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互联网科技视角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建设

作 者: 黄黎
导 师: 彭列汉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互联网 主流意识形态 良性互动 核心价值观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下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激烈争夺的时代。互联网与意识形态,它们之间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有人认为是挑战,有人认为是机遇,也有人认为是相互促进,但是,二者互动的关系问题绝非如此简单。本文首先明确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概念,从特征的角度看,互联网在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所表现出的多面性;从影响来看,一方面是正确的思想认识,它会促进互联网世界更好的发展,促进人们的正确认识,如此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它会阻碍互联网的良性发展,甚至导致恶性循环,体现出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复杂性。本人认为二者相互促进才能较好地揭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在当今时互联网时代的迫切任务。因此,本人从互联网与意识形态的原则、责任分别进行了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性分析。互联网科技作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合理的运用互联网科技的同时始终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培养高素质、明是非的科技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试图建立一个互联网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的社会环境,在虚拟与现实中都营造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导论  8-12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9-11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1-12
第2章 互联网科技与意识形态及其关系  12-26
  2.1 互联网科技 人类信息与意识交流的新技术  12-18
    2.1.1 互联网的概述  12-13
    2.1.2 互联网的本质特征  13-17
    2.1.3 互联网的重要性  17-18
  2.2 意识形态 现代国家的核心和灵魂  18-20
    2.2.1 意识形态的实质  18-19
    2.2.2 意识形态的特性  19-20
    2.2.3 意识形态的二重性  20
  2.3 互联网科技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20-23
    2.3.1 挑战 冲击意识形态管控能力  21-22
    2.3.2 机遇 提升意识形态建设手段  22-23
  2.4 意识形态对互联网科技的作用  23-26
    2.4.1 非主流意识形态 有损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23-25
    2.4.2 主流意识形态 催生安全高效的网络科技平台  25-26
第3章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6-34
  3.1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  26-28
    3.1.1 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概况  26-27
    3.1.2 意识形态建设发展趋势  27-28
  3.2 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  28-30
    3.2.1 良性互动的缺失  28-29
    3.2.2 功能界定的不明  29
    3.2.3 网络监督的乏力  29-30
    3.2.4 认同感的下降  30
  3.3 影响我国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因  30-34
    3.3.1 西方文化对意识形态的渗透  30-31
    3.3.2 互联网衍生的负面文化对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31-33
    3.3.3 多元化意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  33-34
第4章 发展互联网科技,构筑主流意识形态  34-49
  4.1 确立互联网与意识形态良性互动的原则  34-39
    4.1.1 主动原则  34-36
    4.1.2 与时俱进原则  36-37
    4.1.3 相互包容原则  37-38
    4.1.4 自发认同原则  38-39
  4.2 发展网络科技,明确网络责任  39-43
    4.2.1 政治上虚事实做  39-40
    4.2.2 教育上寓教于乐  40
    4.2.3 文化上发扬网络文明  40-41
    4.2.4 意识上灌输与引导相结合  41-42
    4.2.5 完善网络信息技术硬件设施  42-43
  4.3 加强网络宣传、法规的完善与建设  43-46
    4.3.1 构筑主流意识形态互联网宣传体系  43-44
    4.3.2 制定互联网法律法规和行业条例  44-45
    4.3.3 鼓励公众举报和网络监管  45-46
  4.4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46-49
    4.4.1 弘扬互联网上社会正能量  46
    4.4.2 引导民众识别虚假网络信息  46-47
    4.4.3 探索增强公民道德素养的新路径  47-49
结语  49-50
致谢  50-51
参考文献  51-54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54

相似论文

  1.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2. 国内植物园网站分析与上海植物园网站开发,TP393.092
  3. 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G206
  4. 互联网组织的公民行动与积极行动者,G206
  5.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6. 走出数字时代的版权困境,G230.7
  7.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发展研究,D621.5
  8.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往的缺失与张扬,G641
  9. 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研究,G206
  10. 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意义、问题及治理,D621.5
  11. 网上证券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F832.51
  12. 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与当前中国公共道德建设,D648
  13.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定的文化背景及其培育,E221
  14. 奥巴马的网络营销竞选策略实证分析,D771.2
  15. 互联网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规制,D922.294
  16. 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G201
  17. 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61
  18. 新媒体时代交通广播的发展前景,G229.2
  19. 网络视频服务电子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F49;F224
  20. 基于Flex与J2EE的族谱网的设计与实现,TP393.092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素质关系研究,D6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