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研究

作 者: 程慧
导 师: 项国雄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舆情 机制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我们每一个人身边,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民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交流信息,发表言论,逐渐形成一股新的舆论力量。这股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经济和政治生活,甚至成为一些重大事件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程序流派代表人物柯雷德·金提出的舆论的四步骤论和我国学者刘建明的舆论形成的三阶段论为理论依据,以近年来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为研究材料,将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划分为:潜伏阶段、舆论场形成阶段、影响力形成阶段和消退阶段,并逐一分析各阶段的主体、内容和形成方式;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的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要素;研究了网络舆情的形成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技术因素三个原因。得出了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的整体框架:首先要有一个议题的发生,这个议题必须是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才能引起关注;经由论坛管理员筛选置顶,或者网络推手策划后议题受到广泛关注,引发争论,因网络本身的特点和网民的心理因素使得议题迅速升温,形成舆论场;随着关注度的提高,传统媒体和各界精英纷纷加入到对于的事件的深度挖掘和舆论报道中,舆情的主体进一步扩大,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社会决策层或管理者出面,干预事件的进程,使舆论平息,或者事件处理不当,引发新一轮舆论,直至舆论平息。为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英文摘要  3-7
引言  7-8
1. 绪论  8-18
  1.1 选题背景  8-9
    1.1.1 网络成为公众发表言论的主要场所  8
    1.1.2 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政府执政能力的体现  8
    1.1.3 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引导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
    1.2.1 舆论的形成机制研究  10-12
    1.2.2 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研究  12-13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6
    1.3.1 舆情的概念界定  13-14
    1.3.2 网络舆情  14-15
    1.3.3 机制  15-16
  1.4 研究设计  16-17
    1.4.1 研究目标  16
    1.4.2 研究内容  16
    1.4.3 研究意义  16-17
    1.4.4 研究方法  17
  1.5 研究创新之处  17-18
2. 网络舆情形成的过程分析  18-28
  2.1 网络舆情形成的潜伏阶段  18-22
    2.1.1 潜伏阶段的主体分析  18-19
    2.1.2 潜伏阶段的内容分析  19-21
    2.1.3 潜伏阶段的运行方式分析  21-22
  2.2 舆论场形成阶段  22-24
    2.2.1 舆论场形成阶段的主体分析  22
    2.2.2 舆论场形成阶段的内容分析  22-23
    2.2.3 舆论场形成阶段的运行方式分析  23-24
  2.3 影响力形成阶段  24-26
    2.3.1 影响力形成阶段的主体分析  24
    2.3.2 影响力形成阶段的内容分析  24-25
    2.3.3 影响力形成阶段的运行方式分析  25-26
  2.4 消退阶段  26-28
    2.4.1 消退阶段的主体分析  26
    2.4.2 消退阶段的内容分析  26-27
    2.4.3 消退阶段的运行方式分析  27-28
3. 网络舆情形成的要素分析  28-37
  3.1 网络舆情形成的主体  28-31
    3.1.1 网民  28-29
    3.1.2 网络意见领袖  29
    3.1.3 网络推手  29-30
    3.1.4 网络水军  30-31
    3.1.5 传统媒体和职业记者  31
  3.2 网络舆情形成的客体  31-33
  3.3 网络舆情形成的载体  33-37
    3.3.1 网络论坛  34
    3.3.2 博客  34-35
    3.3.3 微博  35-37
4. 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分析  37-45
  4.1 网络舆情形成的客观因素  37-39
    4.1.1 社会道德缺失  37-38
    4.1.2 社会工业化、城市化  38
    4.1.3 文化的多元化  38-39
  4.2 网络舆情形成的主观因素  39-42
    4.2.1 公众需要情感表达的渠道  39-40
    4.2.2 网络舆情是网民社会心理的反映  40-42
  4.3 网络舆情形成的技术因素  42-45
    4.3.1 网络成为舆情发布的主要场所  42-43
    4.3.2 微博等新媒体的介入  43-45
5. 结论  45-47
  5.1 研究结论  45-46
  5.2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51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3. 高端容错计算系统高可靠监控子系统的研究和设计,TP311.52
  4.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5.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6.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7.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8.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9.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10.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630
  11.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12.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13. 基于SOA的Portal定制系统的优化与实现,TP311.5
  14.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TP393.02
  15. 国内植物园网站分析与上海植物园网站开发,TP393.092
  16.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7.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18.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19.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20. 网络舆情的政府治理研究,G206
  21.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