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当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

作 者: 周桔
导 师: 罗淑荣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理论 实践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所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可以扩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而且可以推动我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汲取和借鉴了人类社会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有益成果,并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全面深刻地论述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及目标。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世界万事万物中,和谐是最为宝贵的。古往今来,人类追求和谐,崇尚和谐,向往着美好社会。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正处于一个矛盾凸显期当口,面临着严峻挑战,呼唤着和谐。研究与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正确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所研究的是中国当代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对于这一课题,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引言  6-7
第一章 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考察  7-24
  第一节 和谐社会学说的历史渊源  7-1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7-10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观念  10-11
    三、中西方和谐社会思想之比较  11-13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蓝本  13-1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发展  14-19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主要观点  15-16
    二、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  16-17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  17-19
  第四节 中国当代和谐社会理论的酝酿与提出  19-2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可能性  19-22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22-24
第二章 中国当代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历史性超越  24-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科学内涵  24-27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  24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24-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基本特征  27-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超越性  30-37
    一、当代和谐社会理论与传统和谐社会学说  30-31
    二、当代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论  31-34
    三、当代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  34-37
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分析  37-52
  第一节 加快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37-40
    一、经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  37-38
    二、加快经济的发展,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  38-40
  第二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40-46
    一、民主与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40-41
    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41-44
    三、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44-45
    四、引导全体社会成员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45-46
  第三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46-5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47-48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精髓与方向指南  48-52
结束语  52-56
参考文献  56-59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9-60
致谢  60-61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3. 病险水库溃坝概率分析方法研究,TV697
  4.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5.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6.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7.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8. 从《道德经》英译看概念整合理论对汉语典籍英译的解释力,H315.9
  9.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10.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1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13. 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G651
  14.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15.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16.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7.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18.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19.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21. 基于利益相关者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G648.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