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谦虚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

作 者: 谢威士
导 师: 汪凤炎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谦虚 问卷编制 初步应用 大学生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谦虚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学生受到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为人处世方式的影响。不少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出现怀疑、厌烦、摈弃等现象。对大学生而言,对待谦虚的态度已经出现歪曲理解。大学生认为谦虚会失去机会,会埋没自己的才能等等。因此研究谦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往的研究仅注重谦虚的某一个方面,没有对谦虚的维度做合理的划分,谦虚的测量工具很少,本研究就是以建构谦虚理论和编制谦虚问卷为主要研究内容。在进行本研究之初,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古今关于谦虚研究的资料,对谦虚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谦虚划分为四个维度,即谦虚认知、谦虚情绪、谦虚动机、谦虚行为。编制了谦虚初测问卷,运用初测问卷调查了103名大学生,然后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形成再次试测问卷;用再次试测问卷调查了165名大学生,然后再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包括谦虚认知、谦虚情绪、谦虚动机、谦虚行为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各包括5个项目,总共20个项目。运用正式问卷调查了安徽三所高校大学生共600名。然后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内部一致性克伦巴赫α系数为0.808,分半信度系数为0.714,表明问卷的稳定可靠;相关矩阵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的结构符合量表编制的基本要求,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对大学生谦虚心理的特点进行分析,本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谦虚认知和谦虚行为两个维度上存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在谦虚动机维度上存在城乡差异。其它维度和总分均不存在差异,所有维度和总分不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在讨论中结合以往研究和心理学理论对这些差异做了分析。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谦虚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结构。研究结果与大学生谦虚心理理论的构想是一致的,大学生谦虚心理可以分为谦虚认知、谦虚情绪、谦虚动机、谦虚行为四个维度。(2)大学生谦虚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测量谦虚心理的适宜工具。(3)大学生谦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谦虚认知和谦虚行为两个维度上存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在谦虚动机维度上存在城乡差异。其它维度和总分均不存在差异,所以维度和总分不存在性别、年级差异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引言  9-14
  1.1 问题提出  9-10
  1.2 文献综述  10-12
    1.2.1 研究现状  10-11
    1.2.2 谦虚的分类  11-12
    1.2.3 谦虚的测量  12
  1.3 研究价值  12-14
2 大学生谦虚问卷的编制  14-44
  2.1 大学生谦虚心理理论构想  14-20
    2.1.1 谦虚的概念分析  14-17
      2.1.1.1 "谦"的语义分析  14-15
      2.1.1.2 "虚"的语义分析  15-16
      2.1.1.3 "谦虚"的语义分析  16-17
    2.1.2 谦虚的心理学界定  17-19
      2.1.2.1 谦虚是一种人格结构的组成部分  17-18
      2.1.2.2 谦虚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18
      2.1.2.3 谦虚是一种做人的态度  18
      2.1.2.4 谦虚是一种自省  18-19
    2.1.3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理论构想  19-20
  2.2 大学生谦虚问卷项目的编制  20-21
    2.2.1 问卷编制原则  20
    2.2.2 问卷形式及记分方式  20-21
    2.2.3 问卷项目编写  21
  2.3 大学生谦虚问卷初测及结果分析  21-28
    2.3.1 研究目的  21
    2.3.2 研究方法  21-22
      2.3.2.1 研究对象  21-22
      2.3.2.2 研究工具  22
      2.3.2.3 统计工具  22
    2.3.4 结果与分析  22-28
      2.3.4.1 项目分析  22-23
      2.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23-24
      2.3.4.3 项目筛选  24-25
      2.3.4.4 因素确定  25-28
  2.4 大学生谦虚问卷再次试测及结果分析  28-34
    2.4.1 研究目的  28
    2.4.2 研究方法  28-29
      2.4.2.1 研究对象  28
      2.4.2.2 研究工具  28
      2.4.2.3 统计工具  28-29
    2.4.5 结果与分析  29-34
      2.4.5.1 项目分析  29
      2.4.5.2 探索性因素分析  29-30
      2.4.5.3 项目筛选  30-31
      2.4.5.4 确定因素  31-34
  2.5 大学生谦虚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4-42
    2.5.1 研究目的  34
    2.5.2 研究方法  34-35
      2.5.2.1 研究对象  34
      2.5.2.2 研究工具  34-35
      2.5.2.3 统计工具  35
    2.5.3 结果与分析  35-42
      2.5.3.1 信度检验  35
      2.5.3.2 效度检验  35-42
  2.6 讨论  42-44
    2.6.1 关于大学生谦虚问卷的编制  42
    2.6.2 问卷的信效度  42-44
      2.6.2.1 信度  42-43
      2.6.2.2 效度  43-44
3 大学生谦虚问卷的初步应用  44-52
  3.1 研究目的  44
  3.2 研究方法  44
    3.2.1 研究对象  44
    3.2.2 研究工具  44
    3.2.3 统计工具  44
  3.3 结果与分析  44-47
    3.3.1 大学生谦虚心理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44-45
    3.3.2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性别差异  45
    3.3.3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年级差异  45-46
    3.3.4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46
    3.3.5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城乡差异比较  46-47
  3.4 大学生谦虚心理高分组的特征分析  47-48
    3.4.1 大学生谦虚心理高分组的性别差异  47-48
    3.4.2 大学生谦虚心理高分组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48
    3.4.3 大学生谦虚心理高分组的年级差异和城乡差异  48
  3.5 讨论  48-52
    3.5.1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性别差异  49
    3.5.2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年级差异  49-50
    3.5.3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  50
    3.5.4 大学生谦虚心理的城乡差异  50-52
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52-54
  4.1 本研究的不足  52
  4.2 研究展望  52-54
5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7
附表  57-61
  附表1 《大学生谦虚问卷》初测问卷  57-59
  附表2 《大学生谦虚问卷》正式问卷  59-61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中学教师情绪劳动问卷的编制与初步应用,B841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4. 初中生反学校文化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G631
  5.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6.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7.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8.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9.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1.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2.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3.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4.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5.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7.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8.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9. 青少年学生担忧倾向性:结构、测量及特点研究,B841
  20.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21.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