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西部区域旅游合作研究

作 者: 闫静
导 师: 刘立秋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旅游管理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西部 动力机制 主成分分析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区域旅游合作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是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因此加强旅游区域合作是实现资源和市场互补,谋求共同发展,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为确保区域旅游合作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有必要深入的对区域旅游合作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跨区域的旅游合作组织不断增加。区域旅游合作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事物,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加强西部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对于发展西部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博弈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理论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对西部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了丰度分析、密度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西部各省的旅游资源、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西部发展旅游业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大西南旅游圈为例,运用SWOT分析、总体差异分析方法对西南六省区市的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介绍现存的区域旅游空间组合概况,并提出发展构想。在文章最后,就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空间扩张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四个方面。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4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意义  9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9-12
    1.3.1 对区域概念的界定  9
    1.3.2 对区域旅游概念的界定  9-10
    1.3.3 对区域旅游合作概念的界定  10-11
    1.3.4 对研究区域的界定  11-12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及创新  12-14
    1.4.1 研究方法  12
    1.4.2 论文结构  12
    1.4.3 本文的创新  12-14
第二章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  14-17
  2.1 国外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探讨  14-15
    2.1.1 理论方面的研究  14
    2.1.2 实践方面的研究  14-15
  2.2 国内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  15-17
第三章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理论基础  17-25
  3.1 博弈论及其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17-19
    3.1.1 博弈论  17-18
    3.1.2 博弈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18-19
  3.2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19-21
    3.2.1 比较优势理论  19-20
    3.2.2 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20-21
  3.3 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21-23
    3.3.1 竞争优势理论  21-22
    3.3.2 竞争优势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22-23
  3.4 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及其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23-25
    3.4.1 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  23
    3.4.2 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  23-25
第四章 西部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障碍  25-39
  4.1 西部旅游资源综合分析评价  25-30
    4.1.1 西部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丰度分析  25-27
    4.1.2 西部地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密度分析  27-29
    4.1.3 西部地区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29-30
  4.2 西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0-31
  4.3 西部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  31-36
    4.3.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1-33
    4.3.2 主成分分析  33-35
    4.3.3 结果分析及评价  35-36
    4.3.4 西部旅游业发展现状评价  36
  4.4 西部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36-39
    4.4.1 观念滞后  37
    4.4.2 体制创新不足  37
    4.4.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7-38
    4.4.4 产品结构单一  38-39
第五章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案例研究  39-53
  5.1 西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  39-40
  5.2 大西南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案例研究  40-49
    5.2.1 西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 分析  40-44
    5.2.2 西南六省区市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研究  44-47
    5.2.3 西南地区区域旅游空间组合概况  47-49
  5.3 大西南旅游圈区域合作发展构想  49-53
    5.3.1 旅游经济特区共建  49-51
    5.3.2 旅游黄金线路共建  51-52
    5.3.3 旅游经济发展圈共建  52-53
第六章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  53-64
  6.1 区域旅游合作的区域利益机制  53-57
    6.1.1 资源互补与市场共享  53-55
    6.1.2 促进地区分工协作以共同发展旅游业  55
    6.1.3 扩大要素流动范围  55
    6.1.4 合作开发与共同管理  55-56
    6.1.5 减少地区冲突和缓和区际关系  56
    6.1.6 实现区域全方位的融合  56
    6.1.7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以兼顾各方利益  56-57
  6.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57-60
    6.2.1 规模化发展需要  57
    6.2.2 协调企业间利益关系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57-58
    6.2.3 扩大资源利用范围以拓宽市场发展空间  58
    6.2.4 引进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经验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58-59
    6.2.5 联合治理并优化环境以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59
    6.2.6 政府和社会的引导与服务促使旅游企业健康发展  59-60
  6.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60-61
    6.3.1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趋势  60
    6.3.2 旅游市场拓展的需求  60
    6.3.3 旅游企业对外扩张的本质需求  60-61
    6.3.4 旅游信息传播的支撑  61
    6.3.5 地域文化交流的促进  61
  6.4 区域旅游合作的政府协调机制  61-64
    6.4.1 成立区域合作组织来专责完成合作事务  62
    6.4.2 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依据和指导  62
    6.4.3 组织召开合作协调会议以推动区域合作的发展  62-63
    6.4.4 制定规则和标准为合作提供“技术性”支持与市场环境  63
    6.4.5 共同实施或各自完成与区域旅游合作密切相关的事务  63-64
参考文献  64-68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基于质谱的雷公藤甲素肝脏毒性代谢组学研究,R285
  2.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学科建设中的应用,G642.4
  3. WEO:全球环境治理的模式选择研究,X321
  4. 高分辨率SAR影像裸土信息提取及土壤含水量反演初探,S152.7
  5. 高光谱图像技术诊断黄瓜病害方法的研究,S436.421
  6.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7. 基于神经树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8. 学生数学建模能力评价体系及应用实例,O141.4-4
  9. 草原公路光环境对驾驶员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U491.254
  10. 面向肺部CAD的特征提取、选择及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11. 基于MMTD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12. 黄冈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战略,F592.7
  13. 农村信息化推动苏南区域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对策研究,F127;F224
  14. 分子三次、分母二次有理样条权函数神经网络研究及应用,TP183
  15. 河南省文化遗产价值指标体系研究,G122
  1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临沂市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G206
  17. 脑磁共振成像数据的多类模式分析,TP391.41
  18. 道路交通安全微观评价系统研究,U491
  19. 人类学视野中的西部纪录片,J952
  20. 新世纪以来西部小说的乡村叙事,I207.42
  21. 西部农村中心小学的作用探析,G629.28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