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

作 者: 王燕敏
导 师: 柳海民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方法论 理论基础 方法论基础 教育学方法论
分类号: G4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哲学关怀下成长发展起来的教育学,虽然曾在培根的《论学术的进展》、《论学术的价值和发展》中占有了“科学”的一席之地,但是直至赫尔巴特为教育学构建基础才真正开启了它的独立与科学之路。我国是于19世纪末期开始关注西方社会研究领域中的教育学,并通过《教育世界》、《教育杂志》等期刊相继发表国外教育学的研究著述,在“仿德、效美、苏联化、中国化”的路径之中探寻着教育学的独立并试图确立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尤以20世纪西方社会元理论研究的兴起,教育学领域也出现了对元教育学(meta-pedagogy)(又称为教育学的后设理论)的热议。“教育学的基础”、“教育学的理论性质与结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等关涉到教育学自身建设的问题更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正是在此研究背景之下确立了“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的研究主题,试图承继元教育学研究所致力于教育学科学化发展之使命,并希望通过本论题的阐述与论证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做出贡献。本论文构建的主要框架如下:引言:简要地介绍选题缘由、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概述;第一章:概念与范畴的理论解读。重在为本篇论文奠基,通过在概念与范畴上的清晰认识以进一步阐述本论题的主题。本章通过对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之间关系的澄清,从方法论本质属性出发明确界定何谓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第二章: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一:哲学。本章在确定的教育学方法论基础概念之上立论,从辩证法、哲学方法论来论证哲学对于教育学的基础功用;第三章: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二:逻辑学。本章主要遵循论证的程序,从历史与实践的证明角度通过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对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价值进行了论证;第四章: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三:社会学。本章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视角论述了量化研究方法论、质化研究方法论,作为教育学必备基础之一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最后的结语与后记以反思本论文的研究历程与研究结论。此项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文献的归类与研究者理论思维的整合,一方面对目前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的混沌给予澄清;另一方面对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哲学、逻辑学与社会学给予论证,从而对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教育学方法论的构建提供具有实效性的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0
引言  10-20
  一、选题缘由  10-12
    (一) 研究背景  10-11
    (二) 问题提出  11
    (三) 论文构想  11-12
  二、研究意义  12-13
  三、文献综述  13-18
    (一) 国内学者对“教育学的基础”的观点  13-15
    (二) 国外学者对“教育学的基础”的观点  15-16
    (三) 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与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16-18
  四、研究方法  18
  五、论文新意  18-20
第一章 概念与范畴的理论解读  20-26
  一、理论与方法论的解析  20-23
    (一) 理论:方法论的本质属性  20-21
    (二) 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关系的探究  21-22
    (三) 实践:理论与方法论的共同指向  22-23
  二、方法论基础的特性与价值  23-24
    (一) 方法论基础的涵义与特性  23
    (二) 方法论基础的功用与价值  23-24
  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的异同  24-26
    (一) 概念的界定: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  24
    (二) 差异与联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基础  24-25
    (三) 以“实践”为中介的融通之径  25-26
第二章 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一:哲学  26-35
  一、辩证法:方法论的核心  26-32
    (一) 最一般的方法论:辩证法  26-27
    (二) 历史与现实的佐证:辩证法的魅影  27-30
    (三) 辩证法对教育学发展的功用  30-32
  二、哲学方法论  32-35
    (一) 哲学方法论的含义  32
    (二) 历史与现实的佐证:哲学方法论与教育学  32-33
    (三) 哲学方法论对教育学发展的价值  33-35
第三章 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二:逻辑学  35-47
  一、逻辑学  35-37
    (一) 逻辑与逻辑学  35
    (二) 逻辑学的发展历程与现代演变  35-36
    (三) 逻辑学的方法论特性  36-37
  二、形式逻辑  37-42
    (一) 形式逻辑的含义与特点  37-38
    (二) 形式逻辑与教育、教育学的发展  38-40
    (三) 形式逻辑对教育学发展的价值  40-42
  三、辩证逻辑  42-47
    (一) 辩证逻辑的含义与特点  42-43
    (二) 辩证逻辑与教育学的发展  43-45
    (三) 辩证逻辑对教育学发展的价值  45-47
第四章 教育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三:社会学  47-56
  一、量化研究方法论  48-51
    (一) 量化研究的含义与特性  48-49
    (二) 历史与现实的佐证:量化研究与教育学  49-50
    (三) 量化研究对教育学研究的功用  50-51
  二、质化研究方法论  51-56
    (一) 质化研究的含义与特性  51-52
    (二) 历史与现实的佐证:质化研究与教育学  52-53
    (三) 质化研究对教育学研究的功用  53-56
结语  56-57
参考文献  57-62
后记  62

相似论文

  1. 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39.2
  2. 哲学思想在指导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G633.6
  3.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4.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研究,G647.38
  5. 非主流文化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524
  6.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7. 金岳霖“无极而太极”思想的深度透视,B26
  8. A外贸公司ERP系统实施研究,F752
  9. 缓刑制度研究,D924.1
  10.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视野,A811
  11. 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模型建构及案例分析,G206
  12. RFID标签应用性能评估研究,TP391.44
  13. 中国职业经理人薪酬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4.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F091.3
  15. 量刑程序理论基础研究,D925.2
  16. 基于SOA技术的人力资源系统整合的分析与设计,TP311.52
  17. TRIZ理论方法论的哲学思考,N03
  18. 论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保护,D923
  19. 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研究,F233
  20.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C913.68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