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刘宝楠《论语正义》探析

作 者: 李桂娟
导 师: 徐道彬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刘宝楠 论语正义 考据学
分类号: G2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刘宝楠,字楚桢,江苏宝应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咸丰五年(1855),刘宝楠一生著作丰富,经学方面,初治《毛诗》、《郑礼》,曾着手撰《毛诗注》,后又作《郑氏释经例》,并作《礼记注疏》,道光八年开始作《论语正义》直至临终。《论语正义》是刘宝楠集毕生精力而作,道光八年(1828)刘宝楠应省试时,与仪征刘文淇、江都梅植之、泾县包世臣、丹徒柳兴恩、句容陈立相约各治一经,加以疏证,刘宝楠发策得《论语》,自此刘宝楠致力于《论语正义》的撰著,直至卒前未毕并由其子刘恭冕续成之,可谓是集刘氏两代学人心血而成,书成于同治五年(1866)。上世纪八十年代高流水先生依同治五年刻本为底本,参照其他本子对《论语正义》进行点校,并由中华书局出版,成为当今《论语正义》的通行读本。《论语正义》经文正文依邢昺《论语注疏》,注文部分沿用何晏《论语集解》,保留了大量的汉魏古注;同时充分地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清人的注释考证;发扬了乾嘉学风,在注释中注重文字训诂、史实考订和阐发经义;对古注作了大量的疏证,丰富了《论语》的注释内容。《论语正义》的出现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同时又因其甄采众家的特色使其保留了大量的史料,这对我们研究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以至科技等,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刘宝楠扎实的学风也对当代学者有着楷模的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11
第一章 扬州学派及刘宝楠  11-20
  第一节 扬州学派  11-13
  第二节 刘宝楠及其生平  13-20
第二章 《论语正义》的成书  20-26
  第一节 《论语正义》的著书条件  20-21
  第二节 《论语正义》的著书原因  21-24
  第三节 《论语正义》的成书  24-26
第三章 《论语正义》的著述体例及特点  26-45
  第一节 《论语正义》的著述体例  26-30
  第二节 《论语正义》的注疏特点  30-45
第四章 《论语正义》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45-73
  第一节 对郑玄《论语注》的保存情况  45-53
  第二节 对朱熹《论语集注》之采摘  53-56
  第三节 对江永礼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56-73
结语  73-75
参考文献  75-79
致谢  79-80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0

相似论文

  1. 《论语正义》中刘宝楠对同义词的研究,H131
  2. 道学之间:嘉道学术与士人,K249
  3. 朱熹《论语集注》与刘宝楠《论语正义》比较研究,B244.7
  4. 章学诚的明道经世史学,K092
  5. 《四库全书总目》与考据学,K092
  6. 论语異文疏辩,G256.3
  7. 《论语》朱熹注与刘宝楠注的比较,H13
  8. 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I207.22
  9. 史文蜕嬗与真美会融,I207.22
  10. 全形拓研究-以《剔灯图》为例,J205
  11. 清代扬州府科举研究,D691.3
  12. 《论语正义》与《论语集释》比较研究,B222
  13. 明代《孟子》考据学研究,K248
  14. 吴晗史学思想的述论,K092
  15. 梁启超与乾嘉学派关系研究,K092
  16. 《四库全书总目》善本观研究,G256
  17. 从胡适的“国学”研究看其治学方法,C092
  18. 吕思勉的文献学成就,G256
  19. 潘耒的学术渊源与文献学成就,K249.1
  20. 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研究,G649.29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 文献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