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魏晋南北朝门阀蓄伎研究

作 者: 王尧
导 师: 陈四海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门阀 乐伎 音乐
分类号: J6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社会上享乐之风和人们对于“礼”的僭越的影响,士族门阀纷纷蓄养家伎成为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具有专业音乐技能的人才大多成为了门阀士族门下的私家乐伎。他们以艺能或色貌取悦于主人,满足主人娱乐及艺术享乐的同时,也默默地传承着中国的民间音乐文化。因此,魏晋南北朝音乐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这些门阀士族及私家乐伎的推动。本论文主要以古籍、文献为研究资料,以门阀蓄伎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门阀蓄伎这一现象进行总结梳理,对门阀蓄伎这一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和深层的政治、文化、思想背景进行整理和追溯,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力图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私家伎乐的相关音乐形态。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受战乱纷争之苦的百姓被迫背井离乡以躲避战乱,寻求安定的生活。而随着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迁徙,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得以广泛的传播并相互交流融合,不仅南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交流,而且西域少数民族的文化也传入了中原,这也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各领域文化空前的繁荣。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看,南北音乐及华胡音乐的交融,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在音乐作品方面、乐器种类方面和音乐理论方面,还是音乐表演形式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第二章分别对门阀和乐伎艺人的兴盛进行阐述。门阀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是中国历史上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之一。它于两汉时期兴起,在曹魏、西晋时期发展成熟,并且被当时的律法所认可,至东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南北朝时期开始渐渐衰落。乐伎实际指的是奴隶社会以来,利用音乐歌舞以供统治者阶级享乐的表演人员。第三章是主要介绍了蓄伎文化产生的根源和蓄伎文化的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受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影响,统治者为拉拢门阀这一社会阶层以期巩固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在政治上、经济上赋予了他们极高的特权,使得门阀势力在此时不断地壮大,政治地位、经济实力便也随之水涨船高。当时的社会享乐之风盛行,势力强大的门阀士族为追求奢侈享乐大肆蓄养私家部伎。同时,贫苦的民间乐伎艺人为寻求庇护,也纷纷主动投靠到这些门阀士族的庄园之中。这便促使了这个时期门阀蓄伎现象的产生。第四章是对门阀蓄伎中相关问题的分析。在众多的音乐活动中,宴饮享乐是门阀士族音乐享乐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门阀士族蓄养乐伎的主要价值体现。因为从小受到家学涵养的熏陶,他们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并且其中很多人在艺术方面颇有造诣。这也使得相当一部分的门阀士族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浪漫的贵族气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为门阀士族纵情享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奢华的生活为私家伎乐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门阀私家蓄养乐伎成为朝廷音乐机构之外最重要的专职表演体制,丰富多彩的音乐生活与门阀广泛的蓄伎行为,形成了音乐发展史上的典型“私家部伎”时代,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魏晋南北朝伎乐艺术的发展。第五章主要分析门阀蓄伎对于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因战乱而四处流亡的各民族各地区乐伎艺人,投靠到门阀士族门下以求庇护,使得乐伎艺人所属地区和民族的音乐文化也随之流入这些名门大家之中。同时,相对安定的环境和门阀对于音乐的崇尚使得这些外来文化得以在此保存下来。在这些门阀士族蓄养的乐伎艺人中,有不少出色的艺术人才。不同的音乐文化相互借鉴、交融,产生了大量新的艺术形式。这不仅丰富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同时也为以后隋唐音乐艺术发展的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门阀蓄伎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笔者立足于门阀蓄伎的研究之上,力图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蓄伎的发展状况及其相关音乐形态,为音乐史学科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6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0-11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11-12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2-13
  1.4 写作思路及研究期望  13-16
第2章 魏晋南北朝背景分析  16-20
  2.1 社会背景  16-17
  2.2 音乐文化背景  17-20
第3章 对于门阀乐伎艺人的探析  20-26
  3.1 门阀的兴盛与衰弱  20-22
  3.2 乐伎的产生与发展  22-26
第4章 蓄伎文化之发端  26-36
  4.1 蓄伎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26-29
  4.2 蓄伎文化产生的思想根源  29-32
  4.3 门阀蓄伎文化的兴盛  32-36
第5章 门阀蓄伎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36-50
  5.1 以乐佐食  36-38
  5.2 魏晋风度在门阀蓄伎中的体现  38-40
  5.3 门阀蓄伎中的相关音乐形态  40-50
    5.3.1 相和歌和清商乐  40-42
    5.3.2 西域音乐  42-46
    5.3.3 乐器  46-48
    5.3.4 乐舞  48-50
第6章 门阀蓄伎的影响  50-54
结论  54-56
参考文献  56-60
致谢  60-6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2

相似论文

  1.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J601
  2. 音乐结构自动分析研究,TN912.3
  3. 事件观视阈下初中音乐生成性教学研究,G633.951
  4. 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G633.951
  5. 素质教育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60-4
  6. 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设计与表达,G613.5
  7. 论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G623.71
  8.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J60-4
  9. 高校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60-4
  10. 多元智力理论在幼儿音乐领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13.5
  11. 小学课外音乐社团活动的调查研究,G623.71
  12. 浅析表演手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辅助作用,G623.71
  13. 乐政通论,J609.2
  14. 西洋管弦乐MIDI制作技术与理论研究,J619
  15. 为音乐而设计,J524
  16. 基于情感的虚拟乐器的音色建模研究,TP368.12
  17. 论影视音乐的作用,J617.6
  18. 中国大陆叙事类音乐电视的发展前景探究,G222
  19. 拉赫玛尼诺夫《科雷利主题变奏曲》op.42的音乐与演奏分析,J624.1
  20. 千山寺庙音乐中的佛教音乐研究,J608
  21. 关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对现代音乐学习的调查研究,J60-4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史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