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中国现代政治价值选择

作 者: 臧豪杰
导 师: 赵虎吉
学 校: 中共中央党校
专 业: 政治学
关键词: 政治价值 共同体主义 儒家共同体主义 马克思共同体主义 权利 正义 国家 美德
分类号: D0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5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政治价值是不同政治利益的反映,政治价值具有历史性、情境性、地域性、抽象性等特征。不同的时空背景、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情景就会生发出不同的政治价值,但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以往彼此隔离相互影响甚微的共同体之间开始呈现出价值相互影响,甚至趋同等特点。政治价值必然适应于变动的社会现实,而且体现出一定的理论超前性。具体落实于中国层面,近代以来的中国人孜孜以求中国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的现代化不但体现在制度设计、运行之上,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一套具有现代气息的政治价值。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人们不但不反思自由主义理念;当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过程时,发达国家则开始反思现代化本身;曾经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理念是否具有生命力,中国的前进是否必然以儒家理念的彻底摒弃为代价等都彰显出研究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巨大意义。价值的抽象性使得价值的解读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以共同体为立足点解读政治价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方面是由于共同体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产生较晚,它提供的视角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另一方面,以共同体的视角研讨政治价值,使论述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备选资源时,可以避免要么自由主义视角,要么传统儒家文化视角的二分法,而且共同体思想能够很好的把西方共同体思想、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衔接起来。从中国社会所处大转型的现实出发,以共同体思想为主线贯穿文章始终,最后研判出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选择项,如此也就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具体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探究了问题提出的成因、以何种价值为本、备选的价值集等等,评析了关于共同体主义和儒家共同体主义、价值观的学术研究概况,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社会大转型所处的背景状况。综合起来看,当前中国所面对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悠久的历史传统、先进——落后的国际环境、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内环境、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重建社会伦理规范的紧迫性。此六个方面综合作用于中国的现实社会,制约着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此六个方面的因素为中国的现代政治价值选择提供了动力源和备选价值集,是选择现代政治价值的前提条件。第二章具体探究西方共同体主义。文章从共同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比较的视角对共同体主义进行了解读,可把它们的争论细化为三大部分:个人本位与共同体本位、正义优先于善与善优先于正义、国家中立与国家积极有为。通过回顾共同体主义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古希腊的城邦制、民主制和古罗马的共和制等等都是现代共同体主义的思想根源。共同体主义虽然产生较晚,但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它的价值并非简单体现于作为自由主义的批评者,相反,共同体主义与自由主义共同构成了西方的文化传统,是自由主义的补充。第三章研究了儒家思想。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与伦理不分,因而,政治思想与哲学思想交揉在一起。文章认为在解读儒家时,必须区分制度儒家和思想儒家,本篇文章则侧重于思想儒家。由于儒家思想历史久远,本章根据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样态而把它简单划分为元典时期(主要指先秦)、发展中时期(汉至明)、明末时期。通过分析儒家政治思想立基于其上的宗法制、儒家政治思想的德性特征、自由主义与儒家政治思想、共同体主义与儒家政治思想,可以发现儒家政治思想中蕴含着超越时代的积极因子,这些因子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后,具体体现于重德治、重和谐关系、重个人道德修养等方面。但是,儒家政治思想面临着与现代政治思想融合的难题,这是在挖掘儒家政治思想积极因素时不可忽略的一点。第四章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共同体主义。马克思共同体主义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观,综合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三种共同体: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实共同体,其中,真实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样态。马克思共同体主义思想中表达出了鲜明的国家思想、正义思想和自由思想,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现代政治价值所可汲取的思想之源。第五章立足于前四章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探究了中国社会价值的现状,表现为核心价值观的迷失,作为社会价值之一部分的核心政治价值也存在着弱化的现象。