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五四新诗的民间性

作 者: 却景好
导 师: 杨四平
学 校: 安徽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五四新诗 民间性 启蒙 诗体建设 新诗现代化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五四新诗作为新文学革命的先锋,在时代大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内外因素的合力推动下,它与民间进行了热烈的拥抱,呈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三章。第一章从时代启蒙与诗体建设等方面探寻了五四新诗的民间性发生的背景。启蒙是五四文学的主题,通俗、平易、浅显易懂的民间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既适应了底层民众的诗歌诉求、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达,也是新诗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第二章从显性与隐性两个方面解读了五四新诗的民间性。五四新诗除了其经典文本在主题、语言、艺术形式和诗歌精神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之外,还有丰富的潜在民间内涵,它不仅昭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新诗读者群的建立,还彰显了五四学人重塑汉诗辉煌的民族情结。透过民间性我们发现:一方面,新诗与旧诗并非决然断裂,而有内在的接续;另一方面,新诗并非完全的舶来品,而是东西方诗歌艺术交融的结晶。第三章阐述了五四新诗民间性的意义。民间性既推动了初期新诗的发展、促进了新诗的普及,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同时它也给新诗现代化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新诗走进民间与走向现代并不矛盾,民间性与现代性既有对立之处,也有共通性。恰当地利用民间资源能够有力地促进新诗现代性的建构,推动新诗现代化建设,反之,则会阻滞和延缓。民间性不是五四新诗的主要质素,但在五四新诗历史使命的完成中功不可没,并对新诗后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绪论  9-16
  一、诗歌民间性界定  9-11
  二、五四新诗的民间性研究综述  11-16
第一章 五四新诗的民间性的发生  16-27
  第一节 启蒙的时代诉求  17-20
  第二节 新诗发展的内在要求  20-27
第二章 五四新诗的民间性的呈现  27-40
  第一节 五四新诗的民间性的显性呈现  28-35
  第二节 五四新诗的民间性的潜在内涵  35-40
第三章 五四新诗的民间性与新诗现代化建设  40-51
  第一节 五四新诗的民间性对初期新诗发展的影响  40-45
  第二节 五四新诗的民间性对新诗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5-51
结语  51-56
参考文献  56-60
后记  60-61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编著情况一览表  61

相似论文

  1.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2. 狄德罗启蒙主义戏剧理论研究,I565.073
  3. 诺斯替主义反叛模式研究兼论启蒙运动中的诺斯替主义,B978
  4. 启蒙视阙中的张恨水小说,I207.42
  5. 儿童成长视角中的鲁迅启蒙教学研究,G623.2
  6. 阿多诺文化工业理论评价与启示,G114
  7. 从承继到创新,从启蒙到娱乐,J905
  8. 邢台市儿童钢琴教育研究,J624.1-4
  9. 论《格萨尔》对藏族牧区青少年的文化启蒙作用,I207.9
  10. 论龙应台作品的启蒙主义思想,I206.6
  11. “神圣”的科学,G301
  12. 严复启蒙思想初探,B256
  13. 启蒙、公民(国民)塑造与“公共空间”之构建,K257
  14. 书法金石拓片论考,J292.1
  15. 论法治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D920.0
  16. 戊戌变法前中国的报刊思想启蒙,G219.29
  17. 德国启蒙运动与民族思想之萌芽,K516
  18. 论萧红小说中启蒙与民间的双重视角,I207.42
  19. 论中国现代小城小说,I207.42
  20. 《新青年》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的形成,I206.6
  21. 当代段子研究,I207.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