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VP12、VP14、VP51、VP136C与病毒及宿主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 者: 马方方
导 师: 刘庆慧
学 校: 上海海洋大学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 VP12 VP14 VP51 VP136C LvANT LvAK LvRPL7 作用
分类号: S94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是对虾重要的致病原,从开始发病的2到5天内会导致对虾100%的死亡率。病毒的结构蛋白在靶定细胞、病毒入侵、组装、复制和引起宿主抗病毒反应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分析病毒蛋白的功能对于了解WSSV的侵染机制和致病机理,寻找有效防止WSSV的感染方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VP12是囊膜蛋白,对应中国株ORF432,编码102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12kDa。根据Gene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vp12(wsv432)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vp1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vp12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基因工程菌株在37℃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和SDS-PAGE检测显示有与预期大小19kDa相符合的目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VP12蛋白,制备兔抗VP12的抗体。提取感染WSSV不同时刻的对虾鳃组织的RNA,利用RT-PCR技术分析发现VP12是感染早期表达的基因。用FITC标记的VP12与对虾血淋巴细胞作用,结果表明VP12能够粘附到细胞表面。用地高辛标记VP12,采用Far-western blot、ELISA,分析VP12与WSSV结构蛋白的作用,结果表明,VP12与囊膜蛋白VP24、VP26具有相互作用;分析VP12与对虾鳃细胞膜蛋白的作用,筛选出一个鳃膜蛋白与VP12具有结合作用,经质谱分析为腺嘌呤核苷转移酶(LvANT).第二部分:用已有的重组菌株,37℃用L-阿拉伯糖诱导,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LvANT蛋白,制备兔抗LvANT的抗体。Far-western blot、ELISA分析表明重组的VP12和LvANT具有结合作用。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VP12与LvANT共定位于细胞表面; RT-PCR分析表明,LvANT在对虾血淋巴、鳃组织、肌肉、类淋巴、肝胰腺、胃、肠组织中都有表达;细胞定位实验表明LvANT主要定位在血细胞的表面和细胞质内;体外中和试验发现,LvANT在感染的早期能够延迟WSSV的侵染。第三部分:根据Gene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vp14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vp14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vp14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基因工程菌株在37℃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和SDS-PAGE检测显示有与预期大小15kDa相符合的目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VP14蛋白,制备鼠抗VP14的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VP14能够粘附到对虾血细胞表面。质谱分析显示VP14与VP26,VP28有结合作用;采用Far-western blot证明VP14与VP26、VP28C、VP37和VP39具有结合作用。将VP14与对虾鳃细胞膜蛋白作用,筛选出一个鳃膜蛋白,经质谱分析为精氨酸激酶(LvAK)。第四部分:根据Gene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LvAK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LvAK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AK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基因工程菌株在37℃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和SDS-PAGE检测显示有与预期大小45kDa相符合的目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LvAK蛋白,制备兔抗LvAK的抗体。Far-western blot、ELISA进一步表明重组的LvAK和VP14具有结合作用,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VP14与LvAK共定位于细胞表面;转录分析表明,LvAK在对虾血淋巴、鳃组织、肌肉、类淋巴、肝胰腺和肠中都有分布,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大;细胞定位实验表明LvAK主要定位在血细胞的表面和细胞质内,细胞核内几乎没有;Real-time PCR分析表明,当对虾受到WSSV攻击时,血淋巴、肌肉中的LvAK的表达量会迅速发生变化,表明LvAK与WSSV感染密切相关。第五部分:根据Gene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vp51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vp5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vp51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基因工程菌株在37℃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和SDS-PAGE检测显示有与预期大小55kDa相符合的目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VP51蛋白。Far-western blot实验表明VP51与对虾鳃膜蛋白的LvANT、LvRPL7有作用。第六部分:根据GeneBank上公布的LvRPL7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LvRPL7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RPL7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基因工程菌株在37℃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和SDS-PAGE检测显示有与预期大小37kDa相符合的目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LvRPL7蛋白,制备兔抗LvRPL7的抗体。Far-western blot、ELISA分析进一步表明重组的LvRPL7和VP51具有结合作用。RT-PCR分析显示,LvRPL7的mRNA在对虾血淋巴、鳃组织、肌肉、类淋巴、肝胰腺和肠中都有转录表达,在肌肉中的表达量最大,其次是鳃组织;细胞定位实验表明LvRPL7主要定位在血细胞的表面和细胞质内,细胞核内几乎没有;Real-time PCR分析表明,当对虾受到WSSV攻击时,肌肉和肝胰腺中的LvRPL7的表达量会迅速发生变化,表明LvRPL7与WSSV感染密切相关。第七部分:VP136是WSSV核衣壳蛋白, VP136C是VP136C-端含RGD序列的部分片断,编码37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40KD。根据GeneBank上WSSV囊膜蛋白基因vp136C的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PCR扩增得到vp136C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A–vp136C并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基因工程菌株在37℃用L-阿拉伯糖诱导,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和SDS-PAGE检测显示有与预期大小45kDa相符合的目的蛋白。以Co2+亲和层析方法,获得纯化VP136C蛋白。用FITC标记的VP136C与对虾血淋巴细胞作用,VP136C能够粘附到细胞表面。采用Far-western blot、ELISA方法,分析VP136C与WSSV结构蛋白的作用,结果表明,VP136C与囊膜蛋白VP26具有相互作用;分析VP136C与对虾鳃细胞膜蛋白的作用,发现VP136C能与血蓝蛋白、肌动蛋白、LvANT和F0-ATP synthaseb链结合。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3
