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原位气泡拉伸法(ISBS)直接消泡工艺及装备的研究

作 者: 赵利涛
导 师: 陈卫红
学 校: 北京化工大学
专 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关键词: ISBS 纳米复合材料 双阶直接消泡 分散 团聚
分类号: TB38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纳米复合材料的蓬勃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都在朝这一方面发展,由于纳米粒子表面能小、粒度小、处于热力学非稳定状态,所以在生产制备、储存以及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粒子团聚,也就失去了纳米粒子所具有的功能,因此实现纳米粒子的纳米级尺度分散是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瓶颈问题,为了解决纳米团聚体的分散问题,人们尝试采用振动场、超声波等方法进行纳米团聚体的分散;对具有层状结构的纳米材料,如蒙托土,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进行分散;已报导的方法还有溶胶凝胶法、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膜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均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自己的局限性,如振动场和超声场的施加方法比较困难,能量利用效率较低;原位插层聚合法仅适用于具有层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等。针对纳米粒子不易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的科技难题,吴大鸣教授提出了原位气泡拉伸法来对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纳米粒子进行分散,实验发现采用ISBS法进行分散后,无机纳米粒子在基体树脂中得到了较好的分散,但是由于发泡后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存有气泡影响了材料的性能,所以必须对复合材料进行消泡处理,并防止消泡后无机纳米颗粒发生再团聚现象,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各方面的性能,目前主要有高速气流粉碎法消泡、双螺杆挤出机或单螺杆挤出机直接挤出消泡、注塑机进行注塑消泡这几种消泡的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双阶消泡法,即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发泡后熔体不经冷却直接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消泡处理,因为现在大部分塑料制品都是通过挤出来成型的,这样通过双阶消泡法成功的话,就避免了因冷却或再熔融造成的能量损耗,同时也避免了消泡过程中的热历程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工艺步骤,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以后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论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双阶直接消泡法的工艺及所使用的设备,并且对直接消泡后已分散的纳米粉体是否会发生再团聚进行了分析,以及通过电镜照片和力学性能的测试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通过双阶直接消泡实验,确定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消泡是可行的,双螺杆机头压力约为25bar,螺杆转速为180-200rpm,在此工艺条件下,挤出的制品较好,消泡效果也达到了实验要求。2.使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电镜照片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可以通过电镜照片定量分析ISBS法和ISBS双阶消泡法两种方法制备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粉体的分散情况,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发现,证明双阶消泡法是可行的。对经过ISBS方法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双阶消泡法处理和注塑成型加工过程后,复合材料中的纳米粒子分散的依然比较好,未产生明显的重新团聚现象。3.经过双阶消泡法处理和成型加工过程后,PP-R/nano-CaCO3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随着无机粒子添加量的增加有较大提高,当nano-CaCO3的含量为一定值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一个最大值,添加量再增加时冲击强度下降,在本实验中,达到20phr时,冲击性能达到一个峰值;4.对于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经过双阶直接消泡和成型加工过程后,纳米粉体是否会发生再团聚,主要取决于复合体系中无机粒子的添加量。当体系中的纳米粒子的含量超过一定值时,体系中的无机粒子发生团聚的几率增加,达到复合体系重新团聚的临界值后,复合体系中的无机粒子容易发生再团聚。

全文目录


学位论文数据集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4
第一章 绪论  14-32
  1.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4-15
  1.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5-21
    1.2.1 直接分散法  16-17
    1.2.2 插层复合法(intercalation polymerization)  17-18
    1.2.3 溶胶-凝胶法(sol-gel)  18-19
    1.2.4 分子自组装及组装法  19-21
  1.3 原位气泡拉伸法(ISBS)  21-24
    1.3.1 原位气泡拉伸法(ISBS法)的提出  21-22
    1.3.2 原位气泡拉伸法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机理  22-24
    1.3.3 原位气泡拉伸法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后的消泡方法  24
  1.4 原位气泡拉伸法直接消泡法的工艺成型设备  24-29
    1.4.1 挤出机  24-27
    1.4.2 发泡机头  27-29
    1.4.3 装置方面的其他改进  29
  1.5 课题立项的目的和意义  29-30
  1.6 课题内容及难点分析  30-32
第二章 原位气泡拉伸法直接消泡法的可行性  32-44
  2.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中纳米粉体的分散、团聚原理  32-37
    2.1.1 无机纳米粒子聚集体聚集力的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32-34
    2.1.2 纳米粉体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机理  34-36
    2.1.3 分散粒子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36-37
    2.1.4 纳米粉体直接消泡后再团聚过程的研究  37
  2.2 原位气泡拉伸法直接消泡法  37-39
    2.2.1 剪切和拉伸对无机纳米粒子团聚体的分散作用  37-39
    2.2.2 双螺杆挤出机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消泡作用  39
  2.3 逾渗理论与逾渗阀值  39-44
第三章 实验方案  44-48
  3.1 原料试剂  44
  3.2 实验仪器设备及型号  44
  3.3 实验内容  44-45
    3.3.1 原位气泡拉伸法直接消泡法实验  44-45
    3.3.2 测试与表征  45
  3.4 原位气泡拉伸法直接消泡法实验装备的设计  45-46
  3.5 原位气泡拉伸法直接消泡法实验路线  46-48
第四章 原位气泡拉伸法直接消泡法的实验研究  48-77
  4.1 实验材料的制备  48-55
    4.1.1 以AC为发泡剂,PP-R(RA130E-8427)为基体进行双阶直接消泡实验  48-55
  4.2 实验结果及表征  55-77
    4.2.1 PP-R/nano-CaCO_3复合材料体系的电镜照片分析  55-66
    4.2.2 PP-R/nano-Mg(OH)_2复合材料体系的电镜照片分析  66-71
    4.2.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71-77
第五章 结论  77-79
  5.1 本课题主要研究结论  77-78
  5.2 不足及建议  78-79
参考文献  79-82
致谢  82-83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3-84
作者和导师简介  84-8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85-86

相似论文

  1. 燃煤飞灰化学团聚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X513
  2.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太湖地区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的细菌、真菌多样性研究,S154.3
  3.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4.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5.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研究,TS207.53
  6. 高水热稳定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丁炔二醇加氢性能研究,TQ223.162
  7. 临港产业区污水处理系统规划布局研究,X703
  8. PLL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性能的研究,R318.08
  9. 多功能Fe3O4/ZnO/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1
  10. 超分散剂的制备及其结构对不饱和树脂/氢氧化铝体系的影响,TB324
  11. 具有动态输入输出互联性之关联系统的分散跟踪控制,O231
  12. 水溶液沉淀法制备超细球形氧化铝的工艺研究,TB383.3
  13. 氯化镁/蒙脱土复合载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烯聚合的研究,TB383.1
  14. 乙二胺协助的磁性Pd/Fe3O4球的控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1
  15. 分散式跨组织工作流执行模型的研究,TP311.52
  16. 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相干态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数据调和研究,O431.2
  17. 聚(氨酯—乙烯基咪唑)共聚物/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TB383.1
  18. 植物生态系统处理分散农村生活污水和景观水的研究,X703
  19.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团聚体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P343.5
  20. 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X132
  21. 白洋淀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X83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特种结构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