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seudidiomarina homiensis ZJCN121岩藻多糖酶生产、固定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作 者: 单瑞芬
导 师: 蔡敬民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假海源菌 岩藻多糖酶 响应面实验 液态发酵 固定化
分类号: Q81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我国浙江苍南海域采集的样品(包括海水,海泥,礁石,海藻,腐木,海贝),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海洋细菌,共分离得到细菌66株。以岩藻多糖为唯一碳源,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5株产岩藻多糖酶细菌,占所筛细菌总数的7.58%;从腐木中分离出产岩藻多糖酶细菌所占比例最高,为25%。其中菌株ZJCN121的岩藻多糖酶产量最高,酶活力为0.71IU/mL,且发酵性能较稳定,被确定为下一步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菌株ZJCN121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并测定了其16S rDNA序列,与GeneBank获取的序列比对,其与Pseudidiomarina homiensis PO-M2同源性达98%。由于菌株ZJCN121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与Pseudidiomarina homiensis PO-M2的部分不同,因此认为菌株ZJCN121是霍米海角假海源菌(Pseudidiomarina homiensis)的变种。为了提高岩藻多糖酶产量,对细菌ZJCN121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碳源为复合碳源(麸皮+葡萄糖),最佳氮源为NH4NO3,岩藻多糖浓度为0.59g/L;其次通过Plackett-Burman法在8个因素中确定出对产岩藻多糖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麸皮、NaCl和岩藻多糖,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设计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确定出培养基最佳组分:麸皮2.7g/L,NaCl31.25g/L,岩藻多糖0.59g/L。同时对细菌ZJCN121发酵条件也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起始pH为6.5,接种量为2%,装液量为100mL/250mL时,在20℃培养24h,岩藻多糖酶活力达到最高,为1.19IU/mL。采用壳聚糖、凹凸棒石和D101-I树脂三种固定化材料对岩藻多糖酶进行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固定效果好于其它二种载体;研究了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岩藻多糖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将1g壳聚糖载体加入到浓度为1.5%戊二醛中交联2h后,给酶量为22IU,在吸附固定化温度为40℃,转数为40r/min条件下,吸附固定4h后,固定化酶酶活力为2.43IU/g。对固定化酶和游离酶酶学性质也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游离酶为50℃;固定化酶半失活温度为69℃,游离酶为62℃;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为7.0,游离酶为6.5;固定化酶和游离酶在pH为6.0-7.0的范围内较稳定;Fe2+、Cu2+和Mn2+对岩藻多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Ca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固定化酶Km值为7.48mg/mL,Vmax为3.19g(/L·min),游离酶Km值为5.44mg/mL,Vmax为5.94g/(L·min)。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文献综述  8-14
1 引言  14-15
  1.1 研究价值和意义  14
  1.2 本研究解决的问题  14-15
2 材料与方法  15-25
  2.1 材料  15-16
    2.1.1 菌种  15
    2.1.2 培养基  15
    2.1.3 培养条件  15
    2.1.4 仪器和试剂  15-16
    2.1.5 试剂的配制  16
  2.2 方法  16-25
    2.2.1 岩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16-17
    2.2.2 岩藻多糖酶活力的测定  17-18
    2.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63]  18
    2.2.4 产岩藻多糖酶细菌的筛选  18
    2.2.5 细菌ZJCN121 菌株鉴定  18-19
    2.2.6 细菌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  19-21
    2.2.7 细菌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21-22
    2.2.8 岩藻多糖酶固定化的研究  22-23
    2.2.9 岩藻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23-25
3 结果与分析  25-50
  3.1 产岩藻多糖酶细菌的筛选  25
  3.2 细菌ZJCN121 菌株鉴定  25-28
    3.2.1 形态学观察  25
    3.2.2 生理生化特征  25-26
    3.2.3 16S rDNA分子鉴定  26-28
  3.3 细菌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液态发酵培养基优化  28-36
    3.3.1 不同碳源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28-29
    3.3.2 复合碳源浓度和比例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29-30
    3.3.3 不同氮源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0
    3.3.4 氮源浓度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0-31
    3.3.5 诱导物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1
    3.3.6 培养介质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1-32
    3.3.7 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产岩藻多糖酶因素  32
    3.3.8 最陡爬坡试验  32-33
    3.3.9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  33-36
  3.4 细菌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36-39
    3.4.1 起始pH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6-37
    3.4.2 装液量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7
    3.4.3 发酵温度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7-38
    3.4.4 发酵时间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8-39
    3.4.5 接种量对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的影响  39
  3.5 岩藻多糖酶固定化的研究  39-45
    3.5.1 岩藻多糖酶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39-42
    3.5.2 壳聚糖固定岩藻多糖酶条件的优化  42-45
  3.6 岩藻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45-50
    3.6.1 岩藻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45-46
    3.6.2 岩藻多糖酶的热稳定性  46-47
    3.6.3 岩藻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47
    3.6.4 岩藻多糖酶的pH稳定性  47-48
    3.6.5 金属离子对岩藻多糖酶活力的影响  48
    3.6.6 岩藻多糖酶的动力学研究  48-50
4 讨论  50-52
  4.1 岩藻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  50
  4.2 细菌ZJCN121 菌株鉴定  50
  4.3 细菌ZJCN121 的发酵条件优化  50
  4.4 岩藻多糖酶固定化载体的选择  50-51
  4.5 壳聚糖固定岩藻多糖酶对酶活力的影响  51-52
5 结论  52-53
  5.1 细菌 ZJCN121 菌株鉴定  52
  5.2 细菌 ZJCN121 产岩藻多糖酶液态发酵优化  52
  5.3 岩藻多糖酶固定化的研究  52-53
参考文献  53-58
致谢  58-59
作者简介  59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9

相似论文

  1.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2. β-半乳糖苷酶固定化及低乳糖奶制备技术的研究,TS252.4
  3. 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活性污泥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X703
  4. 嗜热菌几丁质结合域及其在酶固定化中应用的研究,Q814
  5. 草除灵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的研究,X172
  6.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TS221
  7. 洋葱假单胞菌S31脂肪酶的分离提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TS201.25
  8. 富硒米糠微波稳定化研究和蛋白提取工艺,TS210.9
  9. 畜禽屠宰血液混合菌种液态发酵的研究,S816.4
  10. 固定化乳酸菌发酵产L-乳酸的研究与应用,TQ921.3
  11. 树脂固定化漆酶及其降解刚果红染料废水的研究,X791
  12. 葛根素微生物糖基化作用小试及固定化酶研究,R284.1
  13. 一种嗜热嗜碱过氧化氢酶的生产、分离纯化及固定化研究,TQ925
  14. 甲醛降解菌筛选、关键酶基因克隆表达和固定化细胞降解特性的研究,X172
  15. 固定化纳米TiO2原位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O643.36
  16. 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在酶固定化中的应用,O631.3
  17. 包埋固定化菌株qy37处理高盐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X703
  18. 新型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其转酯化活性研究,Q814.2
  19. 液态发酵生产菜籽ACE抑制肽的研究,TS229
  20. 米渣蛋白的提取及固定化酶水解米渣蛋白的研究,TS201.21
  21. 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的制备性质研究与应用,Q936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 酶工程 >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