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还原桃红R的合成工艺研究
作 者: 郎兴芬
导 师: 吴道新;黄明智
学 校: 长沙理工大学
专 业: 有机化学
关键词: 染料 还原桃红R 有机合成 邻甲苯胺 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 合成工艺
分类号: TQ61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硫靛还原桃红R是一种广泛用于毛巾和被罩的印染及制备还原桃红S-3B染料的母体,用途极其广泛。该染料由于色光鲜艳、匀染性好、牢度好,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是目前市场上紧俏商品。国外对还原桃红R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专利保护,而目前国内合成还原桃红R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为降低还原桃红R的生产成本,研究其合成工艺意义重大。有鉴于此,通过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文着重对还原桃红R中间体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邻甲苯胺为原料,经成盐、硫化、水解,合成了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LC/MS、1HNMR、IR谱确证产品化学结构。产品纯度达到97.8%,收率可达95.0%(以邻甲苯胺计)。此合成方法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纯度高等优点,易于工业生产。2、针对文献中合成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的不足之处做了如下改进:在邻甲苯胺盐的合成中,使用浓盐酸代替氯化氢气体,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优化摩尔配比等试验条件,并对滤液重结晶,提高了邻甲苯胺盐的合成收率,平均收率较文献值高出19.4%。在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的合成中,采用邻甲苯胺盐法,通过优化硫化反应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实验条件,减少了副产物,从而避免了分离纯化步骤;在水解阶段,采用5%的醋酸钠溶液代替水合成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并通过优化水解反应时间等试验条件,缩短了水解反应时间,减少了废水中盐酸的含量,从而提高了水解效率,达到了减少三废的目的。收率较文献值高出5.6%。经过上述工艺改进,本合成路线总收率高出文献值23.0%(以邻甲苯胺计)。3、在总结文献及借鉴有关生产企业还原桃红R合成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继续将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与氯乙酸缩合,经重氮化、氰化、碱性水解、酸性水解、氧化合成还原桃红R。即以邻甲苯胺为原料,经9步反应合成还原桃红R的总收率可达62.6%(以邻甲苯胺计),高出文献值15.2%,还原桃红R的工艺成本明显降低。关键词:染料;还原桃红R;有机合成;邻甲苯胺;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高出5.6%。经过上述工艺改进,本合成路线总收率高出文献值23.O%(以邻甲苯胺计)。3、在总结文献及借鉴有关生产企业还原桃红R合成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继续将2一羟基一4一甲基一6一氯苯并二噻唑与氯乙酸缩合,经重氮化、氰化、碱性水解、酸性水解、氧化合成还原桃红R。产品化学结构经’HN.MR、LC/MS、IR谱确证。以邻甲苯胺为原料,经9步反应合成还原桃红R的总收率可达62.6%(以邻甲苯胺计),高出文献值15.2%,还原桃红R的工艺成本明显降低。
|
全文目录
摘要 5-7ABSTRACT 7-12第一章 绪论 12-31 1.1 世界和我国的染料概况 12-14 1.2 还原染料发展概况、分类与发展趋势 14-26 1.2.1 还原染料的发展概况 14-15 1.2.2 还原染料的分类 15-20 1.2.3 还原染料的性质 20-26 1.2.4 还原染料的发展趋势 26 1.3 还原桃红R 26-28 1.3.1 还原桃红 R 的简介 26-27 1.3.2 还原桃红 R 的合成路线 27-28 1.4 还原桃红R 中间体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 28-29 1.4.1 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简介 28 1.4.2 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合成路线 28-29 1.5 立题的依据和背景 29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9-31第二章 2-羟基-4-甲基-6-氯苯并二噻唑的合成 31-60 2.1 引言 31-32 2.2 实验部分 32-35 2.2.1 反应方程式 32-33 2.2.2 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33-34 2.2.3 操作步骤 34-35 2.3 结果与讨论 35-58 2.3.1 邻甲苯胺盐(1)的合成 35-40 2.3.2 2-羟基-4-甲基-6-氯苯并[1,2,3]二噻唑(3)的合成 40-53 2.3.3 产品确证 53-56 2.3.4 反应机理分析 56-58 2.4 本章小结 58-60第三章 还原桃红 R 的合成 60-67 3.1 引言 60-61 3.2 实验部分 61-64 3.2.1 反应方程式 61-62 3.2.2 实验仪器、设备与试剂 62-63 3.2.3 操作步骤 63-64 3.3 结果与讨论 64-66 3.3.1 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 64-65 3.3.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证 65 3.3.3 中间体4 的收率测定分析 65-66 3.4 本章小结 66-67结论 67-69参考文献 69-73致谢 73-74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4-75中英文长摘要 75-84
|
相似论文
- 氟虫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TQ453.2
- 有序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2
- N-氨甲酰谷氨酸合成及其生理功能研究,R914
- 香菇漆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对三苯甲烷类染料脱色的研究,TQ925
- 水性聚氨酯类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S193.2
- 改性活性炭吸附染料及稻壳基活性炭吸附重金属研究,X703
- 氨基酸保护及肽键合成的研究,O629.71
- 荧光法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及应用,O657.39
- 不同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能及临床疗效观察,R781.05
- Trametes sp.SQ01和Chaetomium sp.R01混合培养对染料的脱色研究,X791
- 苯并噻唑—嘧啶核苷杂化体及吡喃酮并嘧啶双环核苷的合成研究,O626
- 含氮杂环缩醛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423
- 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子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O627
- 复合纤维BiVO4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X791
-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LMY的合成及其工艺路线研究,TQ242
- 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处理直接蓝2B染料的研究,X791
- 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及其降解历程的研究,X791
- 活性染料印花湿蒸固色技术研究,TS194.5
- 牛磺熊去氧胆酸的合成工艺及工业化设计,TQ464
- 离子交换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TQ42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染料及中间体工业 > 各种性能的合成染料 > 还原染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