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论

作 者: 熊颖
导 师: 黄宣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民事诉讼法
关键词: 劳动基准 公益诉讼 法理基础 现实基础 具体制度
分类号: D9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劳动基准作为明确劳动者应当享有的最低劳动权利、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的法律规定,其立法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权,惠及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但是,违反劳动基准而产生的劳动基准争议在我国现实中层出不穷,可惜现行诉讼理念和诉讼制度对此却力不从心,因而作为社会公共利益重要构成部分的劳动者群体公共利益即劳动公益无法得到有效地司法保护,劳动者生存发展权也受到极大威胁,进而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鉴于此,笔者尝试将公益诉讼这一制度引入劳动基准争议司法救济程序,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论证劳动基准公益诉讼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设想,以期能够解决我国司法实践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共35000余字。第一部分论证了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基础,从而寻找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支撑。首先,通过介绍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劳动基准争议等基础性概念阐述劳动基准争议因自身公益性能够运用公益诉讼进行诉讼救济;其次,在法学理论方面寻找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依据,包括诉讼法学理论;最后,针对构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所面临的理论挑战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二部分论证了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基础,从而在现实方面探讨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方面主要通过阐述现行司法体制处理劳动基准争议所存在的不足而进行,具体包括救济力度、救济成本和救济的效率性方面的缺陷;此外,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现实力量对比悬殊也构成构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之一。在可行性方面,社会公共利益意识的增强、当前司法队伍的建设、国内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及国外发达的公益诉讼制度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现实支撑。第三部分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探讨了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劳动基准公益诉讼是公益诉讼制度在劳动基准争议方面的运用,在本质上仍是公益诉讼,因此诉讼程序与一般公益诉讼大致相同。当然,由于劳动基准争议的特殊性,劳动基准公益诉讼肯定存在不同于一般公益诉讼的地方,如启动主体、受案范围等,将劳动基准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衔接起来。具体到诉讼程序制度中,建议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应当摈弃仲裁前置程序、重新界定级别管辖、适用合议制与审判员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设立案外人奖励机制并适用直接移交执行制度。由于现实中劳动基准争议的广泛存在及现行诉讼体制对其救济存在不足,适用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妥善处理这类争议进而维护劳动公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重新梳理了劳动基准争议适用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系统构建了公益诉讼制度对于劳动基准争议的具体应用问题,并对其中的受案范围进行了类别化,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鉴于本人学术水平有限,对这一问题所作的研究尚属肤浅,下一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理论论证并加强实证研究,进一步完善劳动基准争议实践中公益诉讼的适用。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一、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法理基础  11-25
  (一) 劳动基准与公益诉讼  11-15
    1. 劳动基准与劳动基准争议  11-12
    2. 公益与公益诉讼  12-13
    3. 劳动基准的公益性和劳动公益  13-15
  (二) 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  15-20
    1. 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具有诉权理论和诉的利益依据  15-16
    2. 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贯彻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理念  16-17
    3. 劳动基准公益诉讼以权力制衡原理与法治原则为基础  17-19
    4. 劳动基准公益诉讼体现了效率与正义价值  19-20
  (三) 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对传统诉讼理论的挑战  20-25
    1. 当事人适格理论的突破  20-22
    2. 民事诉讼处分权的限制  22-23
    3. 民事判决既判力理论的扩张  23-25
二、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基础  25-33
  (一) 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25-29
    1. “直接利害关系人”理论对劳动公益的保护软弱无力  25-26
    2. 现行诉讼制度保护劳动公益成本过高  26-27
    3. 仲裁前置程序违背了劳动公益保护的效率性  27
    4. 劳动基准争议的双方力量对比悬殊  27-29
  (二) 构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行性  29-33
    1. 社会公共利益意识的增强是确认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需求  29
    2. 国内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经验  29-31
    3. 我国司法队伍建设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运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31-32
    4. 国外发达的公益诉讼理论为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借鉴  32-33
三、我国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  33-46
  (一) 启动劳动基准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34-36
    1. 检察机关是提起劳动基准公益诉讼的唯一主体  34-35
    2. 检察机关成为启动主体的身份基础  35-36
  (二) 我国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受案范围  36-40
    1. 违反劳动基准最高工时规定的案件  36-37
    2. 违反劳动基准报酬规定的案件  37-38
    3. 违反劳动基准卫生标准的案件  38-39
    4. 违反劳动基准特殊主体规定的案件  39-40
  (三) 我国劳动基准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制度  40-46
    1. 不适用仲裁前置程序  40-41
    2. 重新界定级别管辖  41-42
    3. 适用合议制与审判员专业化相结合的方式  42-43
    4. 设立案外人奖励机制  43-44
    5. 直接移交执行制度  44-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1

相似论文

  1. 论环境权的可诉性,D922.68
  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1
  3. NGO在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922.68
  4. 论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F426.22
  5. 国有资产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2.291
  6. 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3
  7.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6.3
  8. 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的问题和对策,D925
  9. 行政公益诉讼原告问题初探,D925.3
  10. 纳税人公益诉讼制度探讨,F812.42
  11. 我国环境保护法庭建设之研究,D926.2
  12. 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3.8
  13. 就业歧视的司法对策,D925
  14. 我国律师参与公益诉讼的问题研究,D926.5
  15. 论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制度,D925.1
  16. 我国社会团体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925.1
  17. 纳税人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925.3
  18. 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925.1
  19. 论民事检察监督方式的改革完善,D926.34
  20. “电信运营商价格歧视案”评析,D922.294
  21. 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之适应性选择,D92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