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银行体系脆弱性在银行业危机中的内生作用研究

作 者: 李文苹
导 师: 马建春
学 校: 山东经济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银行体系脆弱性 内生性
分类号: F83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疯狂蔓延,危机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性的危害,对于正处于经济大幅度变革阶段中国而言影响也不容忽视,而且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维护银行体系稳健运行的警觉。我们知道,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体制性风险也在不断加大,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成为关系到今后中国经济能否继续稳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此次次贷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入手,对金融危机产生原理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从银行脆弱性角度来说明银行体系的稳健发展对维持经济稳健运行的重要意义,以期对我国防范银行体系脆弱性、保持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传统危机理论认为,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容易引起金融危机。但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中,经济基本面表现很好,甚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泰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甚至被世界银行称为亚洲奇迹,但是正是这些表象繁荣的国家一夜之间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原因何在?传统理论为何失灵?本文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机理的分析,总结危机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在危机产生中的作用大小比较,得出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内生根源,在外部冲击下,才会产生放大效应,引发金融危机。接下来本文对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很大一方面来源于政府的一系列的救助措施,从而使得风险被压制的状态,脆弱性的表现也与发生危机的国家不同,脆弱性的后果不是表现为银行业危机,而是导致融资体制扭曲程度不断加深,维持现有银行体系的成本越来越高,效率不断下降以致最终阻碍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特殊性质,从银行体系内部和国家政策两方面提出了降低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导论  10-15
  1.1 选题背景  10
  1.2 选题意义  10-11
  1.3 相关概念界定  11-13
    1.3.1 金融危机与银行业危机  11-12
    1.3.2 金融脆弱性与银行体系脆弱性  12
    1.3.3 银行业危机的内生性  12-13
  1.4 研究框架  13-14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5
第2章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综述  15-27
  2.1 宏观视角的理论回顾  15-20
    2.1.1 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危机理论  15-16
    2.1.2 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16
    2.1.3 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  16-17
    2.1.4 金德尔伯格的金融危机史观  17-18
    2.1.5 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  18-19
    2.1.6 小结  19-20
  2.2 微观视角的理论回顾  20-27
    2.2.1 银行内在制度安排缺陷蕴含着挤兑风险  20-22
    2.2.2 银行特殊商品的经营功能蕴含着挤兑风险  22-23
    2.2.3 借贷信息不对称同样引致了银行挤兑风险  23-27
第3章 银行脆弱性对银行业危机的内生作用实例分析  27-44
  3.1 亚洲金融危机  27-32
    3.1.1 资本过分集中引发的泰国银行业危机  27-29
    3.1.2 信贷规模过度扩张引发的马来西亚银行业危机  29-31
    3.1.3 不良资产过高引发的韩国银行业危机  31-32
  3.2 美国次贷危机  32-38
    3.2.1 信贷门槛降低——次贷扩张  33-36
    3.2.2 证券信用评级体制的缺陷  36-37
    3.2.3 定价模型和风险控制的缺失  37
    3.2.4 次贷危机的导火索——负面冲击  37-38
  3.3 银行业危机爆发因素总结:内生因素是主因  38-44
    3.3.1 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强为危机爆发埋下隐患  38-41
    3.3.2 外部刺激因素——危机爆发导火索  41-44
第4章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  44-52
  4.1 金融自由化趋向加强了银行风险暴露程度  44-48
    4.1.1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冲击  44-46
    4.1.2 金融混业经营使银行稳健性受到挑战  46-48
    4.1.3 资本账户开放挑战我国银行体系应对风险的能力  48
  4.2 政府政策不健全导致金融安全网缺失  48-52
    4.2.1 监管体制存在缺陷  48-50
    4.2.2 存款保险制度的缺失  50
    4.2.3 最后贷款人制度存在缺陷  50-51
    4.2.4 对高风险行业的资产泡沫控制不到位  51-52
第5章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防范  52-58
  5.1 加强银行自身体制建设  52-54
    5.1.1 完善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增强银行体系控制利率风险的能力  52-53
    5.1.2 探寻处置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新途径  53-54
    5.1.3 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金融创新产品  54
  5.2 政府为银行体系稳健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54-58
    5.2.1 加强对银行体系的审慎性监管防范各种风险  54-56
    5.2.2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存款者信心  56-57
    5.2.3 防范高风险行业泡沫对银行体系的冲击  57-58
参考文献  58-6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2. G公司战略选择与研究,F426.6
  3.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若干对策研究,F831.59
  4.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F275
  5. 机构持股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F832.51;F224
  6.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联动比较,F831.51;F224
  7.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A811
  8. 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证券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分析,F131.26
  9. 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传染研究,F832.33
  10. 农民工对返乡创业政策认知评价及其优化对策研究,F279.27
  11. 金融危机冲击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12. 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应用的思考,F233
  13. 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F233
  14. 我国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F233
  15.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F233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F233
  17.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模型及实证研究,F832.3
  18.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分析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F831.59
  19.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统计分析,F832
  20. 世界金融危机与中国区域出口贸易模式的转变,F752.62
  21. 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F832.3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金融、银行理论 > 金融组织、银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