议赋予被害人程序参与权,但这种权利属于程序上的权利,被害人对该权利的处分——放弃或行使不影响对犯罪的执行。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2. 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探讨,D925.2
  3. 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D925.2
  4. 被害人过错研究,D925.2
  5. 论刑法中的被害人过错,D925.2
  6. 相对不起诉制度的完善,D925.2
  7. 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925.2
  8. 刑事被害人过错研究,D925.2
  9. 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研究,D925.2
  10. 刑事被害人过错与犯罪人的刑事责任,D925.2
  11. 刑事被害人参与量刑实证研究,D925.2
  12. 论刑事被害人过错对量刑的影响,D925.2
  13. 论被害人承诺,D914
  14. 论无被害人犯罪,D914
  15. 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若干问题探讨,D925.2
  16.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财产权益保障制度之完善,D925.2
  17. 程序正义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障若干问题思考,D925.2
  18. 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诉讼权利行使保障问题研究,D925.2
  19.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925.2
  20.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D922.11
  21. 解构与重构:我国刑事附带民事的改革路径与方向选择,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