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汉语“长”、“短”所指面貌及其历史研究

作 者: 王渊
导 师: 谭代龙
学 校: 四川外语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所指面貌 历史研究 系统属性
分类号: H1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选取1919年至20世纪末口语性较强的现代汉语文学作品建立了现代汉语封闭语料库,选取了古代各个时期口语性较强的古代汉语文献建立了古代汉语封闭语料库,以“”、“”为研究对象,在对现代汉语“长”、“短”所指面貌进行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研究,从而构建了现代汉语“长”、“短”的系统属性,并尝试对其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现象加以理论概括。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交待了选题缘起——常用词的研究;概述了“长”、“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长”、“短”研究的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重点是研究方法的探求。第二章“现代汉语‘长’、‘短’的所指面貌”。首先将“长”、“短”的指称分成10余个小类,再从形式上分为简单指称和复杂指称两个方面,以表格的形式呈现“1919-1948”、“1949-1978”、“1979-20世纪末”等三个阶段各类别“长”、“短”的分布情况,并对“长”、“短”进行了纵和横两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描写出了现代汉语“长”、“短”的所指面貌。第三章“‘长’、‘短’的历史研究”。在现代汉语所指面貌的基础上,以朝代为纲选取各个时期口语性较强的古代汉语文献建立了古代汉语封闭语料库,参照现代汉语的描写方法,对“长”、“短”的历史演变情况进行了描写。第四章“结语”。尝试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有关思想,总结了“长”、“短”的共时和历时情况;对“长”、“短”的相关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勾勒出了现代汉语“长”、“短”的系统属性,并交待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20
  1.1 选题缘起  7-9
  1.2 研究现状  9-12
  1.3 研究目标  12
  1.4 研究意义  12-13
  1.5 研究方法  13-18
  1.6 研究语料  18-20
2 现代汉语“”、“”所指面貌  20-88
  2.1 现代汉语“长”所指面貌描写  21-50
  2.2 现代汉语“短”所指面貌描写  50-68
  2.3 现代汉语“长”、“短”所指面貌分析  68-88
3 “长”、“短”的历史研究  88-134
  3.1 先秦时期的“长”、“短”面貌  88-93
  3.2 两汉时期的“长”、“短”面貌  93-101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短”面貌  101-106
  3.4 唐五代时期的“长”、“短”面貌  106-111
  3.5 宋代的“长”、“短”面貌  111-117
  3.6 元代的“长”、“短”面貌  117-119
  3.7 明代的“长”、“短”面貌  119-125
  3.8 清代的“长”、“短”面貌  125-130
  3.9 小结  130-134
4 结语  134-138
  4.1 “长”、“短”历时和共时的相关情况  134-137
  4.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7-138
参考文献  138-141
致谢  141-142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一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虾池两种蓝藻溶藻效果的研究,S942.91
  3. 大红山铁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优化研究,TN929.5
  4.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5.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G434
  6. 基于HTTP的智能家居网络改进方案,TP273.5
  7.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8. 南方丘陵区域土壤侵蚀的SWAT模拟,S157
  9. 豫中浓香型烤烟叶片性状与水肥调控对烤烟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S572
  10. 氮、钾及其配施对小麦抗蚜性及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S512.1
  11. 浙粳22等浙江省晚粳稻主栽品种的特征特性研究,S511.22
  12. 短柄草磷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S543.9
  13.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S512.11
  14.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特异性沉默猪Myostatin基因的研究,S828
  15. 人IVF周期中短时受精方法及其临床结果的研究,R714.8
  16. 降胆固醇功能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TS201.3
  17. 截短侧耳素发酵工艺研究,S859.79
  18. 结核分枝杆菌WecA膜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分析,R378
  19.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20. 长乐江流域大气氮、磷沉降及其在区域营养物质循环中的贡献,X131.2
  21. 长三角地区典型稻作流域农田氮平衡及氮负荷研究,S158.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 现代词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