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研究

作 者: 安璐科
导 师: 钟兴明
学 校: 西华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理论基础 基本国情 经验总结
分类号: D920.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4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的《宪法》中已明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被列入时间表。法律体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任何国家法律体系的形成都是该国法治实践的产物,是与一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分不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从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到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再到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贯穿期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建构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条件、历史脉络,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经验,探讨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2011年3月10日,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初步完成时间。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共识。然而,在审视已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进行理性的面向未来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核心话题,着眼于整体把握这一法律体系形成的过程与全局,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从理论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和概括。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与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是一个相互伴随的演进过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而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第三章着力从实证的角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置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分别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建设四大方面,较为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基础,提出只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形成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四章侧重从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国际背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要始终坚持立足国情、科学借鉴、合理扬弃、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借鉴原则。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对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借鉴内容。第五章重点从宏观层面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原则、内容和特征。本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整体内容为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部门规章三个层级的统一,并从总体上概括并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第六章从问题入手进行经验总结,进而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议。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在观念、制度和操作层面,面临着如何继续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为指导、如何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怎样吸收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绪论  11-13
  1.1 问题的提出  11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1-13
    1.2.1 研究思路  11
    1.2.2 研究方法  11-13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石  13-18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律思想  13-14
    2.1.1 经济基础与法律体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13-14
    2.1.2 法律体系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14
  2.2 毛泽东法律思想  14-16
    2.2.1 实现人民法制的立法思想  15
    2.2.2 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立法原则  15
    2.2.3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  15-16
  2.3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16-18
3 影响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18-23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其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18-19
  3.2 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建设为法律体系形成奠定了政治基础  19-20
    3.2.1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转变  19-20
    3.2.2 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20
    3.2.3 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
  3.3 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0-23
    3.3.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整体发展  20-21
    3.3.2 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21
    3.3.3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发展  21-23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国际借鉴  23-30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  23-24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借鉴原则  24-26
    4.2.1 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创制具有本国特色的法律体系  24-25
    4.2.2 合理扬弃、科学借鉴国外相关法律  25
    4.2.3 坚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原则  25-26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借鉴内容  26-30
    4.3.1 宪法理论与实践  26-27
    4.3.2 行政法理论与实践  27
    4.3.3 民商法理论与实践  27-28
    4.3.4 刑法理论与实践  28-30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原则、内容及其特征  30-37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原则  30-32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30-31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体现了民主的原则  31
    5.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体现了科学的原则  31-32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核心内容  32-35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  35-37
    5.3.1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特征  35-36
    5.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自身的特征  36-37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经验与完善的思考  37-39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形成的基本经验  37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37-39
    6.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37-38
    6.2.2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议  38-39
结论  39-41
注释  41-42
参考文献  42-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3-44
致谢  44-45

相似论文

  1. 许心如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三参通脉合剂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R259
  2.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3. 区域内示范性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G639.2
  4.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5.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公平问题研究,G647.38
  6. 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材演变分析与发展的研究,G82
  7. 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925.2
  8.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D920.0
  9. 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被执行主体制度研究,D925.1
  10. 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D922.291.91
  1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D920.0
  12. 远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经验总结,R692.9
  13. 远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撷萃,R692.5
  14. 李师教授应用一次性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经验撷要,R657.1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辩证治疗的疗效评价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导师经验总结,R259
  16. 金明秀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经验总结,R249
  17. 曲淑琴教授应用祛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总结,R249
  18. 曲淑琴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R249
  19. 于世家教授治疗消渴不寐经验荟萃,R249
  20. 从痰论治失眠症,R256.23
  21. 张兰教授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总结,R24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