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德心共育”理念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作 者: 丁钰洁
导 师: 廖桂芳
学 校: 重庆交通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德心共育 大学生 生命教育 模式研究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与精神世界日益荒芜的矛盾。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加之大学生自身发展的时期特征,他们所面对的心理压力与心理冲突异常激烈,自杀与暴力事件频发。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完善与支撑,尤其是具体操作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而从“德心共育”的角度研究生命教育的操作模式,更加符合高校的教育资源与实践背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借鉴其中有价值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将其运用到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中。以“德心共育”为理念,从构建依据、构建原则、模式设计与运行、模式的评价等方面对创新模式进行研究与论述。论文共分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对生命教育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概述,同时对“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与设想。第一章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依据。以“德心共育”教育理念、大学生心理接受特点研究和接受机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构建的可行性与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模式的构建原则与具体设计。第三部分从模式的运行、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过程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对生命教育的创新模式进行具体分析,详细介绍整个模式的各组成部分及其有机组合运行的过程。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基于“德心共育”理念的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评价。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13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依据  13-25
  1.1 理论基础  13-17
    1.1.1 德心共育的教育理念  13-15
    1.1.2 大学生心理接受特点研究  15-16
    1.1.3 接受运行机理  16-17
  1.2 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7-20
  1.3 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查研究  20-23
    1.3.1 研究对象  20
    1.3.2 研究程序  20-21
    1.3.3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23
  1.4 构建的意义  23-25
第二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  25-37
  2.1 构建的原则  25-29
    2.1.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原则  25-26
    2.1.2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26
    2.1.3 时间与空间二维整体性原则  26-27
    2.1.4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27-28
    2.1.5 继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原则  28-29
  2.2 模式设计  29-36
    2.2.1 构成要素  29
    2.2.2 教育目标与内容  29-33
    2.2.3 运行路径  33-36
  2.3 模式的创新点  36-37
第三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运行  37-48
  3.1 模式的运行分析  37-38
  3.2 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过程  38-40
    3.2.1 注意信息  38
    3.2.2 保持信息  38-39
    3.2.3 接受信息  39
    3.2.4 心理内化  39
    3.2.5 改变认知  39-40
    3.2.6 影响行为  40
  3.3 模式运行的保障  40-48
    3.3.1 危机干预系统  40-42
    3.3.2 大学生心理互助联盟  42-43
    3.3.3 高校心理环境建设  43-44
    3.3.4 组织机构保障  44-45
    3.3.5 物质保障机制  45-48
第四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创新模式的评价  48-58
  4.1 思路与基本原则  48-49
    4.1.1 目的和意义  48
    4.1.2 基本原则  48-49
  4.2 评价方法  49
  4.3 评价内容与指标  49-58
    4.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说明  49-50
    4.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指标  50-58
结语  58-59
致谢  59-60
参考文献  60-63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课题、专著、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  63-65
附录 A  65-68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加强中学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探究,G631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4.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5.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7.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8.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0.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1.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2.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4.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5.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6.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7.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8.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19.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20.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21. 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B844.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