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作 者: 周明芳
导 师: 李斌栋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 2,6-二氯苯并噁唑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 合成工艺 结构表征
分类号: TQ2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4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是合成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重要中间体,市场缺口大,由于国内目前生产工艺不成熟,生产成本极高,仍未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本论文在调研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先以邻氨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过羰基化、两步氯化的三步反应合成中间体2,6-二氯苯并噁唑;以(R)-乳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过氯化、醚化两步反应合成中间体(R)-2-(4-羟基苯氧基)丙酸,最后以2,6-二氯苯并噁唑和(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合成目标产物(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各步产物均经熔点测定,IR、1H-NMR、MS进行了结构确认为目标产物。同时本文通过大量单因素实验对六步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和探讨,总收率达55%,是一条高转化率、低单耗、三废少、后处理简单且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的合成的(R)-2-[4-(6-氯-2-苯并嗯唑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工艺路线。实验表明,尿素法,碳酸二甲酯法以及三光气法工艺比较,尿素法工艺简单,后处理容易,原料廉价易得,且产物收率和纯度高,是工业化合成苯并噁唑酮的最佳工艺。6-氯苯并噁唑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苯并噁唑酮与浓盐酸的摩尔比为1:1.5~2.0,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3h,纯度达98.0%,收率达91.1%,较传统氯化工艺提高10%。2,6-二氯苯并噁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氯苯并噁唑酮和五氯化磷摩尔比为1:2,邻二氯苯用量为60ml/0.1mol6-氯苯并噁噁酮,反应温度150~160℃,反应时间为2.5h时,2,6-二氯苯并噁唑最大收率72.4%,纯度99.0%。(S)-2-氯丙酸甲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R)-乳酸甲酯与Vilsmeier试剂摩尔比1:1.15,n((R)-乳酸甲酯):n(DMF)=1:1.0~1.5,反应温度50-60℃,反应时间为5h,得到(S)-2-氯丙酸甲酯的收率高达89%,较传统工艺提高17%,e.e%为98.2%。(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当对苯二酚与(S)-2-氯丙酸甲酯摩尔比为3-4:1,保险粉用量为对苯二酚质量的1%,氢氧化钠与对苯二酚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5h时,(R)-2-(4-羟基苯氧基)丙酸最大收率84.8%,纯度97.1%。(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R)-2-(4-羟基苯氧基)丙酸和2,6-二氯苯并噁唑的摩尔比为1:1.2,加热到50℃,恒温反应4h,回流反应1h。(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收率达90.1%,纯度98.4%。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1
1 绪论  11-20
  1.1 芳氧苯氧丙酸酯酯类除草剂综述  11-14
    1.1.1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发展史  11-12
    1.1.2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作用机制  12-13
    1.1.3 研究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意义  13-14
  1.2 除草剂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14-15
    1.2.1 市场前景  14
    1.2.2 发展趋势  14-15
  1.3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合成方法综述  15-18
    1.3.1 手性农药合成方法简述  16-17
    1.3.2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的合成方法简述  17-18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8-19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实验方案  19-20
    1.5.1 研究内容  19
    1.5.2 实验方案  19-20
2 中间体2,6-二氯苯并噁唑合成工艺  20-41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0-21
  2.2 分析与提纯方法的建立  21-22
    2.2.1 分析方法  21-22
    2.2.2 提纯方法  22
  2.3 苯并噁唑酮的合成  22-28
    2.3.1 实验方法  22-23
    2.3.2 影响因素讨论  23-26
    2.3.3 反应机理分析  26-27
    2.3.4 合成苯并噁唑酮方法的选定  27-28
  2.4 6-氯苯并噁唑酮的合成  28-31
    2.4.1 实验方法  28
    2.4.2 影响因素讨论  28-30
    2.4.3 反应机理分析  30-31
  2.5 2,6-二氯苯并噁唑的合成  31-33
    2.5.1 实验方法  31
    2.5.2 影响因素讨论  31-33
    2.5.3 反应机理分析  33
  2.6 产物结构表征  33-39
    2.6.1 红外表征  33-35
    2.6.2 核磁表征  35-37
    2.6.3 质谱表征  37-39
  2.7 本章小结  39-41
3 中间体(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工艺  41-55
  3.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1-42
  3.2 分析与提纯方法  42-43
    3.2.1 分析方法  42
    3.2.2 光学纯度计算方法  42-43
    3.2.3 提纯方法  43
  3.3 (S)-2-氯丙酸甲酯的合成  43-46
    3.3.1 实验方法  43
    3.3.2 影响因素讨论  43-45
    3.3.3 反应机理分析  45-46
  3.4 (R)-2-(4-羟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  46-49
    3.4.1 实验方法  46-47
    3.4.2 影响因素讨论  47-49
    3.4.3 反应机理分析  49
  3.5 产物结构表征  49-54
    3.5.1 红外表征  49-51
    3.5.2 核磁表征  51-52
    3.5.3 质谱表征  52-54
  3.6 本章小结  54-55
4 (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工艺  55-63
  4.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5-56
  4.2 分析与提纯方法  56
    4.2.1 分析方法  56
    4.2.2 提纯方法  56
  4.3 (R)-2-[4-(6-氯-2-苯并噁唑氧基)苯氧基]丙酸的合成  56-59
    4.3.1 实验方法  56-57
    4.3.2 影响因素讨论  57-59
    4.3.3 反应机理分析  59
  4.4 产物结构表征  59-62
    4.4.1 红外表征  59-60
    4.4.2 核磁表征  60-61
    4.4.3 质谱表征  61-62
  4.5 本章小结  62-63
5 结论与展望  63-66
  5.1 研究结论  63-64
  5.2 本文创新点  64
  5.3 问题与展望  64-66
致谢  66-67
参考文献  67-72
附录  72

相似论文

  1. 氟虫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TQ453.2
  2. 还原桃红R的合成工艺研究,TQ616.2
  3. N-氨甲酰谷氨酸合成及其生理功能研究,R914
  4. 红曲色素的制备、分离及黄色素结构表征,TS264.4
  5. 索拉非尼的合成工艺研究,TQ463.5
  6.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磺化研究,O636.1
  7. 席夫碱中间体法制备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抗菌活性研究,TQ281
  8. C.I.溶剂染料黄44工业化合成技术研究,TQ613
  9. 二并哌嗪合成工艺和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TQ25
  10.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LMY的合成及其工艺路线研究,TQ242
  11. 伏立诺他和盐酸苯达莫司汀的合成与结构修饰,R914
  12. 新型吡啶类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O633.5
  13. (S)-螺(1H,2H-1-茚酮-3,4’-3’-甲基-N-Boc哌啶)的合成,TQ463.54
  14. 牛脂基二丙撑三胺生产工艺开发,TQ226.31
  15. DPP-Ⅳ抑制剂Vildagliptin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TQ463
  16. 抗抑郁药盐酸度洛西汀的合成工艺优化,TQ463.53
  17. 几种有机铬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初探,O627.63
  18. 新型钒氧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初探,O627.53
  19. 水热合成正极材料FeS_2及性能研究,TM912.9
  20. 加巴喷丁绿色合成工艺研究,TQ463
  21. Si纳米线的固—液—固可控生长及其形成机理分析,TB3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杂环化合物的生产 > 含双或多异原子的五节杂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