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山地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浙江德清县为例

作 者: 孙兴湄
导 师: 覃建雄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区域旅游 空间结构体系 生态足迹 德清县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国土面积中六成以上为山地和丘陵所占据。山地区域旅游作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生态足迹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判断区域旅游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在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构建方面做出了众多详尽的研究,但将两者结合进行研究的很少。而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如何构建、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同时,针对莫干山旅游区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德清县整体旅游情况的研究暂时空白,也使得本文以德清县为研究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因此,本文以德清县为对象,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德清县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德清县旅游空间结构进行解构、对德清县整体及各区块旅游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最后综合以上结果对空间结构现状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方案建议,最终为区域的空间结构优化及整个区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传统空间结构理论划分的旅游空间结构,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观光休闲娱乐、污染废弃物六个方面对各个子区域进行生态足迹的探寻,同时,对整个区域的碳排放量及碳足迹进行把握,提出均衡能值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路径,并以德清县为例,为实证研究提供切入点,为山地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创新途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实例研究,探索山地区域空间结构稳固优化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对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体系构建、完善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9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9-12
    1.1.1 研究背景  9-11
    1.1.2 研究目的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5
    1.2.1 旅游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3
    1.2.2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5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7
    1.3.1 研究方法  15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5-17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19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7
    1.4.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7-19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19-29
  2.1 生态足迹相关理论  19-25
    2.1.1 基本假设及概念界定  19-21
    2.1.2 计算方法  21-25
  2.2 旅游空间结构体系相关理论  25-29
    2.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5-27
    2.2.2 空间结构体系构建(模式、要素)  27-29
第3章 浙江德清县旅游业概况  29-45
  3.1 德清县概况  29-30
  3.2 德清县旅游资源现状  30-35
    3.2.1 资源开发现状  30-31
    3.2.2 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1-35
  3.3 德清县客源市场现状  35-39
    3.3.1 入境旅游市场现状  36
    3.3.2 国内旅游市场现状  36-37
    3.3.3 旅游市场特征  37-38
    3.3.4 旅游流的空间流向  38-39
  3.4 德清县经济现状  39-41
  3.5 德清县旅游交通现状  41-45
第4章 德清县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45-55
  4.1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构建及解构研究  45-48
    4.1.1 旅游发展节点的选择依据  45-46
    4.1.2 旅游发展轴线的选择依据  46-47
    4.1.3 旅游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  47-48
  4.2 德清县旅游空间结构构建  48-55
    4.2.1 节点的选择及确定  48-53
    4.2.2 发展轴线的确定  53
    4.2.3 旅游区的划分  53-55
第5章 生态足迹理论分析及计算  55-78
  5.1 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的研究思路  55-56
  5.2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方法  56-58
  5.3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空间结构  58-63
  5.4 德清县各旅游区块旅游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63-76
  5.5 小结  76-78
第6章 德清县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分析  78-82
  6.1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重建  78-79
  6.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及建议  79-82
结论  82-84
  论文的结论  82
  未来工作  82-84
致谢  84-85
参考文献  85-8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7

相似论文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研究,F592.7
  2.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3.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4.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5. 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研究,F592.7
  6.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压力研究,X22
  7. 德清县域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规划方法研究,TU984
  8. 安徽省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F592.7
  9. 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F301
  10. 辽宁中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F592.7
  11. 中国汽车产业生态足迹情景分析,X22
  12. 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F592.7
  13. 广西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F224
  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及收益分配研究,F592.7
  15. 石河子与沙湾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研究,F592.7
  16. 福州建设海峡西岸旅游中心城市研究,F592.7
  17. 湖南省旅游卫星账户(HNTSA)构建初探,F592.7
  18. 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合作机制研究,F592.7
  19. 中国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F592.7
  20. 河北省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F592.7
  21. 土地整理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