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吸收能力的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作 者: 杨慧燕
导 师: 郝凯
学 校: 北方工业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吸收能力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吸收能力角度对我国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理论方面,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概况及特点,并从示范模仿、人员流动、平台效应三个渠道论述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差距、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三个方面阐述了吸收能力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方面,本文首先用DEA中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全要素生产率TFP用以衡量技术水平,以因子分析法计算吸收能力综合指标,并选取2003-2010年我国除西藏外30省市的数据样本,分别建立包含与不包含吸收能力交叉变量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并不能自动发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只有与吸收能力相结合才能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且交叉项每增加(减少)1个百分点,我国技术水平约提高(降低)0.02个百分点,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较显著。在所得结论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以吸收能力为门槛变量的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证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槛效应”,门槛估计值分别为0.016、0.557,且只有在吸收能力跨过第二门槛值0.557时,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才会发生,此时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技术水平约提高0.03个百分点。但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吸收能力水平低于0.557,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在技术差距逐年缩小的形势下,相应增加研发资本、人力资本的投入应成为各省市提高吸收能力、增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手段。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8
1 绪论  8-17
  1.1 概念界定  8-10
    1.1.1 对外直接投资(ODI)  8
    1.1.2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8-10
    1.1.3 吸收能力  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4
    1.2.1 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获取动机研究  10-11
    1.2.2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研究  11-12
    1.2.3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12-14
    1.2.4 文献评述  14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7
    1.3.1 研究思路  14-15
    1.3.2 本文的创新点  15-17
2 我国ODI现状及吸收能力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17-25
  2.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17-19
    2.1.1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概况  17
    2.1.2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特点  17-19
  2.2 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机理分析  19-22
    2.2.1 示范模仿渠道  20-21
    2.2.2 人员流动渠道  21
    2.2.3 平台效应渠道  21-22
  2.3 吸收能力对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分析  22-25
    2.3.1 技术差距  23
    2.3.2 研发投入  23-24
    2.3.3 人力资本  24-25
3 吸收能力影响我国O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检验  25-42
  3.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25-27
  3.2 DEA的Malmquist方法计算TFP  27-32
    3.2.1 DEA的Malmquist方法介绍  27-30
    3.2.2 TFP的计算  30-32
  3.3 吸收能力的指标选择与计算  32-36
    3.3.1 技术差距的指标选择与计算  32-33
    3.3.2 研发投入的指标选择与计算  33-34
    3.3.3 人力资本的指标选择与计算  34
    3.3.4 计算吸收能力综合指标  34-36
  3.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6-42
    3.4.1 模型设定检验  37-38
    3.4.2 异方差、自相关、截面相关检验  38-39
    3.4.3 参数估计及结果分析  39-42
  3.5 本章小结  42
4 我国O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门槛效应”分析  42-55
  4.1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设定  43-45
  4.2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检验  45-47
    4.2.1 门槛值估计及“门槛效应“检验  45-46
    4.2.2 门槛估计值的真实性检验  46-47
  4.3 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析  47-51
    4.3.1 样本按吸收能力分组  47-49
    4.3.2 参数估计及结果分析  49-51
  4.4 吸收能力各指标的“门槛效应”分析  51-55
  4.5 本章小结  55
5 结论及展望  55-57
  5.1 主要结论  55-56
  5.2 不足之处及展望  56-57
参考文献  57-62
附录  62-74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74-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黑龙江省投资吸收能力研究,F224
  2. 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研究,F224
  3. 组织间隐性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研究,F224
  4. 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3
  5. 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研究,F224
  6. 高校知识扩散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F273.1
  7. 基于知识链的企业创新路径选择研究,F273.1
  8.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整合、吸收能力及关系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F273.1
  9.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F426.72;F224
  10.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F426.72
  11. 基于吸收能力的集群企业外部网络效应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F270
  12. 基于行业特征视角的技术创新活动影响因素研究,F124.3
  13. FDI技术溢出与我国吸收能力的研究,F832.6
  14. 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企业吸收能力评价研究,F276.44
  15. 网络位置、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F273.1
  16. 基于过程的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F273.1
  17. 新疆民营企业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F276.5
  18. 几种室内观赏植物对甲醛的抗性与吸收能力研究,X173
  19. 云南省知识吸收能力测度及提升研究,F124.3
  20. 技术管理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F27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