因此,中国社会面临着现代政治价值选择的迫切要求。从中国所处背景和共同体思想出发,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选择项应该包括以下几种价值:共同体、正义、权利、权力、公益、平等。此外,此六大价值也应该是构建中国政治价值体系的核心要素。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回顾,明晰了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选择必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结合起来,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推进中国的现代政治价值体系的建设。虽然共同体思想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全新视角,但在研究过程中则面临着价值观复杂多样,共同体主义、儒家共同体主义、马克思共同体主义时空差异,中国国情复杂多样等困境,这些都构成了削弱研究成果的潜在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导论  11-41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6
  二、 问题提出与理论假设  16-24
  三、 研究概况与文献综述  24-33
  四、 研究目的与创新、不足  33-36
  五、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36-41
第一章 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背景基础  41-58
  一、 市场经济的冲击  41-44
  二、 悠久的历史传统  44-46
  三、 先进——落后的国际环境  46-49
  四、 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内环境  49-52
  五、 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52-54
  六、 重建社会道德的需要  54-58
    (一) 信任范围的延伸与信任种类的增多  54-55
    (二) 社会中存在着信任危机  55-58
第二章 西方共同体主义及价值探究  58-79
  一、 共同体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  60-69
    (一) 个人本位与共同体本位  61-64
    (二) 正义优先于善与善优先于正义  64-67
    (三) 国家中立与国家积极有为  67-69
  二、 共同体主义的历史探源  69-75
  三、 共同体主义的评析  75-79
第三章 儒家共同体主义及价值探究  79-113
  一、 思想儒家与制度儒家之辨  79-82
  二、 儒家政治思想概论  82-92
    (一) 元典儒家的政治思想  83-87
    (二) 发展中的儒家政治思想  87-89
    (三) 明末儒家政治思想  89-92
  三、 对儒家政治思想的评析  92-105
    (一) 对儒家思想存在社会基础之宗法制的评析  92-95
    (二) 儒家思想重视德性和人的道德完善  95-99
    (三) 自由主义视角下的儒家政治思想  99-102
    (四) 共同体主义与儒家思想的关联性解读  102-105
  四、 现代政治价值选择中的儒家政治思想  105-113
    (一) 儒家政治思想中的现代因子分析  106-109
    (二) 儒家政治思想与现代政治思想的融合问题  109-113
第四章 马克思共同体主义及价值探究  113-135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人”观  113-116
  二、 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体思想  116-124
    (一) 自然共同体  117-119
    (二) 虚幻共同体  119-121
    (三) 真实共同体  121-124
  三、 马克思共同体主义的政治价值内涵  124-135
    (一) 国家  124-127
    (二) 正义  127-131
    (三) 自由  131-135
第五章 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可选项  135-165
  一、 中国社会价值观的现状  135-142
  二、 中国政治价值观现状及选择域  142-147
  三、 中国现代政治价值的选择  147-165
    (一) 共同体  147-150
    (二) 正义  150-153
    (三) 权利  153-156
    (四) 权力  156-158
    (五) 公益  158-161
    (六) 平等  161-165
结论  165-167
参考文献  167-178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78-180
后记  180-181

相似论文

  1. “社会代理人”:于有为和无为之间,D625
  2. 民主法治视域下网络监督问题研究,D630.9
  3. 从国家农民到社会农民的农民人权嬗变,A811
  4. 查尔斯·蒂利现代欧洲国家形成理论研究,D09
  5. 当代中国妇女权利问题之微观视角,D442.6
  6. 新形势下信访处理中的腐败及其治理研究,D632.8
  7.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8.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9.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探讨,D035
  10.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11.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12. 国家档案收回策略研究,G272.2
  13.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4. 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工作质量管理研究,G715.1
  15. 罗尔斯《正义论》经济伦理思想研究,B82-05
  16. 罗尔斯良序社会的伦理基础,B82-05
  17.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57
  18. 欧盟国家化解社会矛盾对我国的启示,D75
  19.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建构研究,D820
  20. 法国成人学习权利保障策略研究,G720
  21. 推动我国阳光政府建设的路径探析,D63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