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温庭筠与柳永词比较研究

作 者: 孙云
导 师: 杨有山
学 校: 信阳师范学院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温庭筠 柳永 高雅 俚俗 通俗文学
分类号: I207.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活于衰乱晚唐的温庭筠,与生活于歌舞升平之宋初的柳永,因为同样的“赤子之心”,恃才放旷,得罪权贵,而致仕途连蹇。本性的浪漫,放纵不羁,使他们“自甘堕落”,投身于城市游乐生活。长期流落市井坊曲,混迹于秦楼楚馆,广泛地接触了歌妓舞女的生活,以及她们的情感体验。他们以博学多才的文学修养、妙(?)音律的音乐天赋,放下了士大夫的架子,潜心琢磨新声艳曲,在文学创作中体现了自我价值。温、柳词表现出同中有异的特点,他们都以应歌为目的、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婉约为主体风格,但是温庭筠刻画的是理想中的仕女图,柳永描写的则是世俗生活中异彩纷呈的下层女性;温庭筠抒发的是普泛化的人类情感,柳永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温词含蓄委婉,语言雅致,符合士大夫文人阶层的欣赏习惯,柳词疏淡明朗,语言俚俗,倾向于下层市民的欣赏口味;二人均出身于儒学世家,长期的封建传统教育的影响,使他们不能真正地、完全地融于世俗社会,一直徘徊于或“浪游”、或“仕宦”的两难处境之中,注定了他们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或雅或俗的文化性格,在词中留下了雅文化与俗文化两种文化性格交错的痕迹。如果把雅文学和俗文学看作两个独立的圈子,那么温、柳词都应在这两个圈子的交集之中,即体现了雅俗并存的特点,但二人所在雅、俗文化圈中所占的比重有明显不同。由于二人时代的不同特点以及个性的差异,他们对词的定型、发展做出了不同的贡献,温庭筠使词摆脱民间俚俗,提高了词的艺术水平,成为词进入文人高雅圈的里程碑。柳永使起源于民间,后被雅化的词,重新回归于市民文学的怀抱,焕发了俗文学的青春活力。柳词继承了温词的艳情、应歌、风格婉约,在描写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词体风格倾向、以及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都体现了向市井社会和市民阶层的下移,亦可看出从晚唐五代到北宋前期,词坛上出现了一种由宫廷台阁到市井大众、由雅趋俗的创作倾向,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1章 引言  7-9
第2章 温、柳生活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个性经历比较  9-18
  2.1 不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文化土壤  9-12
    2.1.1 末世风流  10-11
    2.1.2 盛世风流  11-12
  2.2 才子的狂放个性  12-13
  2.3 连蹇的仕途  13-16
  2.4 落魄的"卖文"人生  16-18
第3章 温、柳词创作倾向比较  18-25
  3.1 艺术渊源的同中有别  18-20
  3.2 温、柳写词目的比较  20-22
  3.3 普泛化抒情和个体生命体验  22-25
第4章 温、柳词题材内容比较  25-31
  4.1 女性形象词比较  25-28
  4.2 进退两难心理词比较  28-31
第5章 温、柳词艺术特色比较  31-41
  5.1 词中雅俗并存风格的不同体现  31-33
  5.2 仕女图与市井人物画  33-35
  5.3 词中意象的异样美  35-37
  5.4 语言风格的不同特点  37-38
  5.5 词体形式上的不同贡献  38-41
第6章 结论  41-44
致谢  44-45
参考文献  45-47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47

相似论文

  1. 汉英俚俗语对比研究,H313
  2. 柳永词的“世俗化”表现及其成因,I207.23
  3. 柳永秦观言情词比较,I207.23
  4. 柳永慢词居多现象解析及其慢词作品研究,I207.23
  5. 刘宋皇室文学活动研究,I206.2
  6. 王朔、海岩的青春成长题材小说浅析,I207.42
  7. 苏轼对柳词接受的若干问题考论,I207.23
  8. 张恨水与现代通俗文学品格的建构,I207.42
  9. 论温庭筠诗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境界,I207.22
  10. 柳永俗词与关汉卿曲比较研究,I207.23
  11. 温庭筠诗歌论稿,I207.22
  12. 柳永都市词研究,I207.23
  13.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0-4
  14. 于俗雅之间穿行,I207.42
  15. 宋代柳永词传播初探,I207.23
  16. 闲话觉忘忧,I207.23
  17. 柳永悲剧论析,I207.23
  18. 《中外小说林》研究,I207.42
  19. 柳永的个性心理与其创作的关系,I207.23
  20. 柳永词研究,I207.2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