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记忆书写

作 者: 罗小明
导 师: 朱立立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华文文学 文革 集体记忆 历史 叙述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迄今,“文革”已过去三十多年,早已成为一段历史。大陆当代文学中以小说形式进行的有关“文革”记忆的叙述,建构着一种有关文革的“集体记忆”。全球化的今天,文革“集体记忆”的研究也应延伸至海外。海外华人作家几十年来也在进行着“文革”记忆的叙述。1974年11月,陈若曦最早在香港创作并发表了第一篇“文革”小说《尹县长》。80年代的香港,没有文革经历的李碧华,却创作了在海内外都有巨大影响的《霸王别姬》。90年代的北美新移民作家严歌苓的文革小说不同于前两者,自有一番风格。本文第一章从社会学集体记忆理论和新历史主义的有关理论出发,主要以许子东的文革小说研究为参照,浅析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及与文革“集体记忆”关系。第二章以陈若曦、李碧华、严歌苓这三位海外华人女作家的文革小说为例,论述海外华文文学的三种不同样态的文革叙述。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试图归纳出海外华文文学文革叙述的特质。海外华人作家作家与大陆作家处于不同的创作环境,相对来说海外华人作家在海外的文革书写不会受到各种限制,在文革书写的整体上,海外华文文学中的的文革记忆叙述与大陆有所区别。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5
中文文摘  5-8
目录  8-9
绪论  9-15
第一章 “文革集体记忆与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书写  15-21
  第一节 “文革”记忆的文学叙述  15-17
  第二节 “文革”叙述与集体记忆  17-18
  第三节 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叙述  18-21
第二章 海外华文文学中“文革”记忆的三种叙述样态  21-65
  第一节 陈若曦——海外知识分子对“文革”的批判和反思  22-35
  第二节 严歌苓——新移民作家对“文革”的人性探索  35-51
  第三节 李碧华——海外华人的大众“文革”想象  51-65
第三章 海外华文文学“文革”记忆书写的特质  65-73
  第一节 海外“文革”记忆叙述中“他者”的眼光  67-69
  第二节 海外“文革”记忆叙述中的理性审视意识  69-73
第四章 结论  73-75
参考文献  75-79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79-80
致谢  80-81
个人简历  81

相似论文

  1.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研究,D771.2
  2.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5.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6. 王阳明教化哲学研究,B248.2
  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8. 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G40
  9. 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G529
  10. 台湾地区中小学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演变,G527
  11.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2. 走出创伤,I712.074
  13. 对《圣诞颂歌》的新历史主义解读,I561.074
  14. 经历·记忆·叙述,I712.074
  15. 论后现代历史书写的不可能性:《天秤星座》中的叙事,I712.074
  16.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7. 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G633.51
  18. 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意义研究,G80-05
  19. 从历史维度探析全人教育理念对体育发展的影响,G80-05
  20. 中国藏书票发展研究,G894
  21. 博物馆在新兴城市中定位的思考,G26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