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

作 者: 刘黎
导 师: 郭芹纳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王维 三家注 比较 多元化 考据学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王维的诗歌在唐代就受到人们的极大推崇,素有“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文”之美誉。其诗歌注释本自唐宋以后直至明清,仅有三种:一是明代嘉靖年间顾起经的《类笺唐王右丞诗集》,此为现存最早的王维诗歌注本;二是顾可久的《王右丞诗集注说》,稍晚于顾起经本;其三为清代乾隆年间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①顾起经本和顾可久本出现的时间正是明代心学、禅学大盛时期,此时诗歌注释的主流是“评点”。现代学者在论及明代诗歌注释时,常只重对诗歌评点的研究,而忽视其他声音。却不知在诗歌评点大盛之时,对它的反思也在同时进行着,顾起经本与顾可久本的出现就是明证。二顾本呈现出与“评点”截然不同的注释特色:其中顾起经本走向知识性的笺注一派,其注释重点在于词义、名物、地理、职官、史实等的训释以及诗歌的校勘等;而顾可久本则是训释与说解相结合,通过典故、史实、佛理等的解释,致力于寻求诗人和诗歌的本义,这一点与宋代诗歌注释之“知识主义”倾向是一脉相承的。顾起经和顾可久以自己的注释实践,为全面了解明代诗歌阐释多元化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佐证。尤值得一提的是顾起经的《类笺唐王右丞诗集》,呈现出明显的考据学特色。世人多以考据为清人之事,而论明代学术,极少从考据角度进行探讨。实际明代中晚期的学者,在对王学、禅学的修正与反对中,已经为清儒扬先声了。顾起经的注本正是明代考据学思想在集部的体现。其单证不为立,强调广泛收集各种证据的注释方法;无足够证据,不妄下结论的严谨态度;敢于质疑前人误说的怀疑精神,皆已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但其注释有时过于繁冗,且引文颇多谬误,亦体现了明代考据“炫博”之缺陷。清代的赵殿成本出现在乾嘉学术初期,此时期考据学已成为清代学术的主流。在此背景下,赵本也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其注释无论是训释词义、史地、典章等,还是探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文法、格律等,都强调证据的充足与翔实、重视引文的真实与具体、注意考据方法的科学与多样,并在纠正前人误说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前贤在论及清代考据学时,或将其局限在经部,如江藩、皮锡瑞等;或重其在经部与史部的成就,如梁启超等,皆忽略其在集部的贡献,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实际清代考据所高唱之实事求是主义,同样应用于诗歌注释中。赵殿成本即以其注释实践,充分彰显了清代考据学在集部的成就。本文在把握三家注本特色与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注释体例和注释内容两个角度,分别对顾起经本和顾可久本进行共时的比较、对顾起经本和赵殿成本进行历时的比较。从共时比较中可以看出,二顾本的注释思想截然不同。顾起经本主要体现了“知人论世”的注释思想,其对右丞年谱的编纂突出体现了这一点:顾可久本主要体现“以己之意逆作者之志”的注释思想,无论是其独特的注释体例,还是重主观说解的训释内容,都可证明这一点。但二顾本还部分引用了南宋刘辰翁的评点,这表明主流注释思想对二顾本仍存有影响。尽管如此,二顾本依然共同表现出反对“评点”之注释倾向。从历时比较中可以看出,赵殿成本对顾起经本多有继承,如都遵循“知人论世”的注释思想,赵注有上百个词条与顾注相同或略有差异等。但相比顾起经本,赵本考据更严谨、更全面、更准确,尤其对顾起经本注释的缺陷和谬误全面进行补充或纠正,充分体现清学“实证”之特色。顾起经本与赵殿成本之间这种既相承又改革之关系,实际也是明、清考据学关系的写照。明代考据学在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以及对考据学对象的选择等方面,都对清代考据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开启清学之功,不可忘也。而清代考据学在明代考据重博证之基础上,更强调“求实”二字,在考据方法、考据精神等方面大力扭转了明代考据之诸多弊端,且日趋精密,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终令考据一学在清代大放异彩。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第1章 绪论  12-26
  1.1 研究宗旨  12
  1.2 研究视角  12-14
  1.3 研究意义  14-19
    1.3.1 从顾起经本和顾可久本的分析比较中,可以全面了解明代诗歌注释的多元化趋势  14-15
    1.3.2 通过对顾起经本与赵殿成本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厘清明、清考据学的特征及其关系  15-16
    1.3.3 有助于廓清考据学研究中的几个疑点问题  16-19
  1.4 研究方法  19
  1.5 研究目标  19-20
  1.6 研究材料  20-23
    1.6.1 顾起经及其《类笺唐王右丞诗集》  20-21
    1.6.2 顾可久及其《王右丞诗集注说》  21-22
    1.6.3 赵殿成及其《王右丞集笺注》  22-23
  1.7 研究现状  23-26
    1.7.1 王维诗歌三家注的研究情况  24
    1.7.2 明、清考据学的研究情况  24-26
第2章 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的注释特点  26-48
  2.1 重考据  26-39
    2.1.1 考人物  26-30
    2.1.2 考文字音义  30-32
    2.1.3 考地理  32-35
    2.1.4 考名物  35-37
    2.1.5 考典章制度等  37-39
  2.2 重校勘  39-45
    2.2.1 诗作的辨伪  39-40
