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石油价格与股票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理论与实证-来自中美两国的经验证据

作 者: 杨熹
导 师: 赵静梅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石油价格 股票市场 溢出效应 GARCH-BEKK模型 VAR模型 变结构点 动态相关性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于1994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着石油消费量的逐步提高,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并在2003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也逐年攀升。作为基础能源和工业化生产的必需品,石油在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全球能源的定价基础,石油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机制深刻而复杂。国际石油市场与其他资本市场的联系逐步紧密,而中国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生产全球化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全球金融市场的海量信息已经实现了在不同国家、不同市场间的迅速传递。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部分,在优化全社会资本配置和促进资本跨境流动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美国股市相对较成熟、监管相对完善,可以代表成熟资本市场,而中国股市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无疑是新兴资本市场的典范。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的现阶段,研究石油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不仅可以从侧面评价中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也能为金融市场的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溢出效应的有无、大小及方向无疑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中美股票市场对石油冲击的反应情况。通过中美股票市场的比较分析,有助于评估中美资本市场风险,进而对资产进行有效的配置。本文主要探讨中美股票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果,而市场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收益率的均值溢出来体现,或者通过收益率的方差即波动溢出来体现。金融市场收益的相关性是指条件均值和条件方差的相关性。条件均值的相关性是指一个市场的收益受到该市场和其他市场以前各期收益的影响,而这个收益在不同市场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定义为均值溢出效应。而条件方差的相关性是指两个市场收益的波动之间是否相关,即一个市场收益的波动受到该市场以前期间收益波动和其他市场以前期间收益波动的影响,而这个收益的波动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传递,我们定义为波动溢出效应。为实现研究目标,本文以理论分析结合实证检验为主线。首先,本文在梳理不同资本市场之间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中美股票市场和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情况以及波动性特征。针对中美两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波动溢出效应的基本面渠道、资金渠道和预期渠道三种传递途径:从基本面效应分析,一国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与全球经济的相关性越强,股票市场受到境外资本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影响越弱;从资金效应分析,一国资金实力越强,资本项目越开放,股票市场受到境外资本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影响越弱;从预期效应分析,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者结构的合理化,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将不断提高,石油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将逐步提高,通过预期途径传导的波动溢出效应将逐步降低。随后,本文对中国、美国股票市场与石油市场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期望发现这些效应是否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以中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2003年为时间点,将总体样本区间确定为2003年1月2日—2012年12月28日,通过研究国际石油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在验证石油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是否存在收益率和波动性的相互溢出基础上,探讨石油市场和股票市场定价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和制约,石油价格应当成为中国股票市场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比较研究石油价格变化对中美股票市场的不同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导致差异的因素。为检验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是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采用MCMC和BP变结构点估计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将样本划分为两个子样本,分别在两个子样本内建立二元VAR模型对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二元GARCH—BEKK模型对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从收益的均值溢出效应角度判断,石油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在两个子样本区间内均表现出较强的均值溢出效应;中国股票市场与石油市场间的均值溢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强。从收益的波动溢出效应角度判断,石油市场与中国、美国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均表现出了逐步减弱的趋势。具体而言,在2003年1月3日至2006年12与25日的子样本1区间内,国际石油期货的价格变化率和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均值溢出,但是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和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是相互加强的:而美国股票市场受到石油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影响,并且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和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是相互加强的。在2006年12月26日至2012年12月28日的子样本2区间内,中国股票市场开始受到国际石油市场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影响,受境外资本市场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而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和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即石油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较低;美国股票市场对石油市场开始产生均值溢出效应影响,并且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和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关联性有所增强。