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

作 者: 杨俊
导 师: 李勃;魏迪莉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计算机技术
关键词: 食品安全追溯 (RFID)射频识别技术 短信平台技术 B/S架构
分类号: TS20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特别是质量安全问题尤其得到重视,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政府部门而言,都急切需要建立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使得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过程变得可监管和追溯,让消费者对所购买的肉品质量放心。当前,各发达国家纷纷要求建立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并把这一体系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本文根据目前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实际情况,并以猪肉的食品安全追溯为例,分析了从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过程影响猪肉安全的关键因素,并结合当今先进的(RFID)射频个体识别技术、短信平台技术、B/S架构技术为核心的系统,推行“耳标”、“肉标”等电子标签,实现生猪产品的离线随体标识、信息携带功能,促进猪产品检测检疫标准化、生产流程监控可视化,交易信息网络化和猪产品质量安全双向追溯能力,初步开发了猪肉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为满足消费者知情权、提高政府监管力度提供了一种手段。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猪肉质量可追溯信息分析,进行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功能与结构设计。2、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白条猪肉产品的RFID个体识别标签,为实现肉品质量的识别和现场追溯、网上追溯能力提供技术支持。3、、开发一套屠宰场内部针对猪肉信息的采集和肉品信息发送功能的软件系统。4、开发畜产品质量现场(超市或农贸市场)认证追溯系统的样机,完成产品定型。5、研究建立基于web技术的猪只产品质量可追溯的公共网络平台,并为生猪养殖和免疫环节的信息采集和查询提供接口。该系统的研究也为在其他类似产品的食品安全追溯提供一种参考,使其能够对食品供应过程中的采购、生产、加工、流通等全程信息进行有效的追溯、跟踪和预警,从而改进食品供应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推动“放心食品”的生产、销售和企业品牌建设,以及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4Abstract  4-7第一章 绪论  7-17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必要性  7-9    1.1.1 研究背景  7-8    1.1.2 建立生猪可追溯体系的必要性  8-9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  9-13    1.2.1 国内现状  9-10    1.2.2 国外现状  10-13  1.3 课题意义与目标  13-15    1.3.1 研究意义  13-14    1.3.2 研究目标  14-15  1.4 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效  15-17    1.4.1 研究内容  15    1.4.2 预期成效  15-17第二章 系统方案与设计  17-34  2.1 系统分析与功能设计  17-20    2.1.1 猪肉质量可追溯信息分析  17-18    2.1.2 系统功能与总体设计框架  18-20  2.2 各子系统功能设计  20-26    2.2.1 养殖和免疫环节信息采集系统  20-21    2.2.2 屠宰和销售环节信息采集系统  21-23    2.2.3 肉品信息发送系统  23-24    2.2.4 终端接收、显示认证系统  24-26    2.2.5 网上查询页面  26  2.3 采用的关键技术  26-34    2.3.1 RFID肉品标识技术  26-29    2.3.2 B/S技术架构  29-30    2.3.3 Asp.net技术和MVC开发模式  30-31    2.3.4 数据库技术  31    2.3.5 短信平台  31-34第三章 系统实现  34-59  3.1 技术路线  34  3.2 系统架构和管理实现  34-59    3.2.1 猪只个体与胴体标识解决方案  34-38    3.2.2 肉品信息采集  38-49    3.2.3 肉品信息发送  49-51    3.2.4 终端肉品信息认证系统  51-57    3.2.5 基于web的猪肉可追溯网络查询平台  57-59第四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9-69  4.1 系统测试  59-60  4.2 测试软件介绍  60-61  4.3 测试人员要求  61  4.4 系统测试过程  61-68    4.4.1 网络连接测试  61-62    4.4.2 性能测试  62-63    4.4.3 基本功能测试  63-64    4.4.4 兼容性测试  64-65    4.4.5 安全性测试  65    4.4.6 系统易用性测试  65-67    4.4.7 综合测试  67-68  4.5 测试结论  68-69第五章 效益分析  69-71  5.1 经济效益  69-70  5.2 社会效益  70-71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71-74  6.1 研究总结  71-72  6.2 研究展望  72-74谢辞  74-75参考文献  75-76

相似论文

  1.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2.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状及构建途径研究,D630
  3.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4. 数字电视互动应用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5. 高职院校教学案例库的创建探究,TP311.53-4
  6. 面向服务的Web报表的研究与设计,TP393.09
  7. 基于windows xp嵌入式系统的心电检测分析仪,R197.39
  8. JD水泥集中采购和供应系统优化研究,F426.71
  9. 广州动车检修基地工程项目管理研究,F532
  10. 基于云模型的软件可信性评估模型,TP311.53
  11. 基于电网转型升级的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架构研究,F426.61
  12. C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研究,F270.7
  13. 基于QRcode的食品安全追溯物流研究,TP391.44
  14. 基于JAX-RS的面向资源架构应用研究,TP393.09
  15. iSchool网络平台的IA建构研究,TP393.09
  16. 基于分布式三层应用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TP311.52
  17. 德阳莱特花园酒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8. 基于多核计算平台的视频压缩算法研究,TN919.81
  19. 基于CUDA架构的H.264并行计算研究,TN919.81
  20. 基于Web的事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基础科学 > 食品安全与卫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