    2.2.2 诗题辨正  40-41
    2.2.3 右丞诗歌内容的校订  41-45
  2.3 兼及诗歌特色、风格等的评论  45-48
第3章 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的注释得失  48-70
  3.1 《类笺唐王右丞诗集》的注释优点  48-58
    3.1.1 先进的考据思想  48-53
    3.1.2 科学的考据方法  53-58
  3.2 《类笺唐王右丞诗集》的注释缺陷  58-70
    3.2.1 引资料有欠谨慎处  59-66
    3.2.2 论证轻率者  66-68
    3.2.3 注释过于繁琐,不免有炫博之嫌  68-70
第4章 顾可久《王右丞诗集注说》的注释特点和缺失  70-90
  4.1 《王右丞诗集注说》的注释特点  70-83
    4.1.1 偏重个人的主观说解  70-75
    4.1.2 轻名物、典章等的训诂,重典故、史实等的训释  75-78
    4.1.3 特别的注释体例  78-81
    4.1.4 深谙佛理的说解  81-83
  4.2 《王右丞诗集注说》的注释缺失  83-90
    4.2.1 记载右丞诗之用字有误  83-86
    4.2.2 注释内容有误  86-87
    4.2.3 注引资料有缺陷  87-90
第5章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的注释特点  90-115
  5.1 深具清代考据学之精神  90-101
    5.1.1 实证精神  91-99
    5.1.2 贵创精神  99-101
  5.2 纠正大量前人之讹误  101-108
    5.2.1 诸集本所载右丞诗歌用字之误  101-104
    5.2.2 前人注释右丞诗歌之误  104-107
    5.2.3 引用前人资料时,辨其注释之误  107-108
  5.3 对右丞诗歌文法、风格等进行自己的评价  108-115
    5.3.1 分析右丞诗歌文法  109-111
    5.3.2 阐述右丞诗歌风格特色  111
    5.3.3 解说右丞诗意  111-112
    5.3.4 松谷自评右丞诗创作  112-113
    5.3.5 阐述自己解读诗歌的理念  113-115
第6章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的注释得失  115-133
  6.1 《王右丞集笺注》的注释优点  115-121
    6.1.1 诗史互证法  115-119
    6.1.2 排比归纳法  119-120
    6.1.3 结合右丞诗歌考求词义  120-121
  6.2 《王右丞集笺注》的注释缺失  121-133
    6.2.1 注释选词不当  121-122
    6.2.2 引文有时欠谨慎  122-125
    6.2.3 注释词语用字与所载右丞诗歌中用字不同  125-126
    6.2.4 注释内容与所选注释词语不完全符合  126-127
    6.2.5 注释不免拖沓繁琐  127-128
    6.2.6 考据右丞诗歌文字异文有缺憾  128-130
    6.2.7 说解有时不免主观  130-133
第7章 三家注之比较  133-165
  7.1 从注释体例中看其注释思想的比较  133-147
    7.1.1 整体注本的安排体例  133-140
    7.1.2 每一首诗歌之注释体例  140-147
  7.2 注释内容的比较  147-165
    7.2.1 顾起经本与顾可久本之比较  148-152
    7.2.2 顾起经本与赵殿成本之比较  152-165
第8章 附论  165-171
  8.1 明代考据学开清代考据学之先声  165-169
  8.2 清代考据学对明代考据学弊端之纠正  169-171
第9章 结语  171-175
  9.1 从顾起经本和顾可久本看明代诗歌注释的多元化趋势  171-172
  9.2 从顾起经本看明代考据学的兴起时间  172
  9.3 从顾起经本和赵殿成本看明清考据学在集部的表现  172-174
  9.4 从顾起经本和赵殿成本看明清考据学的变迁  174-175
参考文献  175-181
致谢  181-18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82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6.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7.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8.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9.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0.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1.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2.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3.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4.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5.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16.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17.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18.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19.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20.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21. 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G648.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