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信用评级与债券市场定价影响研究-以一级市场为例

作 者: 李飞鹏
导 师: 张迎春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信用管理
关键词: 债券评级 主体评级 发行成本 收益率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债券的本质是一种借款凭证,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明书。债券在债券持有人与债券发行人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一个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可以为全社会的投资者和筹资者提供低风险的投融资工具;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社会经济中一切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成熟的债券市场构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我国的债券存量规模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债券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这里面主要包括了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信用类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主要是指企业债和公司债。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现在发行的债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公司信用类债券目前在我国的发行规模还小,我国的企业主要还是通过银行贷款或发行股票融资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因此债券作为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我国债券市场若要取得长足的进步,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信用评级市场。债券市场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信用评级,如果信用评级的结果是建立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的话,则对债券市场的投资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基础的金融交易本质上就是一种延期支付的信用关系,这种关系在债券市场里面表现得更加突出。首先,债券市场本来就是以信用关系为前提而存在的,企业发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筹措资金,其次,在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债券本身及其发行主体的信用评级决定了债券能否适应市场的淘汰机制。债券本身的信用等级更直接地决定了债券发行的成本和方式,因此,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信用评级行业还不够发达,相对国外的已开发国家,信用评级的体系不完善,评级方式也是照搬国外,因此在中国的信用评级行业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具有准国债的性质,使得债券的利率发生了扭曲,尽管企业进行了评级,但具有不同评级结果的债券仍然有可能按相同的利率发售。如此循环下去,评级可能会变成一种形式上的走程序。这也就启发我们联想到我国债券市场和信用评级行业的具体的情况,以及信用评级究竟对债券发行的成本有多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并在2009年至2011年发行的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中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了真实利息成本模型和事件研究模型,再加上多种计量方法如OSL、LOGIT分析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不管是哪一种分析方法,都能显著地反应债券发行成本与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即评级对发行成本有显著的负相关的作用,不论是主体评级还是债项评级,只要评级越高,债券的发行成本就越低。且债项评级对于债券发行成本的影响要高于主体评级。此外本文提出了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的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导言  10-13
  1.1 问题的提出  10-11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11
  1.3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1-13
2. 文献综述  13-22
  2.1 对于债券市场的研究情况  13-16
    2.1.1 微观债券市场的研究  13-14
    2.1.2 债券市场体系的研究  14-15
    2.1.3 债券成本的研究  15-16
  2.2 关于信用评级的研究  16-22
    2.2.1 信用评级方法的研究  16-18
    2.2.2 信用评级体系的研究  18-19
    2.2.3 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力的研究情况  19-22
3.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情况研究  22-32
  3.1 我国债券的主要品种  22-24
    3.1.1 政府债券  22-23
    3.1.2 金融债券  23
    3.1.3 公司信用类债券  23-24
  3.2 债券发行  24-26
    3.2.1 债券发行的条件  24-25
    3.2.2 债券发行的过程  25-26
  3.3 2011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  26-28
  3.4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问题  28-32
    3.4.1 发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28-29
    3.4.2 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29-30
    3.4.3 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30-32
4. 国内外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情况  32-41
  4.1 信用评级的产生  32-33
  4.2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情况  33-34
  4.3 信用评级的度量方法  34-36
    4.3.1 专家制度法  34-35
    4.3.2 综合评估法  35
    4.3.3 信用评分模型方法  35-36
  4.4 信用评级的重要作用  36-39
    4.4.1 对投资者的作用  36-37
    4.4.2 对融资方的作用  37-38
    4.4.3 对整个市场的作用  38-39
  4.5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亟需改进之处  39-41
5. 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41-45
  5.1 内部因素  41-42
  5.2 外部因素  42-43
  5.3 公司信用类债券评级的影响因素  43-45
    5.3.1 国家风险中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43
    5.3.2 行业风险中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43
    5.3.3 公司风险中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43-44
    5.3.4 债券风险中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44-45
6. 信用评级对债券市场定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45-55
  6.1 模型基础与变量选择  45-46
  6.2 数据来源  46-47
  6.3 实证分析  47-55
    6.3.1 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  47-52
    6.3.2 logit分析法  52-54
    6.3.3 冗余变量分析  54-55
7. 结论  55-60
  7.1 主体评级回归结论  55-56
  7.2 债券评级回归结论  56-57
  7.3 综述  57-58
  7.4 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建议  58-60
参考文献  60-64
后记  64-66
致谢  66-67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7

相似论文

  1. 中国沪市A股反转效应的表现研究,F224
  2. 江苏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127;F224
  3. 公允价值对金融企业财务信息影响研究,F233
  4. 我国年报重述的短期市场反应,F832.51;F224
  5.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问题研究,F832.51
  6. 基于三因子模型的上证A股市场股票收益率实证研究,F224
  7. 资产重组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F832.51;F224
  8. 中国机构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F224
  9. 中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效应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224
  10. 基于单指标模型的投资组合影响因素分析,F832.51
  11.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F832.51
  12.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研究,F832.51
  1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股票市场反应,F832.51;F224
  14. 基于估值与业绩的选股策略有效性研究,F832.5
  15. 牛市下我国开放式基金规模、投资周转率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研究,F832.51
  16. 我国上证A股IPO抑价问题若干研究,F832.51
  17.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分析,F276.6
  18.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改进和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检验,F224
  19. 我国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间收益率相关性研究,F832.51
  20. 中国股市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实证研究,F224
  21. 我国IPO首日高收益率现象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