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麦热稳定蛋白研究

作 者: 夏先锋
导 师: 赵长新
学 校: 大连工业大学
专 业: 发酵工程
关键词: 大麦 麦芽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分类号: TS26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大麦可作为饲用,食用和生产用图,具有较高的价值。我国是个啤酒消费大国,每年的人均啤酒消费量都在不断增长,但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差距,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啤酒消费将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啤酒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啤酒酿造过程中重要原料之一的大麦,其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对啤酒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大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发酵过程,糖化过程,过滤以及成品啤酒的色度,口感,泡持性等等。而大麦中的蛋白质,对麦芽和成品啤酒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对大麦体内蛋白质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尤其是发芽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蛋白质的呈现情况,这对我们了解大麦的发芽机理很有帮助。基于上述原因,本实验以国际上较为常见的大麦品种Gairdner(澳大利亚产)和垦啤二号(国产)为研究材料,试用了缓冲液法,裂解液法,缓冲液-苯酚法对大麦水溶性蛋白进行了提取,最终确立了缓冲液-苯酚法。进而对缓冲液-苯酚法各个提取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对大麦发芽过程中各个阶段水溶性蛋白质进行了双向电泳,建立了双向电泳图谱,针对大麦中的热稳定性蛋白做了全面的分析。本实验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大麦发芽过程中的蛋白质进行了解析,实验表明:提取温度为20.143℃、液料比为6.025mL/g、提取时间为118.364min时蛋白的提取量较好。缓冲液-苯酚法提取大麦蛋白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以及可操作性。国内大麦同国外大麦的品种比较结果显示大麦热稳定蛋白在发芽过程中变化趋势基本一样,但由于总氮的的区别使得蛋白质Z的含量也有所差别,蛋白质种类垦啤二号比Gairdner多。对绿麦芽和培焦后的麦芽进行的红外光谱检测显示培焦的过程使得分子内的缔合氢键在增加,差热结果显示麦芽体内的蛋白热稳定在降低,有非共价键的断裂。可能是培焦过程使得蛋白结构构象发生了改变。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4
  1.1 大麦麦芽  11-15
    1.1.1 大麦  11-13
    1.1.2 大麦化学组成  13-15
    1.1.3 麦芽  15
  1.2 大麦热稳定蛋白  15-19
    1.2.1 蛋白质 Z  16
    1.2.2 脂转移蛋白 LTP1  16-17
    1.2.3 酶抑制剂  17
    1.2.4 醇溶蛋白  17-18
    1.2.5 热稳定蛋白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8-19
  1.3 蛋白质组学  19-22
    1.3.1 蛋白质组学  19
    1.3.2 蛋白质分离  19-20
    1.3.3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E)  20
    1.3.4 质谱  20-21
    1.3.5 凝胶图像分析与蛋白质鉴定  21
    1.3.6 同位素标记亲和标签(ICAT)  21-22
    1.3.7 生物信息学  22
  1.4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22-24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2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2-24
第二章 大麦水溶性蛋白提取方法优化  24-37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4-28
    2.1.1 实验材料  24-25
    2.1.2 实验方法  25-28
  2.2 结果与讨论  28-36
    2.2.1 提取方法的确立  28-29
    2.2.2 响应面法对大麦水溶性蛋白提取条件的优化  29-31
    2.2.3 响应面分析  31-33
    2.2.4 实验验证  33-34
    2.2.5 单向电泳  34-35
    2.2.6 双向电泳  35-36
  2.3 本章小结  36-37
第三章 不同品种大麦发芽过程中热稳定蛋白质的变化研究  37-46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7-40
    3.1.1 实验材料  37-38
    3.1.2 实验方法  38-40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0-44
    3.2.1 大麦基本指标检测  40
    3.2.2 不同品种大麦发芽过程中热稳定蛋白的变化  40-41
    3.2.3 单向电泳  41-43
    3.2.4 蛋白质 Z 的变化  43
    3.2.5 蛋白质种类的变化  43-44
  3.3 本章小结  44-46
第四章 大麦热稳定蛋白特性研究  46-60
  4.1 材料与方法  46-49
    4.1.1 实验材料  46-48
    4.1.2 实验方法  48-49
  4.2 实验结果  49-58
    4.2.1 双向电泳分析  49-54
    4.2.2 蛋白质种类的变化  54-55
    4.2.3 蛋白质分子量分布  55-56
    4.2.4 大麦热稳定蛋白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56-58
    4.2.5 大麦热稳定蛋白热特性分析  58
  4.3 本章小结  58-6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60-62
  5.1 结论  60
  5.2 展望  60-62
参考文献  62-65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65-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2. 烟草花粉管内吞作用机制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Q942
  3.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4. 普通小麦—加州野大麦双二倍体辐射回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S512.1
  5.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芽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与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S565.4
  6.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模拟体内发病条件下培养的蛋白组学研究,S858.28
  7. 陆地棉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恢复机制的研究,S562
  8. 转TrxS基因啤酒大麦种子蛋白质组学分析,S512.31
  9. 萝卜镉胁迫响应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631.1
  1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尿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分析,R692.3
  11. 正常肝细胞系Chang Liver和肝癌细胞系HepG2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R735.7
  12. 耻垢分枝杆菌MSMEG6402基因功能的研究,R378
  13. 二氮嗪后处理在大鼠心肌线粒体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965
  14. 须癣毛癣菌肉芽肿株、体癣株生物学性状,基因分型,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756
  15. 广泛耐药与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学比较研究,R446.5
  16. 缺血后处理在大鼠心肌线粒体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614
  17. 一氧化氮作用前后角质形成细胞差异蛋白的筛选与分析,R758.63
  18. 菊花花色嵌合体生物学特性及形成机理的研究,S682.11
  19. 家蚕蛾触角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Q966
  20. 低聚壳聚糖的美拉德反应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性能研究,R285
  21. 玉米幼苗根系在碳酸钠胁迫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S5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酿造工业 > 各种酒及其制造 > 啤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