引言  13-19
第一章 VP12 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19-41
  第一节 VP12 的重组表达  19-28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9-25
    2.实验结果  25-28
  第二节 VP12 与对虾血淋巴细胞的作用及中和试验  28-33
    1.实验方法  28-31
    2.实验结果  31-33
  第三节 VP12 与 WSSV 几种结构蛋白之间的作用  33-38
    1.试验方法  33-34
    2.实验结果  34-38
  第四节 VP12 与凡纳滨对虾鳃膜蛋白之间的作用  38-41
    1.试验方法  38
    2.实验结果  38-40
    3.讨论  40-41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 LvANT 的表达及与 WSSV 作用  41-51
  第一节凡纳滨对虾 LvANT 的原核表达及抗体制备  41-45
    1.实验材料与方法  41-43
    2.实验结果  43-45
  第二节 ANT 的组织分布及与 VP12 的相互作用  45-51
    1.实验材料与方法  45-46
    2.实验结果  46-50
    3.讨论  50-51
第三章 VP14 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51-61
  第一节 VP14 的重组表达与抗体制备  51-55
    1.实验材料与方法  51-52
    2.实验结果  52-55
  第二节 VP14 与 WSSV 结构蛋白及对虾鳃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55-61
    1.试验方法  55-56
    2.实验结果  56-60
    3.讨论  60-61
第四章 凡纳滨对虾 AK 的表达及与 WSSV 作用  61-74
  第一节 凡纳滨对虾 AK 的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  61-65
    1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61-62
    2.实验结果  62-65
  第二节 AK 与 WSSV 蛋白作用  65-69
    1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65-66
    2.实验结果  66-69
  第三节 AK 组织分布及 WSSV 感染对 AK mRNA 表达量的影响  69-74
    1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69-71
    2.实验结果  71-73
    3.讨论  73-74
第五章 VP51 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74-81
  第一节 VP51 的重组表达  74-78
    1.实验材料与方法  74-75
    2.实验结果  75-78
  第二节 VP51 与对虾鳃细胞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78-81
    1.试验方法  78
    2.实验结果  78-80
    3.讨论  80-81
第六章 凡纳滨对虾 RPL7 的表达及与 WSSV 作用  81-94
  第一节 凡纳滨对虾 RPL7 的原核表达与抗体制备  81-88
    1 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81-83
    2.实验结果  83-88
  第二节 RPL7 组织分布及 WSSV 感染对 RPL7 mRNA 表达量的影响  88-94
    1.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88-90
    2.实验结果  90-93
    3.讨论  93-94
第七章 VP136C 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  94-107
  第一节 VP136C 的原核表达  94-98
    1.实验材料与方法  94-95
    2.实验结果  95-98
  第二节 VP136C 与 WSSV 结构蛋白及对虾鳃膜蛋白间的作用  98-107
    1.试验方法  98-100
    2.实验结果  100-106
    3.讨论  106-107
小结  107-108
参考文献  108-116
附录  116-119
致谢  119

相似论文

  1. 环氧分子在碳纤维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TB332
  2.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3. 六种6,7-呋喃香豆素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9和2C19活性的影响,R965
  4.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5.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6.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7. 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研制,S476.1
  8.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9. 高效复合益生菌的研制及对仔猪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S828.5
  10.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11.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12.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13. 不同类型土壤中镍的生物富集特性及其对蚯蚓的毒性效应,X131.3
  14. 酸模根际产铁载体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矿物相互作用,Q93-33
  15.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6. 兔肌球蛋白热诱导凝胶化学作用力与凝胶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TS251.1
  17. 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菜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N2O排放的研究,X131.3
  18. 厌氧条件下初始NO3-含量对土壤反硝化气体(N2、N2O和NO)和CO2排放的影响,X131.3
  19.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20. 溶磷菌的筛选、溶磷条件优化及对玉米的促生作用研究,S513
  21. 5-氨基乙酰丙酸调节梨树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S66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保护学 > 甲壳类病虫害及其防治 > 虾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