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作 者: 于明
导 师: 岳书铭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农村公共品 供给 新农村建设
分类号: F3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在工业化初期,农业提供大量的资金、原材料、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为工业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也逐步形成。近年来,城乡差距逐步扩大,“三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规划,旨在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占人口绝大比例的农村居民。作为影响“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公共品供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许多问题,阻碍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进一步研究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存在问题以及形成机理,寻找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改革途径,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农村公共品供给进行了论述。文章内容主要包括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本文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做了介绍,包括财政分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对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进行了考察,介绍了各类公共品的供给情况,分析了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效应,指出了目前该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对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包括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总结出了值得我国学习的经验,以便为改进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提供借鉴。第五部分对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改善提出了建议。在明确农村公共品供给原则的基础上,立足于该地区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建议。第六部分总结,对本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展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1 导论  9-17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9-10
  1.2 研究综述  10-15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17
2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品供给问题的理论分析  17-32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7-20
  2.2 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0-23
    2.2.1 财政分权理论  20
    2.2.2 公共选择理论  20-22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3
  2.3 公共品的供给模式分析  23-28
    2.3.1 公共品的市场供给模式  23-25
    2.3.2 公共物品政府供给模式  25-28
    2.3.3 公共品私人供给模式  28
  2.4 农村公共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28-32
    2.4.1 促进农民增收,使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  30
    2.4.2 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30-31
    2.4.3 提高农民素质,使得农村“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31
    2.4.4 使“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31-32
3 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  32-53
  3.1 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现状分析  32-44
    3.1.1 生产类农村公共品供给发展情况  32-37
    3.1.2 消费类农村公共品供给发展情况  37-43
    3.1.3 其他类公共品供给情况  43-44
  3.2. 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44-49
    3.2.1 生产类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44-46
    3.2.2 农村消费类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46-47
    3.2.3 农村其他类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47-48
    3.2.4 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总体特征  48-49
  3.3 济宁市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49-53
    3.3.1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不完善是根本原因  49-50
    3.3.2 城乡“二元”供给政策未根本转变  50-51
    3.3.3 财政对农村公共品的投入严重不足  51
    3.3.4 农村居民点散乱,农村公共品供给难达到规模经济  51-52
    3.3.5 基层政府职能转变未能适应对农村提供更多服务要求  52-53
4 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验借鉴  53-58
  4.1 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概述  53-56
    4.1.1 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品供给  53-55
    4.1.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公共品供给  55-56
  4.2 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有益启示  56-58
5 改善济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建议  58-64
  5.1 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基本原则  58
  5.2 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建议  58-64
    5.2.0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品供给体系  58-59
    5.2.1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59-60
    5.2.2 建立起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60-61
    5.2.3 按公共产品的层次,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供给责任  61
    5.2.4 建立农村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及多元化的决策安排  61-62
    5.2.5 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保障措施  62-64
参考文献  64-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5.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7.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8.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9.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1. 我国生物质能立法研究论纲,F426.2
  12. 新农村建设中西宁市乡镇社区体育的发展研究,G812.7
  13. 沈阳市“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供求研究,F224
  14. 中国移动人力资源规划研究,F626
  1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探究,F320
  16.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新余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F327
  17. 增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地方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F224
  18.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效果研究,F320
  1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的研究,F326.2
  20. 沈北新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财政支农问题研究,F327
  21. 杭州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模式研究,F293.3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