本文从基本面效应、资金效应、预期效应三个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以美国股票市场与石油市场之间溢出效应的变化为参照,主要探讨了石油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我们认为,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存在逐步加强的趋势,可能是由于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逐步紧密,从基本面渠道受到的国际石油市场的均值溢出效应影响开始增强,同时机构投资者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可能为均值溢出效应的上升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在样本1区间和样本2区间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在逐步提高。从资金渠道和预期渠道的分析表明,波动溢出效应的效果也可能会受到市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推进中国石油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加强石油期货市场建设配套;完善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拓宽石油储备来源渠道;稳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结构,提高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2
1. 前言  12-17
  1.1 研究背景  12-13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4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5
  1.4 本文可能有的贡献之处  15-17
2. 溢出效应的相关文献综述  17-25
  2.1 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  17-20
    2.1.1 单变量GARCH模型  17-18
    2.1.2 多变量GARCH模型  18-20
  2.2 石油市场与股票市场间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  20-24
  2.3 本章小结  24-25
3. 中美股市与石油市场间溢出效应的规范分析  25-41
  3.1 美国股市发展及其波动性概述  25-28
  3.2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及其波动性概述  28-30
  3.3 石油市场的发展及其波动性概述  30-33
    3.3.1 国际石油市场的发展  30-31
    3.3.2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  31-33
    3.3.3 国际石油期货市场简介  33
  3.4 石油价格与股票市场间溢出效应的传导渠道分析  33-40
    3.4.1 基本面效应  35-36
    3.4.2 资金效应  36-38
    3.4.3 预期效应  38-40
  3.5 本章小结  40-41
4. 石油市场与中美股票市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41-71
  4.1 实证模型及方法  41-46
    4.1.1 GARCH模型  41-42
    4.1.2 VAR-GARCH—BEKK模型  42-46
  4.2 数据描述  46-51
  4.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1-53
  4.4 均值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53-56
    4.4.1 石油期货收益率和上证综指收益率的VAR模型估计结果  53-54
    4.4.2 石油期货收益率和标普500指数收益率的VAR模型估计结果  54-56
  4.5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  56-59
    4.5.1 石油期货收益率和上证综指收益率的脉冲响应分析  56-57
    4.5.2 石油期货收益率和标普500指数收益率的脉冲响应分析  57-59
  4.6 波动溢出效应实证检验  59-67
    4.6.1 石油期货和上证综合指数的BEKK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59-61
    4.6.2 石油期货和上证综合指数波动的动态特征  61-63
    4.6.3 石油期货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BEKK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63-66
    4.6.4 石油期货和标准普尔500指数波动的动态特征  66-67
  4.7 模型拟合检验  67-69
    4.7.1 VAR模型残差分布的检验  67-68
    4.7.2 GARCH(1,1)—BEKK模型残差分布的检验  68-69
  4.8 本章小结  69-71
5. 实证结果分析  71-84
  5.1 石油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71-72
  5.2 石油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72-82
    5.2.1 基本面的分析  74-79
    5.2.2 资金渠道的分析  79-80
    5.2.3 预期渠道的分析  80-82
  5.3 本章小结  82-84
6.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84-90
  6.1 全文结论  84-86
  6.2 政策建议  86-88
  6.3 本文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88-90
参考文献  90-94
后记  94-95
致谢  95-97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7

相似论文

  1. 基于VaR模型在标准型股票基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F224
  2.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中国股票市场的相关性研究,F832.51;F224
  3. 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相互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F293.3;F224
  4.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F224
  5. 中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F224
  6. 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F127;F224
  7. 我国转移性支出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关性研究,F124.7;F224
  8. 基于VAR模型的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832.7;F127
  9. 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F293.3;F224
  10.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F822.0
  11. 制造业升级中的FDI因素分析,F224
  12. 基于SV类模型的国际油轮运价指数波动风险研究,F224
  13. 基于农户响应的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模式研究,F224
  14.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研究,F206;F224
  15. 外商群体投资治理结构及其溢出效应研究,F224
  16. DoD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F224
  17. 基于GARCH模型和CKLS模型下的利率VaR模型的有效性研究,F822.0;F224
  18. 国际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F416.22;F124
  19. 资本充足率对信贷及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F832.4;F124
  20. 我国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2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效应研究,F832.51;F224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